12.29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在北京門頭溝區境內,有一座海拔比五嶽之首的華山還高出148米的山峰,它就是海拔2303米的北京最高峰靈山。在靈山腳下,隱藏一個極具濃厚鄉村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古村落——張家莊。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張家莊隸屬於門頭溝區清水鎮,位於清水河西岸,說它不一般,是因為它新街和老街分開,古建築連片、建築風格極具地方特色,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根據明正德四年(1509年)興隆寺(位於村後的大安溝口北側)碑刻記載,張家莊村最遲在明正德初年已成村。張家莊村主要有新、老兩條街,古建築群全部集中在老街上,由場院、古戲臺,古井,古樹、古民居構成,10餘套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和三合院,均為明清時期所建,大多數建築都是坐北朝南,面向場院。張家莊歷史上廟宇眾多,村後大安溝口北側的興隆寺,大安溝南側的庵廟,村東的大東臺上三座庵塔均已廢毀。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張家莊鳥瞰

建於清代的古戲臺位於場院東側,面闊7.5米,進深8.4米,臺基高1.3米,每逢廟會、過年,村裡都要在此唱大戲。在戲臺前有棵古楊樹,徑達三米,高聳天際,環境優雅,遺憾的是這個古樹在幾年前已經枯死了。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古戲臺

在場院的西側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洌,滋養著張家莊世代村民。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古井

門頭溝地處平原和山區的交界地帶,古建築群中的民居院落受地理環境影響較大,既沒有北京城四合院的簡潔,也沒有晉商四合院裝飾的繁縟,建築風格極具地方特色。據村裡老人講,明清時期當地人主要以農業、養殖業、商業為主,此外還有少部分經商者。能蓋的精緻起四合院的不是地主就是養殖戶或商人。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古四合院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古四合院鳥瞰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古三合院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福臨居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福瑞閣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普閒居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秋木堂

張家莊古民居的屋脊和門頭溝其他地區一樣,一般都是清水脊、蠍子尾、花草磚雕等,十分精緻。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民居門樓的裝飾別具一格,門頭由倒掛門楣、冰盤簷、欄板、望柱等部分組成。雕刻的內容題材根據主人的喜好有福祿壽喜、梅蘭竹菊、文房四寶等圖案,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門樓右側的牆上設置門神龕,主要是用來辟邪驅、鬼、祈福的。神龕成長方形,由磚砌成,四周添加紋飾,主要有蓮花、梅花等,方寸之間盡顯雕刻之精美。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隱藏在北京最高峰靈山腳下的這個古村落不一般

張家莊村現有221戶人家,399人,主要以林業為主,種植有李樹和核桃樹;為了加快經濟發展,還成立了“張家莊村養殖專業合作社”。相信不久的將來,具有濃厚地方特色古建築群的張家莊村,在中央“鄉村振興”戰略指引下,在村域經濟、文化和旅遊等方面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