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琢玉绝技-昆吾刀法

在玉器的雕刻史上,人们总是念念不忘昆吾刀,认为玉器是用昆吾刀雕刻出来的。在魏文帝典论中,已说不信世间还有此刀的存在,应在汉朝的时候就失传了。有关昆吾刀的最早记载在《海内十洲记.凤麟洲》:"昔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剑之所出﹐从流州来。

昆吾刀法,应该是周代留给后人的一种环琢玉的技法,它跟良渚文化玉器细线上的短斜纹痕与汉代双钩细月刀法一样,已成失传的工法,因而也给后人留下了不知其为何状的谜。

琢玉绝技-昆吾刀法

后人仿子冈牌

但是到了明代,据说堪称吴中绝技的陆子冈玉雕技艺的绝活都应归功于他的独门刻刀“昆吾”,但这“昆吾刀法"陆子冈从不示人的,操刀之技也秘不传人。《太仓州志》记载:“雕玉器,凡玉器类砂碾,五十年前州人陆子冈者,用刀雕刻,遂擅绝今。所遗的玉簪,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发,一枚价值五六十金。”陆子冈玉雕技艺享称吴中绝技,且位列吴中绝技之首,成为玉行代表人物,到了清代,苏州玉行将陆子冈供为师祖,顶礼膜拜。

时隔千年,昆吾刀法在明朝出现,陆子冈也因此名满天下,深得皇帝信赖。传说皇帝喜爱他的作品,但不允许落款。一次他将“子冈”二字刻在兽耳隐秘处,但仍被皇帝发现,触怒龙颜,被削去了脑袋。从此“昆吾”、“平面减地”也随着它的主人一同去了。真正的陆子冈作品主要收藏在故宫和各地的博物馆里,民间散落已很少见。

琢玉绝技-昆吾刀法

民国仿子冈牌

陆子冈离世,或因膝下无子,技艺无嫡系继承,但专诸巷自发效仿的匠人将其技艺传承下来,“子冈牌”成为其技艺主要的传承载体,并被专诸巷后世传承者发扬光大。至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专诸巷内的琢玉作坊再次兴盛,这时的子冈牌技艺以超越明末,苏州博物馆资料显示“子冈牌,清乾隆时图案文字皆精,一面刻景,一面刻诗文,器形方正厚实,做工浑厚,习惯上还称子冈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