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建築幕牆行業產業鏈分析及准入壁壘

建築幕牆行業產業鏈分析及准入壁壘

1 、幕牆行業基本情況

建築幕牆通常是指由面板與支承結構體系(支承裝置與支承結構)組成,不承擔主體結構所受荷載與作用的建築外圍護系統。建築幕牆除了具有一般的建築功能,體現建築藝術,具有通透、宜居、美觀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具有節能和安全功能,建築幕牆通常承擔了建築物 65%以上的節能效果,同時由於建築幕牆具有較強的抗位移能力和變形能力,因此其抗震能力強。建築幕牆主要應用於城市高層建築、大跨度建築、異型建築、建築物採光頂、公共建築物或建築綜合體,如高檔寫字樓、酒店、體育場館、機場、車站、會展中心、商場、企事業單位或政府辦公大樓等,作為建築物的外圍護結構,建築幕牆可以通過不同的飾面材料及不同的結構滿足建築物的外裝飾需要,具有保護建築物、遮風、擋雨、隔聲隔熱、採光、通風、抗震等功能,而且與普通填充牆相比,建築幕牆具有建設速度快、結構質量輕、易維護的特點。

建築幕牆行業產業鏈分析及准入壁壘

幕牆最早出現於 19 世紀末,初期僅用於建築的局部,規模較小。1851 年英國倫敦為工業博覽會建造的“水晶宮”是最早出現的初級建築幕牆,到 20 世紀 50年代,隨著建築技術的發展,玻璃幕牆開始大規模使用於建築外圍護結構。到 20世紀 80 年代,隨著幕牆技術的發展和玻璃生產工藝和二次加工工藝的進步,玻璃幕牆得到更廣泛的應用,點支式幕牆、光伏幕牆、單層索網玻璃幕牆、雙層幕牆等新式幕牆不斷湧現;鋁板、不鏽鋼板、搪瓷板、花崗石板及其他人造板材等面板材料的幕牆在不同高度、部位以及構造形式的高層建築上得到使用和推廣,打破了高層建築不能使用某些裝飾面板進行外牆裝飾的限制,實現了幕牆面板的多元化發展。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建築幕牆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分析專項研究報告》

我國的建築幕牆工業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萌芽期(1983-1994):從 1983 年我國開始興建第一幢現代化的玻璃幕牆開始到 1994 年建築幕牆開始大量在我國得到應用這段時期,我國平均每年的幕牆產量約 200 萬立方米 ① ,主要是構件式明框玻璃幕牆,且大多是原版引進或模仿國外的設計和技術,技術水平較低,施工質量不高。

成長期(1995-2002):從 1995 年到 2002 年,我國建築幕牆的平均年產量達到 800 萬平方米 ② ,除了較為成熟的明框玻璃幕牆外,還引進和發展了隱框/半隱框玻璃幕牆、單元式玻璃幕牆、點支式玻璃幕牆、鋁板/鋁複合板幕牆和石材幕牆等幕牆形式。在這一發展階段,一方面,我國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開始逐步結合自身國情,走向技術創新的道路;另一方面,建築幕牆的相關標準和技術規範、規程相繼頒佈,使得建築幕牆的設計、製作和施工質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尤為重要的是建設部在 1994 年明確了設計院和幕牆公司的分工:建築設計單位負責選型、提出設計要求,幕牆的設計及施工由幕牆公司負責完成,這種設計與施工不分離的模式一直延續至今。設計院與幕牆公司的分工是我國幕牆工程與一般建築工程不同之處,也是我國幕牆行業的管理特點。

發展期(2003-2010):從 2003 年至今,我國建築幕牆行業繼續保持了穩步的增長態勢。這一時期,預計建築幕牆的年平均產量為 5,000 萬平方米以上 ① ,除了前一時期出現的幕牆系統逐漸發展和成熟之外,具有高科技的先進幕牆將逐漸出現並得到應用,比如通風式雙層玻璃幕牆、光電幕牆、生態幕牆和張拉膜結構等幕牆系統。

目前市場上幕牆產品主要為構件式幕牆,並具有節能、應用新技術或多功能的特點,出於環保考慮,新節能技術的發展預期將繼續引領整個行業。

2 、幕牆行業產業鏈情況

在產業鏈上,幕牆企業介於建築業主(或建築總包)與建材供應商之間,其下游的業主對大型建築工程的投資建設決定了建築幕牆的市場需求,總包則負責建築主體工程建設並協調相關專項分包商,對幕牆企業有重要影響;其上游則是鋁型材、玻璃、鋼材、石材、膠等各類建材企業。綜合性的建築幕牆企業除了具有施工企業的一般特點外,還具有輕型機械製造企業和設計院的基本特徵,幕牆行業也因此成為建築業裡最具技術含量的產業。

門窗幕牆上游行業主要原材料為鋁型材、鋼材、塑材和玻璃,整體處於產能過剩階段。需求不振導致價格疲軟,對門窗、幕牆製造企業來說有利於降低成本。門窗幕牆下游主要為建築業主方,包括政府、房地產商等,其對大型建築工程的投資建設決定了建築幕牆的市場需求。建築幕牆發展前期用戶主要以政府為主,後續逐漸發展成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外合資企業,最後發展到以房地產企業居多。雖然近期國家出臺的多項房地產調控政策對於房地產行業造成了較大影響,對門窗幕牆行業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但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不斷展開,一批高鐵站、機場等基礎設施項目將陸續興建,為門窗幕牆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3 、幕牆行業准入壁壘

(1)資質壁壘

行業內主要資質要求包括建築幕牆工程專業承包資質等。上述資質由住建部頒發,要求先對企業資產、企業主要人員、企業工程業績等方面進行嚴格的審查,全部達到資質所要求的標準才能給予頒發,企業取得專業資質後方可開展相應經營業務。

(2)工程業績壁壘

門窗幕牆企業的價值是由研發、生產、服務等多個環節綜合體現的,同時產品的耐用性、實用性均需要通過大量的應用效果來驗證。無論是行業監管部門的資質申報與管理,還是實際的工程投標實踐,工程業績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競爭指標。例如,在工程招投標中,發包方往往會要求投標人近三年從事過或完成過一定規模的類似工程,以此作為投標人投標的條件之一。因此,既往的工程業績是進入本行業的一項壁壘。

(3)資本實力壁壘

本行業資金需求體現於(1)招投標階段支付投標保證金,簽訂說明書後支付履約保證金;(2)在與業主或總承包方正式締約承包合同後,須先行墊付資金來訂購原輔材料並組織生產;(3)施工過程中支付安全保證金及施工完成後支付質量及維修保證金等。

本行業實行訂單式生產的經營模式,同客戶簽訂專業承包合同後,公司需要先行墊付資金,訂購各項原材料,組織產品的設計、生產加工,根據工程進度安排現場施工、安裝,並根據工程進度收取進度款,資金投入量大,同時公司的主要產品數量多、環節多、種類多且週轉週期長,需要大量的運營資金;此外,行業人才培養也需要長期投入,這些都需要有充足的資金作為保障。因此,基礎薄弱、規模較小的企業很難在本行業中實現較大發展。

(4)高級人才壁壘

隨著建築裝飾行業不斷走向成熟,企業內部管理和施工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擁有優秀的項目經理、註冊建造師、造價師、裝飾裝修工程設計人員和內部管理人才成為企業增強自身實力必不可少的因素。

(5)技術水平壁壘

在建築幕牆的研發設計方面,主要涉及建築學、結構學、材料學、機械學等多個學科,技術覆蓋面廣;在製造及施工領域,隨著技術含量高、施工難度高的新幕牆產品不斷湧現,相應要求建築幕牆企業不但要具備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加工工藝,還要在工程施工及項目管理等方面具備較高水平。

建築幕牆行業產業鏈分析及准入壁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