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鬆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省級風景名勝區獨立景點,省級民族文化村,位於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盤石鎮境內,距松桃縣城12公里,201省道及松吉幹線在此交匯,交通便捷,它是集山水秀色、溶洞奇觀、梯田風光、雲海飛瀑、休閒步道、苗寨風情為一體的鄉村旅遊風景區。1994年列為貴州省苗族文化村,對遊客開放,是松桃縣開發鄉村旅遊示範點之一。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苗族文化村四面環山,中間低窪,最高海拔1200米,景區面積約3平方公里,分為響水苗寨、巖臺瀑布梯田、環山棧道三大景區,遊覽景點30餘處。該文化村至今仍保存著苗族完整的傳統語言、獨特的飲食文化、古樸的生活習俗以及古老的苗寨村落。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遊客除觀賞苗鄉秀麗的自然風景外,那鱗次櫛比的苗家吊腳樓,轟動海內外的苗家上刀山、下火海、花鼓舞、八人秋等民間絕技舞蹈,具有濃郁民族文化內涵的苗家織綿、刺繡、銀飾等令人耳目一新,大開眼界。已先後接待過日、美、韓、英等國內外專家學者和遊客10萬餘人次;苗家刺繡、銀飾和響水貢米等旅遊商品暢銷海內外。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等知名媒體多次前來拍攝專題片宣傳。其獨特的風情已為更多的人們所瞭解,成為人們遊覽觀光、消夏避暑、休閒娛樂、風情考察等綜合型旅遊開發區。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風景區是一個幽靜悠閒的勝地,泉水飛瀑猶為壯觀,響水之美在於水。北面的粑粑山和東面的巖臺各有一個出水洞,泉水終年奔湧。從山腳下仰望,粑山峭壁間湧出的泉水,飛流直下,水石相擊,轟然作響,憾人心魄。得名於響水泉飛,瀑布高70米,寬20米,流水飛瀉直下,如玉帶長虹,氣勢雄偉,蔚為壯觀。飛泉旁一大型溶洞與之毗連。喀斯特地質地貌奇觀,溶洞寬敞幽深,石鍾石筍琳琅滿目,形態萬千,把烏龍騰,飛林海雪原、苗鄉飛瀑、天靈相公點兵、駿馬嘶鳴……演繹得淋漓盡致,妙趣橫生,洞底有潛流,聞其聲,難見其形,“響水洞”因而得名。水流數10米,有巨石阻擋,泉水奪路而流,分成數股,急噴瀉,飛珠濺玉,光澤四射。水有時又似急驟的鼓點聲,水聲咚咚。到約有60米落差的陡坡時,因受多級峭壁所阻擋,瀑水時分時合,時小時大,迴繞穿瀉,隨地勢的變幻,宛如一位婀娜瀟灑,舞姿翩翩的仙女,飄落人間,形態楚楚人。東面巖臺出水洞流出的泉水,流經約數百米的梯田壩後,到落差約200米的懸崖時,泉水如一匹白練騰空而下,真有“疑是銀河落九天”之景象。秋冬雨水減少時,泉水從半空悠悠忽忽下墜,如細絲,如白雪,隨風飄轉,灑落潭中,忽而成一圓圈,忽而成一曲線,彎曲蠕動,恰似游龍戲水,神極了。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當萬道陽光照射時,遊客站在巖坷寨的觀虹臺上,就會看見飄灑的水沫呈赤、橙、黃、綠、青、藍、紫,繽紛斑斕,似長虹臥波。在春夏漲水季節,兩股清冽晶瑩的泉水彙集於響水洞出寨,然後再次跳下懸崖,形成了一落差200餘米,寬30米的響水洞大瀑布。氣勢雄偉,響聲如驚雷,數里之外能聽到響聲。高高落差,使這裡修成了三座梯級電站,嵌入顆顆夜明珠點綴在沉靜的山村,宛似繁星點點。冬天,山頂的冰花,玲瓏剔透,倒懸在半山腰瀑布的冰鉤成了巧奪天工的工藝品,令人目不暇接,此時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的山寨分外妖嬈,別有一番風韻,響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風景之美還在於梯田,層層梯田在各個季節,有不同的景觀,春天水汪汪的梯田,在夕陽映照下,猶如一面面發光的平鏡,在夏天卻是綠浪翻滾,在秋天更為美麗壯觀,成熟的稻田一片金燦燦,好似鋪滿黃金一般;由於這裡水質好,土地肥沃,氣候涼爽,出產的大米,以粒滿質優、油脂豐富、潔白如雪、食之清香等特點,聞名國內外,據史書記載,明清兩代,每年都要專程運往京城,作為珍品進貢皇室響水貢米:以粒滿質優、油脂豐富、潔白如雪、食之清香等特點聞名國內外,現在遊客到這裡可以享受皇家珍品——貢米的美味。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之美在於霧。這裡常年濃霧翻滾,每當旭日東昇或夕陽西下時,兩邊出水洞中緩緩湧出兩道濃煙般的霧靄來,如兩條銀龍,緩緩遊動,逐漸靠攏,最終融為一體須臾之間,霧靄瀰漫擴,濃淡輕重,變化莫測,快慢緩疾,飄忽不定,神秘非凡。濃的霧,如團團白絮,數里之外,一片茫茫,使人站立高處身如仙境,有如入煙海,不知何處是彼岸,淡的霧,如透明薄絹,飄飄揚揚,給山川樹木披上了種秘的輕紗,重的霧,使人感到溼漉漉,沉甸甸,彷彿伸手可以捉到,似雨非雨,弄得人衣履盡溼,輕的霧,如藹如嵐,似有若無,如煙如縷,依戀于山林花水間,徘徊於清溪泉畔隨風出沒,若即荇離。山間白霧升騰,隱藏在山間的層層梯田,時隱時現,猶如仙境一般,在霞光照耀下,如畫一般,美不勝收,吸引無數攝影家前來拍攝。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民族文化村和農家樂,更是讓遊客享受苗族風俗文化和苗族風味大餐。響水洞苗寨,保存著苗族完整的傳統語言,獨特的飲食文化,古樸的生活習俗。遊客除觀賞苗鄉自然風光外,那鱗次櫛比的苗家吊腳樓,古樸的民居,享譽海內外的苗家上刀梯、下火海、斜走大刀、撈油鍋等民間絕技;花鼓舞、龍獅舞和八人秋等民族舞蹈;還有濃郁民族文化內涵的苗家織錦、銀飾、服飾等令人耳目一新,大開眼界。利用當地苗族姑娘刺繡生產加工的服飾、腰帶、門窗簾、沙發墊等,產品遠銷海外,成為松桃對外旅遊的熱銷產品。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改革開放以來,響水洞作為民族文化村,重新修建了具有民族風格的風雨橋、農家賓館、水車等景觀。先後接待過日本、美國、韓國、英國、新加坡等國內外專家學者遊客千餘人次,中央電視臺“綜藝節目”專程來此拍攝了“響水洞民族文化村”專題片並播放,其獨特的風情已為更多的人們所瞭解。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現這裡又新修建了供遊人行走的環形步道,步道約有20餘公里,從山腳延伸到山頂,根據地勢環繞而行,步道時而從溪流上跨過,時而在森林中穿行,時而從懸崖峭壁上越過;並在每一段距離,建有小亭和座椅,供遊人休憩。步道在山間梯田中環繞,延伸到各個景點,遊人沿著步道拾級而上,欣賞著各個不同的景點,多條從上而下的泉水溪流,從步道旁淙淙流過,時而環繞隱藏在巨石間,時而飛流而下,浪花飛濺,清澈透涼的泉水,不斷注入深潭,形成多個天然的浴池,行走疲勞的遊人在潭中浸泡下,會感到神清氣爽,力量倍增,兩旁的花草小鳥,也會給遊人帶來無窮的樂趣,忘卻行走的疲勞。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一幅藏在苗鄉松桃的絕美畫卷,美醉了!

響水洞以自然山水風景美,人文情懷美,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吸引著無數的中外遊客前來遊玩觀賞。(楊智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