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創業盲點|金三時期,85%企業不知道,必須自查的14個比對項目!

創業盲點|金三時期,85%企業不知道,必須自查的14個比對項目!

“金三”時代,企業受到稅收的全面監控!歷史舊賬和新賬的不慎,導致納稅評估和稅務稽查“不約而至”、接連登場……

不少企業無法招架、難以應對。結果,不僅被補稅、罰款,還被記入“黑名單”,受到聯合懲戒……真是不甚其擾!

其實,只要企業把納稅自查作為企業稅務管理的重要管理工作,掌握納稅自查技巧,及時發現涉稅風險,尋找轉換方法規避稅務風險,可以給企業節省不少稅收成本。

那麼企業應該如何進行納稅自查呢?

創業盲點|金三時期,85%企業不知道,必須自查的14個比對項目!

一、稅務自查形式有哪些?

01

日常納稅自查。主要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對涉稅情況進行檢查。

02

專項稽查前的稅務自查。稅務機關往往會不定期對企業稅務進行稽查,特別是一些重點稽查行業。每年,總局都會確定一些重點稽查項目和行業,企業根據國家稅收專項檢查工作的重點稽查項目和方向提前進行自查,及時查漏補缺。

03

彙算清繳中的稅務自查。這是企業對自身全年納稅情況進行一次全面體檢,通常企業自行檢查,或者委託稅務師代理檢查。

二、企業如何做好稅務自查?

第一是定期自查企業的財稅情況。

只有定期自查企業稅務,方可提前發現企業面臨的稅務問題,從而將稅務風險控制在萌芽狀況。包括:自查銷售、收款業務流程;自查採購、付款業務流程;自查相關單據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相關稅收優惠的利用程度自查;特殊稅種的自查等等。

第二是在年度結賬前自查公司稅務。

企業在財務年度結束前對企業本年度發生的各種費用:例如三項經費、折舊、業務招待費、業務宣傳費、差旅費、壞賬損失等進行重點檢查,看有沒有超過稅法規定的範圍和稅前扣除指標,如果存在超過稅法規定的扣除指標,可以另想辦法進行規避。同時,還得自查稅前扣除的發票規範性和真實性和企業各類收入的劃分是否正確。

創業盲點|金三時期,85%企業不知道,必須自查的14個比對項目!

1.稅負異常

每個地區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稅負平均值,如果低於下限60%的話,就可能引起稅務預警。很多朋友會問,是不是不低於這個下限都沒有問題啊,答案是否定的!稅收不是數學,稅負率是一個動態的數字,如果低於下限又無正當理由的,那就是一個大問題了。

2.發票多次增量

根據虛開企業的畫像,虛開的企業基本都是突擊增量然後大量虛開發票,然後走逃。很多企業取得這樣的發票都是有問題的,就有可能會被稅務稽查!

怎麼比對呢?發票增量2次以上、超限量25份以上的納稅人都需要被嚴格審查,所以知道為什麼發票增量困難了吧!

3.視同銷售

瞭解增值稅的都知道,視同銷售的情況有很多種,年底結賬自查的時候要仔細的查對是否有視同銷售的情況,如有要調節好收入。

4.耗用的水電費與銷售收入對比

這個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指標,為什麼呢?因為其他的成本費用都可以虛開,水電費公司是不容易取得虛開發票的!只要你們公司的水電費發票金額很大,但是你們公司的產出比不符常規,那就有可能出現了偷稅行為。

5.個稅申報和所得稅工資薪金比對

彙算清繳申報的工資薪金和每月申報的個稅工資總額不一致,地稅一定會對你公司進行稅務檢查的!

6.進項和銷項絕對不能太離譜

現在全面實行商品分類編碼,以後所有企業的進銷項都通過數字編碼在系統裡面識別,你的進項和銷項如果大類不一樣,而且比例差異太大的話,稅務一定會找到你!

7、固定資產折舊是否規範

有些公司的為了調節本年的利潤,不按稅法規定改變折舊方法計提折舊。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千萬別這麼做,一旦查出你只會悔不當初。

8.連續6個月零申報

本身零申報就是有問題的,一個企業長期沒有收入的話,這還叫企業嗎?這不是殭屍一個嗎?就比如有些例子所說,連續4個月零申報就被稅務抓住了!

9.稅控系統企業行業和稅務備案行業不一致

2017年就有很多納稅人被稅務稽查了,很多公司成立的時候再稅務系統備案的是一個行業,後來可能更改為服務業了,但是隻是稅控系統改了,稅務局裡面還是原來備案的,因為享受了加計扣除,被稅務預警了,說你們備案的是商務服務業就不可以加計扣除!

所以一定要查一下自己企業是否在稅務正確備案!

10.法人賬戶與公司賬戶的聯查

當然了,這個指的是企業有虛開行為的!如果企業的法人銀行賬戶收供應商虛開發票回款是稅務稽查資金流的經常手法,所以2018年再這麼操作,風險非常大!

11.其他注意事項

  • 是否有用往來賬戶延遲實現收入,調節利潤
  • 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所購進的貨物(勞務)的進項是否抵扣,如抵扣了是否做了進項轉出。
  • 非正常損失是否有做進項轉出。
  • 職工福利、職工教育經費是否超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