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 混凝土夏季作業的溫度控制措施

夏季氣溫較高,如氣溫超過30℃,若不採取冷卻降溫措施,便會對混凝土質量產生不良影響。其不良後果主要表現在混凝土容易產生假凝,工作度降低,初凝過快,混凝土內部水化熱難以散發,當氣溫聚降或水分蒸發過快,易引起表面裂縫。澆注塊體冷卻收縮時因基礎約束會引起貫穿裂縫,破壞了混凝土的整體性和防滲性能。所以規範規定,當氣溫超過30℃時,混凝土生產、運輸、澆築等各個環節應按夏季作業施工。混凝土的夏季作業,需採取一系列的預冷降溫、加速散熱以及充分利用低溫時刻澆築等措施來實現的。

混凝土夏季作業的溫度控制措施

混凝土夏季作業的溫度控制措施有如下幾方面:

(1) 減少混凝土的發熱量

1、減少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a、採用低流態或無塌落度乾硬性混凝土;

b、大量摻粉煤灰,摻和料的用量可達水泥用量的25%~40%;或發送骨料級配,增大骨料料徑;

c、採用高效外加減水劑不僅能節約水泥用量約20%,使28 天齡期混凝土的發熱量減少25%~30%,且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強度和極限拉伸值。

2、採用低發熱量的水泥:過去採用的低熱硅酸鹽水泥,因早期強度低,成本高,已逐步被淘汰。當前多用中熱水泥。近年已開始生產低熱膨脹水泥,它不但水化熱低,且有微膨脹作用,對降溫收縮還可以起到補償作用,減小收縮引起的拉應力,有利於防止裂縫的發生。

混凝土夏季作業的溫度控制措施

(2)降低混凝土的入倉溫度

1、合理安排澆築時間:在施工組織上安排春、秋季多澆,夏季早晚澆,正午不澆,這是最經濟有效降低入倉溫度的措施。

2、採用加冰或加冰水拌和:混凝土拌和時,將部分拌和水改為冰屑,利用冰的低溫和冰融解時吸收潛熱的作用,這樣,最大限度可將混凝土溫度降低約20℃。規範規定加冰量不大於拌和用水量的80%。加冰拌和,與拌和材料直接作用,冷量利用率高,降溫效果顯著。但加冰越多,拌和時間有所增長,相應會影響生產能力。若採用冰水拌和或地下低溫水拌和,則可避免這一弊端。

3、對骨料進行預冷:當加冰拌和不能滿足要求時,通常採取骨料預冷的辦法。骨料預冷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a、水冷使骨料浸入循環冷卻水中30~50min,或在通入拌和料倉的皮帶機廊道、地弄或隧洞中裝設噴灑冷卻水的水管。

b、風冷可在拌和料倉下部通入冷氣,冷風經粗料的空隙,由風管返回製冷廠再冷。新近引進的附壁式冷風機制冷,冷卻效果更好。

c、真空氣化冷卻利用真空氣化吸熱原理,將放入密閉窗口的骨料,利用真空裝置抽氣並保持真空狀態約半小時,使骨料氣化冷卻。

混凝土夏季作業的溫度控制措施

(3)加速混凝土散熱

1、採用自然散熱冷卻降溫。

2、在混凝土內預埋水管通水冷卻,在混凝土內預埋蛇形冷卻水管,通循環冷水進行降溫冷卻,水管通常採用20~25mm 的薄鋼管或薄侶管,每盤管長約200m。通水冷卻目的在於削減溫升高峰,減小最大溫差,防止貫穿裂縫發生。

必須指出的是,混凝土溫度控制措施的費用較高,特別是預冷措施,需要設備多,費用更高。不具備預冷設備的工地,宜採用一些簡易的預冷措施,宜以滿足降溫要求為約束條件,以混凝土降溫冷卻築總費用最低為目標來確定夏季作業降溫冷卻的最佳組合。混凝土的夏季作業,就是採取一系列的預冷降溫、加速散熱以及充分利用低溫時刻澆築措施來實現的。總而言之,不管是冬季作業還是夏季作業,都應根據實際氣溫在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實時確定經濟方式的組合,這樣既可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又達到經濟節約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