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容積率10的筒子高層為何以3.5萬

感謝關注樓八,攢了一些學區房的事,今天聊聊。

【1】

董梅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爛的房子!

小區緊鄰文化路主幹道,周邊就是雜亂喧囂的科技市場。看房子的時候剛走到小區門口,董梅的心情就開始煩躁,文化路真窄,房子幾乎是貼著路邊人行道而建,抬頭一看,就是莫名的壓抑,如下圖。

容积率10的筒子高层为何以3.5万/㎡的价格碾压北龙湖?

上圖:勞教所家屬院。

小區基本不能稱之為小區,因為它就2棟樓,AB一南一北排布。由於2棟底部被三層的裙樓商業連接,也基本沒有什麼綠化。二棟樓都是高層點式樓,單層6戶,三十多層,合計392套,以均套110㎡預估累計4萬餘㎡,加上裙樓的3層商業(3層全覆蓋的底商容積率已為3),可見項目容積率鐵定在10以上。

容积率10的筒子高层为何以3.5万/㎡的价格碾压北龙湖?

上圖:董梅看中的勞教所家屬院和周邊名校的位置圖。

就是這樣一個房子,中介給董梅推薦的是最小的80㎡的戶型,房主要價280萬,加上中介費和手續費,均價已過35000元/㎡。

35000元/㎡,這是一個秒殺了鄰居恆大名都的價格,一個超越了北龍湖高層的價格,也是一個叫板建業天築的價格。

即使是這樣的房子,這樣的價格,坐在董梅對面房主依然手裡夾著雪茄,翹著二郎腿,隨意擺弄著手中的佛珠,一副愛買不買的表情,看著看著,董梅心裡的火氣就不打一處來。

“去球吧!”董梅心裡默默罵道,然後起身,給房主和中介說了一句:“我再考慮考慮吧!”,說完起身向門口走去,準備離去。置業顧問連忙追出來:“姐,咱是咋考慮的啊?”董梅沒說話。置業顧問忙解釋道:“姐,這個小區可以確保上文一和省實驗啊,而且是周邊學區房裡最新的小區,所以價格比周邊貴了一些。”

“不買了。”董梅走了。

路上,董梅下定決心不會給這爛房子買單,而且小區名字叫什麼勞教所家屬院,也不吉利!

董梅做的這個決定是對的,因為10年後,沒社區的筒子樓將和三無公寓、安置房等一起最早淪為城市貧民窟的幾類房源。

於是,當天晚上董梅給中介轉賬2萬塊錢把房子定了下來,定了……定了……

【2】

再來看一個例子:

上週,一個小編前些年看病認識的社區診所老闆紀明給我打電話,說準備買建業花園裡,問一下我的意見,在我的印象中,建業花園裡已經售罄,售樓部都拆了。

他說沒有,現在是中期銷售,後期還有幾塊地,新售樓部在建,即將開盤的是九宮格的中間位置,預計開盤價格還不確定,根據限價,和上一批價格差距不大。

吸引紀明的是購買後可獲得河南省實驗中學的就學指標。

容积率10的筒子高层为何以3.5万/㎡的价格碾压北龙湖?

上圖:建業花園裡片區及省實驗。

我一直對連霍北鍾愛有加,目前區域內,從金水灣到尚悅居,再到正弘城,基本是在16000-18000元/㎡之間,這個價格基本是處於區域價值和產品價值內空間行走,相比其他片區,區域價值空間仍然很大。

建業花園裡的價格,應該來說,幾乎是沒有考慮學區房的因素。

我給紀明說:不用猶豫,能買幾套買幾套

【3】

眾所周知,樓8很少涉及學區房,但因為這2個案例,我還是忍不住寫了這篇文章,我們先開看一下勞教所家屬院和建業花園裡的情況對比:

來看學區房價值:勞教所家屬院,如果拋出學區房因素,根據其品牌、規劃、地段和產品,目前天花板價格在15000元/㎡,學區溢價20000元/㎡,以120㎡計,累計溢價240萬。建業花園裡,根據歷史價格情況,拋出學區房因素,根據其品牌、規劃、地段和產品,價格保底16000元/㎡,目前新一期的產品價格尚未出來,根據經驗估計一下,若以120㎡預計,大概累計溢價24萬。

240萬vs24萬,10比1,這是一個巨大鴻溝。

來看學校的價值:河南省實驗中學目前一共3.5個校區,其中,本部為河南省實驗中學,另外2個校區分別為:緊鄰本部的河南省文博學校,還有就是建業花園裡的河南省實驗中學英才校區,另外的0.5個,是正在建設的河南省實驗學校裕鴻國際學校。

容积率10的筒子高层为何以3.5万/㎡的价格碾压北龙湖?

上圖:河南省實驗中學的官方介紹

由於不太關注學區房,所以,在我的印象中,名校的校區應該很多,目前只有3個校區的河南省實驗中學還是著實讓我驚訝了,在品牌亂輸入狂吃品牌價值的今天,河南省實驗中學算是一股清流了。

而建業花園裡的省實驗雖然是近幾年新建,但從最近的中考成績、學校管理等方面顯示,已經向另外2個校區完全看齊,這也反應了名校對於教育的保障以及品牌的愛護。

問題來了,同樣的教育,為何有價格鴻溝差距?

【4】

這就是今天我要說的:同樣是學區房,為什麼會有價格鴻溝?要麼是勞教所價格虛高,要麼是建業花園裡價格低。當下鄭州,真正的學區房並不是太多,扒扒數數,也就公園道一號、名門紫園等等寥寥幾家,而從這些項目的定價來看,與周邊項目相比價格並不是很大,普遍在5-10%之內,所以花園裡雖然不貴,但還算合理。

所以結論很簡單:勞教所價格太虛高。

存在即是合理!這不但是鄭州,全國很多都是這樣,那麼其根源本質是什麼?我認為本質是:在近一二十年一波又一波的炒作下,價格被越炒越高,最終炒到了今天的天價。雖然水分已經巨大,但最後一個接手的不可能讓虛高的價格砸在自己手裡,他必須以更高的價格轉讓出去。所以,由此一個接一個的接棒,就像商業市場上的轉讓費,大家都心照不宣,於是就有了今天的天價學區房

。其實,我們更是明白勿說240萬買一個上初中的名額,即使買個重點大學的名額估計很多家庭也會考慮一下,那為什麼大家還願意多花240萬去做這件事呢,因為大家也知道,這240萬隻是過渡,用過了再賣出去,240萬可以再次回收,漸漸的某些“學區房”成了另外一種形式的“理財產品”,大家看似多花了240萬,其實仍然是24萬。只是:誰也不知道240-24=216萬的這部分泡沫何時會突然崩塌,在不崩塌之前,誰都不是受害者,而長達十幾年未崩塌,大家也就習以為常接受了這個怪胎定時炸彈!

這就是畸形學區房本質,是為主因。

每一個家長心裡也很清楚:上了重點小學不一定就上重點中學,上了重點中學不一定就能上重點高中,上了重點高中不一定就能上重大大學……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為孩子爭取了一個好學校,為自己爭取一個心理安慰,覺得不虧欠孩子。

當然還有面子問題,中國人愛攀比,人家的孩子都上好學校了,我的孩子沒有上,顯得自己在朋友全面低人一等,這種因素已經和孩子教育無關了,就像農村家家蓋3層樓空置一下,用不用無所謂,但蓋得不能比別人低一樣。

當然,也有並不希望孩子能有多大的出息,只是能讓孩子有個好環境,受點好教育,更有甚者,可能只是為了給孩子弄個好的“同學圈層”。

哎,可憐天下父母心!!!是為次因。

【5】

中國喜歡治因不治本,頭疼醫頭,腿疼醫腿,教育問題亦是如此。同時,中國人喜歡奮鬥,喜歡努力,目標就是努力奮鬥最終獲得當下社會最好最珍貴的東西,而少有人去為了讓普通的東西變好變珍貴而奮鬥去努力。雙管齊下,造就了學區房的現狀:我們家長的畢生精力都努力搶佔優質教育資源中的一席之地,如何託關係搶佔,如何互換資源搶佔,實在不行就花錢搶佔,包括筆者自己,私心私利之下,讓社會焦慮,讓家長焦慮,讓學生焦慮,在教育資源上出現等級。

如何改變現狀?就是要政府引導社會從“爭搶佔有優質教育資源”的社會矛盾轉移到“通盤優化教育資源,各自特色化教育資源”的建設上來

,方能打掉240萬的腦殘費!解決社會焦慮,解決家長焦慮。

安得名校千萬所,慰藉億萬父母俱歡顏!(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