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2018值得看二遍的8部影視劇,你看過幾部?

1、《延禧攻略》,70集的《延禧攻略》終於看完了,有些意猶未盡。聶遠、佘詩曼演技大爆發,對戲可謂精彩紛呈。這部劇劇情上緊湊細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注水不拖劇情值得稱道,只是後期的時候劇情發展有些過快了,可能是現在古裝戲不能拍太長的原因,所以不得不剪短一些。


2018值得看二遍的8部影視劇,你看過幾部?


2、《香蜜沉沉燼如霜》,《香蜜》這部戲,我個人覺得楊紫演得更好一點,楊紫把整部戲的氣氛給烘托起來,節奏帶得很歡樂。鄧倫演的也不錯,情緒準確且到位。但是從這部戲我更多地可以感到鄧倫這個演員是很溫文爾雅的,是比較溫和的類型,而書中寫的男主角是比較腹黑、高冷,拒人於千里之外的這個感覺,我覺得至少在頭20集當中,鄧倫是沒有把這個拒人於千里之外的這種“冷”表現出來的,相反的是楊紫把女主角的這種跳脫,不諳世事,“泉水般的性子”演得活靈活現,非常有喜劇效果,完全沒有偶像包袱。


2018值得看二遍的8部影視劇,你看過幾部?


3、《沙海》,這是一部被注水毀掉的實景好劇,實在可惜。整部劇人物造型貼切,形象突出,很裝逼很酷炫,有盜墓世界的江湖氣質。最值得稱讚的在於製作精良的大量實景拍攝或景棚,這在劣質ppt摳圖劇橫行的現在實在難能可貴,讓人觀劇時很有代入感。


2018值得看二遍的8部影視劇,你看過幾部?


4、《烈火如歌》,本劇玉自寒絕對是個驚喜的角色,初期不看好,但這個演員演出了溫潤如玉,彬彬演技還需加強,從開始最貼合角色到後面存在感最弱說明演技飽和度不夠;小配角出彩,鍾離無淚蝶衣,碧兒,鳳凰,黃琮很討喜,沒有網紅臉,辨識度高此劇最大bug配角戲太多,尤其雷刀,開始討喜,後面反而遭人嫌棄了,有時捧藝人不在於戲多而在於精啊,此外群演江湖太潦草,整的幾場江湖大戲跟過家家似的,如果這幾部分改進,絕對是經典之作了。


2018值得看二遍的8部影視劇,你看過幾部?


5、《天盛長歌》,《天盛長歌》劇中每個人的演技都很細膩豐富,帶領著觀眾走進這個不存在的“大成遺孤”案裡。這個大成遺孤,真的是一個笑話,誰也說不清活著還是死了,消停了十幾年。十幾年後被人編造出來當幌子,卻真成了朝廷重案,要太子去查,太子又找出人來冒名頂替,真成“假作真時真亦假,無作有時有還無”了。真真假假說不明白,又糾纏進許多勾心鬥角、新仇舊恨來,讓人真的很想追劇。編劇一邊給足了觀眾線索和時間去思考,一邊又在疑難處給出額外提醒,讓劇中人點破謎底,感覺真的用心了。無論是有精神的時候跟著想,還是有點困了等答案,都很舒服!


2018值得看二遍的8部影視劇,你看過幾部?


6、《最美的青春》,真實歷史改編,拍得真實,演得也真實。雖然馮程的設計有點太正面了,情商低得並不自然,但其他人都不錯,各有特色,性格鮮明,又為理想不顧一切堅持的,也有半路離開的,有沒有文化也沒什麼覺悟只是被推著走的,也有投機偽君子(不曉得後來會被感化不)。沙漠變綠洲以前只是幻想,卻別他們用青春澆灌變成了現實。看到現在的塞罕壩,我覺得就是奇蹟。


2018值得看二遍的8部影視劇,你看過幾部?


7、《如懿傳》,《如懿傳》看起來註定不會有《延禧攻略》那麼爽。但它也不會有那種好人突然黑化、壞人突然從良的不夠真實的“斷層”型人設。在我看來,《如懿傳》有別於以往宮鬥劇的一大亮點便是女主角產生了“鬥爭”意識。作為一個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我大膽猜測,如懿對當時婚姻體系、男尊女卑制度的不滿和不解恰恰是她角色後期悲劇的導火索。在以往的宮鬥作品裡,即使踩著他人屍骸上位成太后,也不過是封建皇權的犧牲品,而《如懿傳》卻有望打破這層枷鎖,即使如懿的結局在世俗角度論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悲劇,但她卻是一位殉道者,殉她“一生只一次心動,只對一個人”的微茫心意。


2018值得看二遍的8部影視劇,你看過幾部?


8、《天坑鷹獵》,客觀評價,首先,這部劇的內涵十分豐富,原著及工作人員的付出都在劇中可以體現,關於演員,也許男主是王俊凱,有很多人對他的要求都會比同齡的新生演員的要求高,甚至有些人因為對他固有的概念認識而忘記演員投入角色,當你真正投入角色,你會發現一個18歲的新生演員將自己與張保慶這個人盡心盡力地融為一體,機智勇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還有很生動機靈的神情和到位的動作都表現得很好,仔細瞭解會知道他在東北泡在水裡幾個小時,在繩索上倒著被吊了幾個小時,這是新時代演員的態度,呈現出來的是逼真讓人融入故事情節的效果,總之,這部劇十分有看點,王俊凱的演技進步出乎意料的快,可見確實下了功夫。


2018值得看二遍的8部影視劇,你看過幾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