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四川信託有限公司2018年“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

四川信託金融知識小講堂開講啦!

金融廣告活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方便人們獲取信息的同時,不法分子也在利用人們的行為習慣,通過各種渠道平臺投放非法金融廣告,誤導金融消費者購買不符合自身風險偏好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甚至通過吸引眼球的廣告內容誘騙金融消費者參與非法金融活動。金融消費者在識別金融廣告真實性、合法性時,可以從金融廣告的基本特徵、提升自身風險防範意識及能力入手。

四川信託有限公司2018年“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

(一)如何識別金融廣告真實性和合法性

1、金融消費者可辨別金融廣告主在投放金融廣告前,是否取得相應的金融業務資質,金融廣告的內容是否與所取得的金融業務資質在形式和實質上保持一致,如以投資理財、投資諮詢、貸款中介、信用擔保、典當等名義發佈吸收存款、信用貸款內容的廣告。

2、金融消費者可辨別互聯網平臺上發佈的金融廣告是否具有可識別性,是否顯著表明"廣告"。

3、金融消費者可辨別金融廣告是否對金融產品或服務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風險責任有合理提示或警示,如標明"投資有風險"字樣等。

4、金融消費者可辨別金融廣告是否對金融產品或服務的未來效果、收益或者與其相關的情況違規作出保證性承諾,明示或者暗示保本、無風險或者保收益。

5、金融消費者可辨別金融廣告是否誇大或者片面宣傳金融服務或者金融產品,在未提供客觀證據的情況下,對過往業績作虛假或誇大表述。

6、金融消費者可辨別金融廣告是否對投資理財類產品的收益、安全性等情況進行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

7、金融消費者可辨別金融廣告是否違法利用學術機構、行業協會、專業人士、受益者的名義或者形象作推薦、證明。

8、金融消費者可辨別金融廣告是否違法宣傳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業主管部門明令禁止的違法活動內容。

(二)多問、多想、多學,增強自身風險防範意識

金融消費者通過廣告接觸金融產品和服務時應先了解相關的基本知識,通過正規渠道諮詢專業的從業人員,再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出謹慎的選擇,堅決遠離非法金融活動。金融消費者在接觸到金融廣告時,在作出最終決定前可以通過如下的"三多"步驟來增強自身的辨別能力。

四川信託有限公司2018年“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

一是多問。涉及具體金融產品的廣告,都應取得相應的金融業務資質。可以詢問該公司是否具備發行金融產品和投放廣告的資質,詢問推銷人員是否具備從業資格證明,詢問產品存在的風險和目標群體,在不確定其真偽時,務必先核實。

二是多想。在購買金融產品和服務之前,想一想廣告中的金融產品的風險在哪裡,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有多大。個人應對自己做出的金融決策負責,高收益往往伴隨高風險,當金融廣告的收益讓人心動時,不妨先去做一下風險承受能力測評,瞭解自身的風險偏好後再做出明智的決策。

三是多學。互聯網時代的金融廣告層出不窮,金融產品和服務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但是金融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金融消費者應通過學習和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識和技能、培養良好的金融行為習慣和態度,提升自身的金融素養,才能應對不斷變化的金融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