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人類星球的誕生

文章來源:星球研究所 文 | 星球研究所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

幾乎每年都會就人類的命運發出警告

內容包括外星文明、人工智能的威脅

以及全球氣候的變化等等

2017年5月3日

他發出了最新一次警告

Humanity must colonize another planet within 100 years if we are to survive

(人類必須在100年內殖民外星,以避免滅絕)

100年

一個迫在眉睫的大限

各國媒體立即將警告傳遍了世界

我們不知道是否已經有人開始著手準備了

不過回顧地球生命史

人類的先祖至少遭遇過5次大劫

當地球上98%的物種已經滅絕時

人類卻成功進化,坐上地球霸主的寶座

我們憑什麼能在這個藍色星球上立足?

又能否再一次擺脫劫難?

(1972年12月7日阿波羅17號拍攝的地球照片,名為藍色彈珠;圖片源自NASA)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要回答這兩個問題

必須從我們先祖的好運氣

以及歷任地球霸主的壞運氣講起

大約40億年前

一種單細胞生物出現在地球上

它是地球上所有現存及已滅絕生命的共同祖先

被稱為終極共祖

(LUCA,Last Universal Common Ancestor)

(LUCA為生命起源的其中一種假說,並且有多種譯法;後續內容中也存在諸多科學爭議,本文只闡述整體地史事件,不做細節討論,以下同;圖片源自RevistaTransilvania.ro)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之後的數十億年中

月升日落、繁衍不息

小小的終極共祖最終演化為一個超級家族

包括870萬種形態萬千、習性各異的物種

(生命之樹,請將手機橫屏並點擊放大觀看,圖片源自美國進化論教育機構Evogeneao,星球研究所標註)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這些家族成員從來都不是和平主義者

藍色星球的霸主之爭早已上演

第一任霸主出現在5.3億年前的寒武紀

奇蝦

它體長1米,最長可達2米

強壯的嘴部結構可以輕鬆穿透貝類的外殼

而當時其它多數物種大小都不超過10釐米

(後期又出現了鸚鵡螺等新霸主;下圖為奇蝦復原圖,繪圖@Olof Helje)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同一時期

人類先祖則是一種發現於雲南的原始魚類

昆明魚

體長只有2-3釐米

(首次發現於雲南澄江,昆明魚復原圖,繪圖@Masato Hattori)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對於胃口極大的奇蝦而言

此時人類的祖先如同不值一顧的蚊子肉

(奇蝦與人類先祖、現代人類大小對比圖,圖片源自Wikiwand,星球研究所標註並有修改)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時間到了距今4.4億年左右

就在奇蝦們橫行天下時

第1次大滅絕

毫無徵兆地發生了

此時正值地質年代中奧陶紀與志留紀之交

因此得名奧陶紀-志留紀大滅絕

這次滅絕共造成地球上85%的物種從此消失

奇蝦所在的整個葉足動物門更是慘遭“滅門”

一代霸主從此深埋地下

今天我們在美麗的雲南撫仙湖北岸

澄江國家地質公園

依靠著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的挖掘

才得以一窺它的雄姿

兩個巨大的附肢依然張牙舞爪

威風有如在世

(圖片源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Loren Babcock)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今天的科學家一直為此次大滅絕的原因爭論不休

有人認為是全球氣候變冷

地球幾乎變成了“冰球”

並殺死了大量生物

(冰凍地球想像圖,圖片源自COURTESY PHOTO/NEETHIS)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也有人認為6000光年外的一顆超新星爆發

摧毀了地球一半的臭氧層

使得太陽釋放出的紫外線穿過大氣層

將地表生物大量殺死

(著名的超新星1993J爆發想像圖,圖片源自NASA,作者G.Bacon)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無論真相如何

奇蝦們都只能無奈退出地球舞臺

舞臺上原來擁擠的生存空間突然出現了空缺

事實上

地球上的物種都擁有自己固定的生存空間

我們將其稱為生態位(specific niches)

以一顆雲杉為例

不同種類的鳥會生活在不同的高度

互不干擾、各取所需

(圖片源自svvsd.org)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接下來

誰會重新填滿奇蝦們騰出的生態位呢?

答案是人類先祖所在的魚類

奇蝦眼中不值一顧的它們開始迅速繁衍

數量和種群大幅增加

“魚類時代”全面到來

魚類之間的競爭也隨之加劇

到了距今4億年左右的泥盆紀時期

魚類中的盾皮魚開始稱霸海洋

最大的一種名為鄧氏魚(Dunkleosteus)

體長約6至8米、重達1.1噸

是比第一代霸主更強大、更兇猛的捕食者

就連同一時期出現的鯊魚

也經常成為它的果腹之物

(製圖@3mern)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面對如此強悍的對手

以及愈發擁擠的海洋

人類先祖直接被逼到氧氣含量較低的淺海

開始在海陸相接的邊緣生存

它名為提塔利克魚(Tiktaalik)

是魚類和兩棲動物之間的過渡物種

它的鰭已經可以像四肢一樣支撐身體

必要時還能爬上岸邊

(製圖@Zina Deretsky)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然而鄧氏魚的霸主寶座還沒坐熱

3000萬年後

也就是3.7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

第2次大滅絕

再次降臨地球

史稱泥盆紀大滅絕

這次滅絕共造成82%的海洋物種消失

鄧氏魚所在的整個盾皮魚綱被“滅門”

又一任地球霸主歸於泥土

直到1966年

修築俄亥俄州際公路的工人們

才將它挖出了地面

昔日榮光得以重現

(頭骨保存於美國克利夫蘭國家自然博物館,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鄧氏魚化石)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這次大滅絕的原因同樣眾說紛紜

原因可能包括藻類的大量孳生,使得海底嚴重缺氧

以及海底火山大規模爆發

火山排出的有毒物質使得海水酸化

大量動物窒息而死亡

(大面積火山爆發的想像圖,作者@Orourke)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但無論哪種說法都指向了一點

即海洋生態環境的惡化

那些稱霸海洋的物種往往最適應原有的生態環境

但當環境突變

它們也就成了最不適應新環境的物種

反而是那些被擠壓到邊緣的弱者

擁有適應新環境的最強能力

現在

人類的祖先提塔利克魚

開始離開被汙染的海洋走向陸地

陸地也開始進入一個植被的超級繁茂期

(石炭紀的陸地森林想像圖,這一時期植被形成的煤炭,佔當今全球煤炭儲量的一半以上。製圖@Sergey Krasovskiy)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憑藉茂盛的植物資源

從兩棲類到爬行類

動物們迅速分化出諸多新的物種

並形成新的競爭

陸地上同時出現了眾多霸主

最為知名的是體長可達5米的

麗齒獸(Gorgonops)

它是首次長出犬齒的動物

可以輕易撕碎任何獵物

是恐龍出現之前陸地上最強大的掠食者之一

直到今天犬齒依然是頂級陸生獵食者的標誌

(繪圖@Masato Hattori)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而它的近親犬齒獸也同樣長出了犬齒

犬齒獸也便是當時的人類先祖

它體型要比麗齒獸小很多

以犬齒獸中稍晚一點出現的

三尖叉齒獸(Thrinaxodon)為例

體長僅30-50CM

比家貓還要略小

只能以小型動物和昆蟲為食

(雖然麗齒獸、犬齒獸都長著犬齒,但它們還沒有進化出現代犬類一樣的胎生,而是像鳥類一樣卵生;

繪圖@Masato Hattori)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此時

距離上次大滅絕已經過去了1億多年

生命似乎正在沿著自己的道路前進

一切平靜而順利

但是上帝並不這麼認為

就在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

第3次大滅絕

毫不猶豫地爆發了

史稱二疊紀大滅絕

這是地球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物種滅絕事件

共造成96%的海洋物種、70%的陸生物種滅絕

時任地球霸主麗齒獸位列其中

於是

今天人類的自然博物館得以再添新丁

(發掘於坦桑尼亞的麗齒獸化石,展出於德國國家博物館,攝影師@H.Zell)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如此大規模的滅絕極有可能是諸多因素合力營造

包含多顆隕石的撞擊

中國華南、西伯利亞在內的大規模火山噴發

以及海床釋放出大量甲烷

總之

整個地球都燒成了火球

(第3次滅絕想像圖)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在這次大滅絕中

整個生物鏈被徹底洗牌

從海洋到陸地所有霸主全部歸零

高的、矮的、強的、弱的

上帝一律照單全收

而我們的祖先犬齒獸

也許是被上帝遺漏了

它們在新的世界僥倖存活

開始向哺乳動物緩慢進化

而另一群被遺漏的動物

鱷類(鑲嵌踝類主龍)

則把握住了幾乎一片空白的地球

迅速成為三疊紀當之無愧的霸主

比如令人膽寒的波斯特鱷(Postosuchus)

它體長達12米

是當時最大的陸生肉食動物

幾乎可以獵殺任何動物

(製圖@Masato Hattori)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然而三疊紀就像是過渡期一樣

剛從上一次滅絕中恢復

又一次滅絕便接踵而至

距今2億年前

第4次大滅絕

正式開始

史稱三疊紀大滅絕

這次滅絕共造成76%的物種消亡

其發生原因是歷次大滅絕中爭論最多的

包括海平面上升、岩漿活動對大氣的擾動等等

但無論真相如何

有一點非常清楚

這次滅絕幾乎是定向性的

那些近岸生物、底棲生物受到了更多直接打擊

時任霸主鱷類就屬此列

經此打擊雖然沒有絕種,卻也從此一蹶不振

地球“歷代帝王遺像”中又多了一位

(位於德州理工大學的波斯特鱷化石,攝影師@達拉斯·克倫策爾)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此時我們的祖先仍然沒有完成向哺乳動物的最終進化

由於鱷類及其它捕食者的壓制

它們的體型甚至從之前的家貓大小

變成了只有老鼠大小

雖然生活卑微

但地下的陰暗生活也讓它們躲過了此次大滅絕

(下圖為當時的人類祖先大帶齒獸MEGAZOSTRODON,製圖@Alexey Katz)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命運完全相反的是

之前同樣被鱷類壓制的恐龍

則逐步填滿了鱷類留出的生態位

隨後的故事我們已經耳熟能詳

恐龍遍佈全球

統治從陸地到海洋

從海洋到天空的全部空間

(繪圖@Masato Hattori)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不得不承認

恐龍是這個星球上最成功的統治者

它們統治地球超過1.6億年

遠比人類更久

直到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

第5次大滅絕

從天而降

撞擊不但留下了一個180公里寬的隕石坑

全球性的風暴、海嘯、地震與火山爆發也隨之而來

陽光被大氣層中佈滿的灰塵長期遮擋

植物的光合作用幾乎停止

包括恐龍(不含鳥類)在內75%的物種從此滅絕

頗有“天欲亡汝,安得不亡”的意味

(現在又出現了新的滅絕假說,此處不做討論;小行星撞擊後地表的隕石坑想像圖,繪圖@Detlev Van Ravenswaay/《Science》雜誌)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一代雄主恐龍

也未能逃脫塵歸塵、土歸土的宿命

(世界上現存最完整的暴龍化石,綽號為Sue,發現於美國南達科他州夏延河印第安保留地,攝影師@J. Nguyen~commonswiki)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此時

人類的祖先已經熬過了40億年

從奇蝦到盾皮魚

從麗齒獸到巨鱷

再到恐龍

五代霸主已經全部逝去

地球上所有現存和曾經存在的物種

有98%已經滅絕

所有有能力壓制人類的物種全部與世長眠

人類

終於可以正式站到舞臺中央

恐龍滅絕之後

哺乳動物們小心翼翼地從陰暗的地下走出

250萬年前

它的一個靈長類分支

完成了從猿到人的演化

人類星球誕生了

(圖片源自人教版歷史教材)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40億年的漫長等待

在如此渺茫的生存概率中一次又一次躲開劫難

在歷代霸主及其它物種一層層不斷夯實的地基之上

終於嬴得了人類星球250萬年的存在

從這個角度而言

人類的勝利堪稱奇蹟

(人類文明的“地基”,圖片源自Dylangibsonillustration.co.uk)

各位霸主,一路走好


然而

距離上一次大滅絕

已經過去6500萬年

它會否再次降臨?

人類能打破霸主必亡的宿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