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EB-5政策手冊更新:美國移民局長解析移民政策六大變化!

近日,美國移民局宣佈EB-5政策手冊有所更新,更新內容涉及EB-5區域中心的地理範圍、更改區域中心地理範圍的申請、以及地理範圍更改對I-526申請的影響,並對此徵集公眾評論。

移民局政策手冊是美國移民局集中的在線移民政策存儲知識庫,將最終取代審裁實操作手冊(AFM),USCIS移民政策備忘錄站點和其他政策知識庫。


EB-5政策手冊更新:美國移民局長解析移民政策六大變化!


此次政策手冊更新的部分在Volume 6: Immigrants, Part G, Investors(第6卷,第G部分),評論截止日期為2018年9月9日。

大家可以將評論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在主題行註明是關於Volume 6: Immigrants, Part G, Investors,並對你評論的部分提供支持性的理由。

此次政策手冊更新的重點內容包括:

• 明確了移民局將審核某種經濟學方法論是否能夠合理證明區域中心的地理範圍是有限的,以及在推理項目對區域經濟的影響時所使用的乘數和假設是否是合理的。

• 解釋了區域中心的地理範圍必須是有限的、連續的,並且與指定經濟區域的投資目的相一致。

• 對於2017年2月22日之後遞交I-924表申請擴大區域中心地理範圍的,必須要等I-924審批之後才能擴大其地理範圍。

• 明確了移民局將如何裁決已申請擴大地理範圍的區域中心的I-526申請。

• 解釋瞭如果區域中心隸屬關係的變更發生在I-526申請遞交之後,移民局將視其為實質性變更。

美國移民局長解析 移民政策六大變化

近日,美國公民和移民局(USCIS)局長弗朗西斯.西斯納(L. Francis Cissna)接受華府智庫移民研究中心(Center for Immigration Studies)訪問,對美國近期的移民政策變化及其背後原因做出分析,包括H1B工作簽證配額、擇優制綠卡制度、濫用社會福利、剝奪歸化公民國籍及難民申請等問題。

西斯納強調,移民局作為行政機構,所做出的改革決定都要嚴格依照美國現有法律制度及國會法案。

科技大佬聯名致信川普政府 阻移民局變更H-1B等簽證政策

H1B工作簽證及配偶工作許可

為外國僱員申請H1B工作簽證的流程複雜且充滿不確定性,西斯納表示,他理解美國僱主的難處。不過,H1B申請標準和配額是由國會法案決定的,移民局只是具體執行的行政機構,並沒有資格修改章程。

濫用H1B申請的案例屢見不鮮。西斯納表示,移民局已加派人手,加強對移民簽證申請資質的審核,並派人到實地考察,核實申請材料的可靠性。

西斯納說,移民局並不是要阻撓外國移民到美國工作,而是想確保工作簽證發放給了美國最需要的人才,同時也要注意對美國勞動市場的衝擊,特別是在科技領域。

不過,西斯納透露,移民局有可能採用一定的行政手段提高從美國本土學校畢業的申請人獲得H1B簽證的可能性。

對於移民局計劃取消H4(H1B簽證持有人配偶)的工作許可一舉,西斯納解釋說,其中主要原因是H4持有人獲得工作許可與國會法案原意不符。國會曾明確規定,L1簽證(跨國公司經理)和E簽證(投資)配偶可以在美國工作,但並沒有將這一條例延伸適用至H4簽證。

國籍配額及擇優制綠卡

根據移民局數據,目前有30.66萬印度籍職業移民在等待綠卡,中國籍公民位居第二,約為6.7萬人,前十名中的其它國家約為數百至數千人不等。由於同一國家的獲批者不能超過總人數的7%,印度和中國國籍申請人的等待時間格外漫長。

職業移民申請綠卡需要依賴僱主的配合,過長的等待使申請者非常被動,很多時候不得不忍受僱主的低薪酬和苛待。

對於取消國籍配額限制的呼聲,西斯納回應,這的確可能緩解印度公民的等待時間,但同時帶來另一個問題——根據提交的時間順序,未來數年內職業綠卡獲得者絕大部分將會是印度人,這對移民來源的多樣性會產生影響。

至於“擇優制綠卡”,西斯納說,國會近年來一直在討論相關法案,但在立法過程中一定要嚴謹細緻,以免被鑽漏洞。他舉例說,澳大利亞擇優綠卡的積分條件之一是畢業於本國學校,卻導致許多“速成學校”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面談範圍擴大

從2017年10月1日起,美國移民局要求申請綠卡的職業移民和庇護難民必須面談。西斯納說,這是基於總統要求保護國家安全的考慮出發,雖然工作量大增,但移民局會將申請案件分類處理。如同赴美簽證申請面談,移民局官員也會根據綠卡申請者的不同,提出不同的相應問題。

西斯納舉例說,如果根據以往的法規,一名外國人持旅遊簽證來到美國後轉換為學生簽證,經過本科和研究生的學習,轉換工作簽證,再申請綠卡——很可能在美國生活了十幾年,都沒有和移民局的官員“面對面”交流過。他認為,這樣的體系有一定的隱患。

西斯納表示,面談的範圍將來會進一步擴大。

濫用社會福利

從1882年起,美國移民法規定,簽證官和移民官有權禁止可能會成為“社會負擔”的人進入美國或申請綠卡。所謂“社會負擔”(Public Charge),是指一個人長期接受政府資助,政府的失業救濟是此人日常收入的主要來源,並且已經達到一定時間長度。

克林頓執政時期,曾嘗試對這條法律進一步解釋,但並沒有成功。西斯納說,這一問題已然存在,但一直以來並沒有明確的法規詳細指導這一條文的實施。川普政府所要做的就是明確“社會負擔”的具體界定,而沒有針對移民的惡意。雖然會面臨來自公眾的壓力,但西斯納認為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剝奪規劃公民國籍

幾個月前,移民局宣佈要聘用更多律師,重新審查已歸化美國國籍的公民材料,一度引起軒然大波。西納斯對這一問題做出瞭解釋。

大約十年前,移民局發現,有一批曾被美國遣返的外籍公民,通過申請其它種類簽證,再次非法進入美國,他們中的許多人有犯罪記錄。由於移民局沒能將他們首次進入美國時的指紋錄入系統,這些人在若干年後成功加入了美國國籍。

美國移民法規定,在入籍期間偽造或隱瞞事實,一旦被移民局發現,即使在獲得公民身份後依舊可能被剝奪國籍。

移民局重新整理案件後發現,至少有數千人入籍時隱瞞了曾被遣返的歷史。目前移民局已審查過兩千至三千件案例,並將其中的約一百例轉交司法部,經過司法程序審理,有數十人已被剝奪國籍。

西納斯說,重新審理並不是無目的、隨意的,而是針對這一特定問題採取的措施。

濫用庇護申請

截止今年3月底,移民局已經堆積了31.86萬件庇護申請等待處理。在今年1月,移民局將審理順序改為“後進先出”。西斯納表示,這一做法成效顯著,有效控制了案件提交數量。

西斯納希望國會能夠出臺新的法案,明確界定庇護適用條件,可以藉此剔除一些“無足輕重”的案件,減少為冒領工作許可而提交申請的無關案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