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送兒去“心理輔導”第二天被教官打裂半隻耳朵 因為不吃冬瓜?

9月9日晚10點,趙興(化名)送讀高三的兒子到“成都勵志教育”做“心理輔導”。第二天晚7點,兒子被教官打裂半隻耳朵。

送儿去“心理辅导”第二天被教官打裂半只耳朵 因为不吃冬瓜?

趙龍耳朵被打出了5釐米長的傷口

其兒子趙龍(化名)稱,9月10日晚餐,因不願吃冬瓜,教練吳揚帆猛擊他左臉兩次,隨後拳打腳踢,“被打懵了”。診斷證明書、門診病歷表明:趙龍左耳軟組織挫裂傷、左面部組織挫傷;左耳根部已縫合傷口長約5cm。

該機構位於龍泉驛區柏合鎮磨盤街158號,16日下午,趙興帶兒子從青川赴龍泉驛報案,並向當地教育部門投訴。記者瞭解到,涉事教官已被該機構開除,學校也於21日遣散。

拒吃冬瓜

被教官打裂半隻耳朵

9月16日下午,趙興帶著兒子趙龍及4名親戚,從青川赴龍泉驛柏合鎮派出所報案。趙興指著兒子的左耳,又拿出涉事教官的身份證複印件,告訴民警:“就是這個人打的孩子。”

縫針的線在趙龍的左耳根部還清晰可見,做完近一小時的報案登記和筆錄後,他在派出所大門口接受成都商報記者的採訪。

送儿去“心理辅导”第二天被教官打裂半只耳朵 因为不吃冬瓜?

傷口觸目驚心

9月10日是趙龍來到“成都勵志教育”的第二天,上午“體訓”,下午上“心理課”和“文化課”,到晚7點左右,是學員們的晚餐時間,男女生隔離開,分成兩隊在食堂打飯、吃飯。“當晚有三個菜,素冬瓜、番茄炒蛋和一個葷菜,各有一個教官負責打菜。”趙龍回憶,負責打素冬瓜的教官是吳揚帆,輪到他打這道菜時,他告訴吳揚帆:“我不吃冬瓜。”

“吳教官說,你吃個冬瓜咋了呢?”趙龍回憶,吳揚帆舀起幾坨冬瓜直接向他的碗里扣過來,他沒說什麼,直接回到位置吃飯。隨後,趙龍將其他飯菜吃乾淨,但冬瓜剩在了碗裡,“於是他走過來對我說,不要以為我不知道剛剛是你。”趙龍回憶,此時吳揚帆帶著威脅的語氣讓他吃冬瓜,幾句話後,他直接回答:“拒絕。”

“我就只說了‘拒絕’兩個字,剛說完,他就從側面打了我的左臉。”是用拳頭打的還是菜勺子打的?趙龍記不清了,只記得力量很大,“打第一下我就懵了。”趙龍稱,隨後他繼續遭到吳揚帆的拳打腳踢,被打倒在地,接著又被抓起來按在牆上打,直到被其他教官拉開。

送儿去“心理辅导”第二天被教官打裂半只耳朵 因为不吃冬瓜?

教官“教育”學生

“麻了,感覺不到痛。”趙龍回憶,被打後他看到地上有一些血,有教官指揮幾名同學將地上的血擦乾淨。而他聲稱要報警,後被吳揚帆單獨帶回宿舍“做工作”:“吳教官告訴我,報警頂多兩敗俱傷,勸我不要報警,後來還要給我介紹珠寶行的工作。”

拒不讀書

被父親騙去“心理輔導”

被打一個小時後,趙龍赴成都航天醫院做檢查,診斷證明書顯示:左耳軟組織挫裂傷。

“第二天兒子回到家裡,說是自己撞的。”在青川縣的家裡,趙興看著兒子的傷口,很難相信是他自己撞傷,於是在青川縣中醫院做了第二次檢查,兒子也承認了自己被打的經歷,病例上寫著:自述於2天前被他人打傷左側面部及左耳……左耳根部已縫合傷口長約5cm,傷口略腫脹,左面部腫脹。

送儿去“心理辅导”第二天被教官打裂半只耳朵 因为不吃冬瓜?

門診病歷

“我不該騙他過去,我沒做對,我的兒子從小也不吃冬瓜。”看著病例,趙興後悔萬分,他反覆對記者說:“招生老師告訴我,要用‘善意的謊言’把兒子騙過去,我就告訴他去成都看更好的心理醫生。”

在趙興看來,趙龍從小是個愛學習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江油中學。但自高二下學期開始,趙龍出現厭學的情況。今年6月份,趙龍離開學校,至今拒絕回校讀書,告訴父母自己想外出打工。“這孩子一心只想到外面去打工。”

趙龍告訴記者,在校期間,父親每天都要多次給他打電話,每週六還要來學校陪他,這讓他幾乎沒有個人空間。趙興則坦承,自己的管教方式的確過嚴。

一個親友告訴趙興,可以把兒子帶到“成都勵志教育”做“心理輔導”和“行為矯正”。9月9日,趙興打開該機構的官方網站,加了招生周老師的微信號,聯想起“楊永信”、“豫章書院”等人物和事件,趙興專門問:“你們學校教官對孩子要使用武力嗎?”周老師回覆:“打罵是教育不了孩子的。要打罵就能改變孩子,你們家長就在家裡自己教育。”周老師強調:“我們是正規的辦學機構。”該機構官網上也談到了是否打孩子的問題:“

我們保證絕對不會打罵孩子。

送儿去“心理辅导”第二天被教官打裂半只耳朵 因为不吃冬瓜?

”勵志教育“官網截圖

送儿去“心理辅导”第二天被教官打裂半只耳朵 因为不吃冬瓜?

家長與機構招生人員聊天記錄

9日晚10點,趙興帶著兒子從青川連夜趕到龍泉驛,一路上他向周老師發微信:“兒子一旦發現我騙他,我真不知咋收場。”周老師回覆:“我們有專業的心理老師對孩子進行安撫工作。

上午訓練下午上課

一上午不讓上廁所?

趙興的車開進”成都勵志教育“的大門,趙龍立即被一名“心理老師”單獨帶走。在一間辦公室裡,這名“心理老師”詢問了趙龍的基本情況,隨後又被兩名教官帶到宿舍。

“一個宿舍一個班,一個教官管一個班。”被姓“梁”的教官帶到宿舍時,宿舍已經熄燈,梁教官讓已經就寢的兩名同學教趙興疊被子和穿軍衣,並學習該機構的規矩:“要背《弟子規》和‘學生守則’,背不到就體罰,跑步做俯臥撐等。”其中一名同學對他說:“習慣了就好,當鍛鍊身體。”

送儿去“心理辅导”第二天被教官打裂半只耳朵 因为不吃冬瓜?

“體訓”

趙龍說,他的手機和隨身物品當晚被收走了,梁教官在宿舍裡與他們同吃同住,一舉一動都在教官的眼皮底下。他躺在宿舍的床上,想睡覺,但梁教官卻在看手機視頻,睡著後視頻也一直開著,他不敢去提醒,心煩意亂,直到凌晨兩三點才睡著:“我想到了楊永信,想到了各種戒網癮學習,我不怕,但是我絕望了,非常意外。”

趙龍僅僅在該機構進行了一天的“學習”,他回憶說,該機構採用軍事化管理,第二天一大早,起床的哨聲一響,趙龍和同學們需在1分30秒的時間內,到宿舍門口集合,吃過早飯,整個上午進行“體訓”。“裡面大概六七十個學生,女生一隊,男生一隊,新生一隊。”趙龍回憶,他看到女生們舉了整個上午的輪胎,男生們整個上午都在折返跑,而新生則練習踢正步等基礎訓練。趙龍特別向記者強調:“整個上午的訓練,教官們不允許任何學員上廁所,只能憋著。”

下午上文化課,趙龍回憶說:“六七十名學員小的只有幾歲,大的有二十幾歲,但所有人一起上的初一數學課,上課的老師是心理老師,沒有學校的老師教得好,一直在講習題。”上課期間,全部女生坐在前排,男生坐在後排,而最後排坐了五、六名教官監督課堂,“但全部在聊天,玩手機。”學校的“心理輔導”每月只有一次,其他時間則是上“心理課”。

其他時間,“心理老師”和教官則要求趙龍儘快背誦《弟子規》,以及機構自己的“學生守則”。趙龍當著記者背誦了一段:“我是迷茫的孩子,忘記了自己的初衷,來到這個學校改正。”

對於趙龍關於該校教學方式的表述,包括不讓學生上廁所,給所有學員上初一的數學課等說法,成都商報記者向“成都勵志教育”的梁教官求證,他表示:“上午是每個小時上一次廁所,文化課則有大課和小課之分,小課會按學生的具體情況一對一授課。”

回應

涉事教官被開除 學校已遣散

在”成都勵志教育“的官網上,機構介紹中寫著:“龍泉驛區洛帶法商軍儀心理諮詢所與成都實用工程技術學校合作共建‘成都勵志教育’。創建於2011年,位於龍泉驛區柏合鎮磨盤街158號。”

其官網介紹:“勵志教育”嚴格按照標準開設課程,從根源上改變上網成癮、早戀、叛逆、自卑自閉、逃學厭學、離家出走、不懂感恩……不良行為習慣的青少年。對於18-26歲的啃老、遊戲、頹廢、抑鬱等成年人,也可以“一個電話,即刻開始改變”。

送儿去“心理辅导”第二天被教官打裂半只耳朵 因为不吃冬瓜?

宣傳海報

其官網稱,機構內的“心理老師”,全部擁有“國家二級或三級心理諮詢師證,並且擁有三年以上的心理諮詢或學生德育工作經驗”;而文化老師,擁有“教師資格證和兩年以上教師工作經驗”;軍事教官,則是“五年以上軍齡,當過班長帶過兵,並且有一定心理學知識。”

9月18下午,趙興再次來到“成都勵志教育”所在地,梁教官向他承認:“用拳頭打的,沒有用尖銳的東西,這方面我們的確沒有什麼好隱瞞的。”梁教官介紹,涉事教官吳揚帆的媽媽得了癌症,情緒不好,“可能跟這個有關係”。該機構田姓負責人則表示,吳揚帆已經被開除,“勵志教育”方面會配合趙興追究吳揚帆的責任,並承擔醫藥費。

“學校已經遣散了,現在劉校長在負責處理趙龍的事情。”記者向“成都勵志教育”的多位心理老師、教官致電,他們告訴記者,如果要採訪得找劉校長。記者電話聯繫到劉校長,他迴避了記者關於趙龍提出的問題,只說“(學校)沒得了、沒得了。”隨後,劉校長的電話無法接通。記者撥打該機構的官方招生電話,接線的“周老師”告訴記者“沒辦了”,隨後掛斷電話。

教育部門:是個無證學校

9月21日,記者致電龍泉驛區教育局備案室,就“成都勵志教育”是否有辦學資質的問題,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是個無證學校。”他表示,“成都勵志教育”不是一個學校,主體是一個“軍訓機構”,目前教育局正在處理該機構的問題,到磨盤街當地與辦學地點的有關部門對接,也與趙龍的家長在保持聯繫。

9月21日下午,記者來到龍泉驛區柏合鎮磨盤街158號,看見三名當地鎮政府社會事務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正在瞭解情況,他們告訴記者:“今日上午‘勵志教育’的人已全部乘大巴車離開,這個場地可能是幾個月前他們租用的,原址在黃土鎮。”按照工作人員提供的地址,當日下午記者又來到‘勵志教育’在黃土鎮的原址,辦公室外一名清潔工告訴記者,‘勵志教育’曾經的確在此辦公,但記者沒有看到其任何工作人員和標識。

送儿去“心理辅导”第二天被教官打裂半只耳朵 因为不吃冬瓜?

學校空無一人

記者致電黃土鎮社會事務辦公室,一名姓吳的主任告訴記者:“我們接到過教育局的通知,派人去(勵志教育的)辦公室看過,現在裡面一個人都沒有。”吳主任介紹,該機構的註冊地址也不在黃土鎮。

成都商報記者 王拓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