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這樣的大學生,失業,很正常,請別替他們惋惜

最近,人民日報發文怒斥沉睡中的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引發熱議

這樣的大學生,失業,很正常,請別替他們惋惜

白天上課不是玩手機就是睡覺,晚上不是在寢室打遊戲就是泡吧,通宵成常事兒,晚上12點才是夜生活的開始。大學四年,有多少的學生沒有進過圖書館,要不是因為體育課或許也從來不會在運動場看到他們的身影。

不可思議,這樣的現狀就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18個周的幼兒園生活加上兩個周的高三生活,就足以形容大學一學期的學習生活,這是很多大學生的真實寫照。

寒窗苦讀十餘載,只待一朝魚躍龍門日。在很多人看來高考就是一考定終生,於是乎寧可多花一年甚至是兩年,也不願意將就,把自己僅有對於學習的專注化作為自己最後的賭注。但大學只是一個起點而不是終點,那些年慷慨激昂的誓言轉眼之間就拋擲腦後。

這樣的大學生,失業,很正常,請別替他們惋惜

很多大一新生剛進校園就開始抱怨,這不好那不好。但捫心自問,自己的分數配得上自己心中的大學生活麼。甚至還抱怨大學還有早晚自習。但反過來一想,高中壓抑了三年,好不容易放飛了自己,如果大一的時候沒有早晚自習,整天只知道玩,吃,喝,經過一學期之後,學習的心還收得回來嗎?

大學畢業之際,很多人最後悔的事就是大學四年沒有好好努力一次,沒有為自己的夢想拼搏一下,沒有拿過一次獎學金,沒有在校園廣播裡聽到過一次自己的名字,沒有參加過一次課外活動,也沒有好好考慮過自己以後的生活。

的確,大學只是一個階段。

這個階段並不能決定自己以後的生活。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著,熬夜看劇玩遊戲,20多歲的年紀卻擁有五六十歲的身體,最後還跟家裡人抱怨自己在學校過的太苦太累,打著各種感情牌要錢。

這樣的大學生,失業,很正常,請別替他們惋惜

如果要是以高中的學習狀態學習,大學畢業之時,即使不是“人上人”,但至少也不是“階下囚”。大學的門道很多,雖然說學習不是最主要的。但作為一個學生來說學習就是自己的任務,如果你找不到比學習更重要的事兒那麼就請把學習放在第一位。

所謂的讀書無用論完全就是忽悠人的,那些整天嚷著說讀書無用的人,只不過是沒有嘗試到讀書所帶來的好處罷了。前段時間在網上很火的一張圖,各大互聯網大咖基本上都畢業於高等學校擁有高學歷,試問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之下,你一個沒有實力,沒有人脈的大學生,如何拼得過人家。沒有那個實力,再怎麼拼也是白乾。

大學幾年除了學習之外,要麼做能給自己帶來經濟效益的,要麼就做自己感興趣的。別把太多的時間花在其他上面,時間浪費精力流失,最後也是得不償失。想學一門技術,自己又不肯動手去實踐,想學好一門理論,卻不會動腦去思考。你到底會些什麼呢?。哦,可能有的同學會說我會打遊戲,但你能成為職業玩家嗎?你能靠打遊戲養活你自己嗎?很少很少。

這樣的大學生,失業,很正常,請別替他們惋惜

你說自己修了兩年的政治課程,但是連最起碼最簡單的哲學原理都不知道,你說你學習了兩年的大學英語,但是和外教打個招呼聲音都要顫抖,你說自己修完了大學計算機基礎,但連最起碼的ppt文檔也不會編輯,與那些一流大學學生相比你的競爭優勢到底在哪裡?

看來網上所說某招聘會後非985211的學生簡歷鋪滿招聘場地也並非誇張。在同等條件之下,企業沒有提前瞭解到你的個人能力專長,當然只能從你以往的學習經歷判斷。你沒有拿過一次獎學金,沒有得到一門證書,個人簡介一欄全是空白。沒有後臺,你如何找到了工作,等待你的不是失業了,又是些什麼呢?

這樣的大學生,失業,很正常,請別替他們惋惜

雖然這可能只是小部分人的大學生活,但由點及面,在一些層次較低的大學裡,這樣的大學生活現象更加普遍。不僅僅是學生,在一些大學裡,老師作風更是讓人不求甚解。老師水平參差不齊,為了所謂的科研成果,評職稱,東拼西湊亂編教材完成任務。

有的學生覺得家裡就應該為大學期間的一切花費買單,亂買很多衣服,其實也就是穿幾次就給丟了或放在櫃子裡墊底了,喜歡打遊戲,充幣,吸菸,喜歡高檔消費品,經常泡吧,泡妹,常常逃課,習慣性補考,習慣性抄作業,週末可以不出寢室門,生活沒有規律,常常夜不歸寢,經常喝通宵酒,對自己的生活沒有一丁點兒節制。

這樣的大學生,失業,很正常,請別替他們惋惜

很多的大學生抱怨畢業工資起薪低,但自己的能力配得上月薪幾萬或者十幾萬的工作嗎?有能力的人往往都不會抱怨自己的薪水低,因為他們懂得厚積薄發。剛剛畢業的學生,要經歷沒有經歷,大學所學到的書本知識用之甚少。高不敢,低不就,好高騖遠,眼光高於能力,不失業,可能嗎?

就怕你大學四年碌碌無為,卻還安慰自己,說平凡可貴,雙休節假日從不吃早餐,卻還對自己說為了節約早餐錢,從不疊被子,從來沒有自己洗過一雙鞋,從來沒有自己賺錢為自己買一份禮物。沉睡中的大學生,何時才能覺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