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從飛行員中千里挑一!中國首批航天員的飛天之路

編者按: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國航天員大隊走過了20年的風雨歷程。20年來,作為載人航天工程的中堅力量,我國累計選拔了兩批航天員共21名,圓滿完成了6次載人航天飛行。2018年,隨著第三批航天員的選拔啟動,一支年輕的隊伍即將步入挺進太空的大軍之中。那麼,究竟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航天員,他們又將經歷怎樣的訓練才能為國出征呢?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首批航天員的飛天之路。

從飛行員中千里挑一!中國首批航天員的飛天之路

從飛行員中千里挑一!中國首批航天員的飛天之路

1992年9月,黨中央作出啟動載人航天工程的戰略決策;3年後的金秋,中央軍委決定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並著手開始選拔航天員。從此,2000多名藍天驕子集聚在飛天夢想下,接受祖國的挑選,面對風險莫測的飛天旅程,做出了軍人應有的選擇……

千里挑一的選拔

從戰鬥機飛行員中選拔航天員,是世界公認的一條“捷徑”。這是因為,在所有職業中,戰鬥機飛行員的工作環境和身心素質最接近於對航天員的要求。

美、俄兩國的航天員,一般也是從具有航空飛行經驗的試飛員或優秀的殲擊機飛行員中挑選。戰鬥機的超音速飛行、高空飛行和各種高難度的戰鬥特技,要求飛行員能夠習慣高低氣壓迅速變化帶來的不適,在承受數倍體重的載荷情況下仍能對飛機上數百個複雜儀表和控制器進行正確的操作處理。更重要的是,很多戰鬥機飛行員都經受過空中特情的考驗。高速噴氣式戰鬥機的起飛和著陸速度快,操作複雜,稍有不慎即會對生命造成威脅。當發生發動機空中停車、失火等故障時,很多飛行員就是因為具有冷靜的頭腦和出色的危機處理能力,能駕駛著故障飛機安全返回地面,或成功地跳傘逃生。

中國航天員的選拔工作借鑑了國外的經驗,但標準卻更為苛刻。選拔航天員的基本條件包括:有堅定的意志、獻身精神和良好的相容性,身高160~172釐米,體重55~70千克,年齡25~35歲,必須是殲擊機或強擊機飛行員,累計飛行600小時以上,具備大專以上學歷,且飛行成績優秀,無等級事故,無煙酒癮,最近3年體檢均為“甲等”。

在茫茫人海中,按照這個標準,與其說是選拔航天員,還不如說是尋找航天員。首先,空軍機關調閱了所有飛行員的政治檔案和技術檔案,從符合基本條件的飛行員中進行了篩選。然後,在師、團推薦的基礎上,對入選對象的政治表現、思想作風、飛行技術、身體素質、工作表現、家庭狀況等情況進行了審查。經過層層推薦審核,全軍共有1506名飛行員符合條件。

首先進行初選體檢,在空軍的10個療養院分別進行。那一個月的時間裡,醫院動用一切現代化的手段,對每一位參選者逐項進行鉅細無遺的檢查,並對遺傳性疾病等潛在疾病進行了排除。一次次嚴格的檢查過後,那些無論是身體條件還是知識水平都無可挑剔的飛行員,因為微乎其微的小毛病被一個個“刷”了下來。體檢結束,1506人中只剩下了886人。

緊接著,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接到通知,到北京空軍總醫院接受第二次檢查。這次複選檢查分3批進行,只有60人參加。十幾天裡,醫生把每個人身上大大小小的器官檢查了個遍。檢查結束,又有20多人被淘汰出局。僅剩的30多人接著又來到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接受特殊生理功能檢查。

航天員在身體上與其他人群的本質區別在於,他們天生具有比普通人更強的航天生理功能。這次檢查就是要發現他們是否具備這樣的特殊功能。對於最終成為航天員的人來說,特殊功能檢查幫助他們發掘出了就連自己此前也未曾發現的潛在能力。這是一項更高難度的選拔,也是邁入預備航天員隊伍的最後一道門檻。

檢查開始後,第一,受檢者要在離心機上進行超重考驗,考查身體承受重力的能力;第二,在壓力試驗艙內接受缺氧耐力檢測,隨著低壓艙內的氧氣漸漸被抽走,相當於上升到了5000米的高空,如果誰不能適應,就將被淘汰,如果到了10000米,皮膚有螞蟻爬過似的癢癢的感覺,就說明有減壓症,也不能入選;第三,在旋轉座椅上檢查抗暈的功能,受檢者被矇住雙眼,在6米擺長的電動鞦韆上蕩15分鐘,看有沒有噁心反應,以此來檢查前庭功能;第四,在噪音和振動裡忍受著不間斷的侵擾,觀測是否煩躁不安;第五,受檢者要在頭低腳高的傾斜床上猛起、猛躺,測量頸動脈血流量和心臟負荷能力,還要進行下體負壓等各種耐力測試……

這樣的測試持續了好幾個月,在專家們犀利而又謹慎的評判中,只有20名候選者以平和的心態闖過了一關又一關。最終的結果當時並沒有公佈,只是通知他們回部隊等消息。

1997年4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決定從最後通過複選檢查的20名合格人選當中錄取12人為預備航天員。這12名航天員全部是大專以上文化程度,駕機飛行都在800小時以上,平均年齡32.8歲。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在少年時代接受過良好的教育,當飛行員期間,身經百戰的經歷為他們奠定了良好的心理、生理和技術基礎。他們中間,有楊利偉、翟志剛、費俊龍、聶海勝、劉伯明、景海鵬、劉旺、張曉光等。

鮮為人知的“先行者”

與他們同時加入這支隊伍的還有另外兩名戰友——吳傑和李慶龍。為了學習借鑑俄羅斯航天員訓練的經驗,1996年3月,這兩位兼獲工程學和軍事學學士學位的空軍飛行員,經過相似的選拔率先走進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經過8個月的俄語強化學習後,吳傑和李慶龍以航天員教練員的身份被派往俄羅斯加加林航天員訓練中心接受培訓。

到加加林航天員訓練中心報到的那天,吳傑和李慶龍單獨走進了訓練中心主任、蘇聯航天英雄克里木克中將的辦公室。他們用還不太流利的俄語陳述了一個申請——用1年時間學完全部課程。面對這個請求,克里木克感到不可思議。根據俄方的計劃,培訓一名合格的航天員至少需要4年的時間,1年畢業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但看到他們真誠而堅定的眼神,克里木克又覺得無法拒絕這兩位中國人的請求,他充滿疑慮地說:“我可以考慮答應你們的請求,卻不會減少課時和訓練內容,更不會降低難度標準,這對你們來說可能會很困難。”

“沒有問題,我們保證一項訓練都不會落下!”吳傑和李慶龍斬釘截鐵地說。

訓練開始後,俄羅斯的教練員對這兩位黃皮膚、矮個子的中國人很不以為意,甚至嘲笑他們說:“這樣的人也能成為航天員嗎?”面對這樣的懷疑,吳傑和李慶龍心裡默默地告誡自己,就算掉層皮,也要做出個樣子來,決不給中國人丟臉!於是,他們憋著一股勁兒,白天刻苦訓練、細心觀察,晚上潛心鑽研、認真記錄,開始了高負荷的學習、訓練和生活。

在俄羅斯期間,和他們一起學習的還有美國、日本和歐洲一些國家的航天員。美國為他們的航天員在莫斯科修建了別墅,每到節假日,他們就會開著私家車,帶著家人去莫斯科度假。但吳傑和李慶龍卻沒有一次這樣的經歷,1年中,他們連一天假都沒有休過。他們心裡很清楚,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學習到人家的精髓。

1年後,吳傑和李慶龍果然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了全部考驗極限的課目,出色地掌握了航天理論和各項技能,以優異的成績折服了俄羅斯的教練,實現了自己的承諾。結業的那天,克里木克中將親自為他們頒發了“國際航天員證書”,並鄭重宣佈:“從今天起,中國的航天員吳傑和李慶龍可以勝任世界上任何飛船的飛行任務。”

不同尋常的“魔鬼訓練”

1998年1月5日,14名航天員進入北京航天城,正式由空軍部隊移交給國防科工委管理。交接儀式上,前來送行的空軍部隊參謀長對14名航天員說:“空軍把你們送到這裡,你們中間將會走出‘中國的加加林’‘中國的阿姆斯特朗’‘中國的列昂諾夫’。你們將代表祖國去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你們永遠是空軍的驕傲!”

這個小小的儀式,翻開了中國航天史冊上的重要一頁——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正式宣告成立。14名航天員在一面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上,鄭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並面向國旗進行了莊嚴的宣誓:成為航天員是我無上的光榮,為了負起神聖的使命,我將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甘願為載人航天事業奮鬥終生……

中國的第一支航天員隊伍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從那一天起,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共和國幾代航天人的希望,都落到了這14位優秀戰士的肩上。

20世紀90年代,美國西點軍校一位中將校長曾說過一句名言:“我們所教的歷史的大部分都是我們教過的學生們創造的。”對中國來說,所有的載人航天曆史也都將由這一代航天員開始創造。

載人航天工程其他系統的工作都有一定的繼承性,而航天員的培訓卻猶如在平地上蓋樓、在白紙上繪畫,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掛帥航天員訓練工作的,是已做了多年醫學總體和選訓工作的航天員選拔訓練分系統主任設計師黃偉芬。1997年,黃偉芬參與起草了航天員訓練的總體方案,並作為任務組長赴俄羅斯學習了3個月。她對美、俄兩國的航天員訓練工作做了詳細的分析調研,在吸取兩國經驗的同時,圍繞中國第一次載人航天任務,從任務需求到飛船的安全性、可靠性都做了充分的考證,並對中國航天員的特點進行了全面分析,將智慧與創新放大到了最大值,設計出了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特點的航天員訓練方案。

在複雜的選拔塵埃落定之前,14名航天員並不完全清楚“航天員”究竟是一個怎樣的職業。直到訓練陸續展開,他們才漸漸走進了載人航天這個勇氣與夢想交織的領域。走進航天員大隊,遠不能說衝過重重關卡的幸運者就是一名完整意義上的航天員,這只是拉開了航天員職業生涯的序幕。在飛天的征程上,不僅充滿了艱辛和風險,許多勇士還為此付出了生命。無疑是用生命去探險,用軀體去鋪路。

國外培養的航天員分為三類——駕駛員、隨船工程師(美國稱任務專家)和載荷專家,執行任務時這三類航天員各有分工,通常由駕駛員兼任乘組的指令長。而我國目前培養的航天員都是駕駛員,他們不僅要操作飛船,還要兼顧隨船工程師和載荷專家的工作,這就要求航天員必須有過人的本領和超常的耐力。

中國航天員的訓練也是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礎理論培訓。在這一階段,航天員要學習火箭和飛船的設計原理、飛行動力學、氣象學、天文學、通信、設備檢測、航天醫學知識等等。第二階段是專業技能訓練。航天員要熟悉飛船的結構、組成,飛船各系統的工作原理和模式,甚至要掌握重要部組件和單機的情況。第三階段是飛行程序和任務訓練。航天員們要在與真實飛船相同的訓練模擬器上,通過實景仿真,掌握和知道應該注意觀察什麼,什麼時候和地面聯繫。在這一階段,航天員們還要學會發現和排除緊急故障,以考查和鍛鍊他們的判斷能力和對事物的迅速反應能力。這3個階段的學習一般需要3~5年的時間。

飛船遨遊太空,航天員需要在密閉狹小的環境裡經歷超重、失重相互交替的過程。要克服這重重障礙,除了飛船要具備適合人的生存條件,航天員必須用特殊的訓練來主動適應這種太空生活。為了讓航天員適應太空的特殊環境,提高他們對各種負荷的耐受性,教員們最大限度地模擬了太空艙內的各種環境。在這個非常艱苦的過程中,既有利用旋梯、滾輪、蹦床、旋轉鞦韆等器材提高前庭功能的訓練,也有為提高低壓缺氧耐力的游泳、攀巖訓練,還有為提高超重耐力專門進行的胸、腹部和四肢肌肉的訓練等,每一項都稱得上是“魔鬼訓練”……

在做離心機訓練時,離心機像一隻巨大的鐵鉗,緊緊夾住旋轉艙,在圓形的超重實驗室裡飛速旋轉。負荷從1個g逐漸增加到8個g,轉瞬之間,在強大作用力的牽引下,航天員的面部肌肉開始變形下垂,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下來。做頭盆方向超重訓練時,全身的血液好像被甩到脊柱上;做胸背方向超重訓練時,前胸後背就像壓了塊幾百斤重的巨石,忽然心跳加快,呼吸困難,五臟六腑彷彿被壓成了一張薄薄的紙片。當超重值加大到自身重量的8倍時,雖然持續時間只有短短的40秒,卻幾乎要耗盡全部體力和精力。

這是大家公認的最痛苦的一項訓練,也有著一定的危險性。訓練時,每人都是一隻手握著操作設備,另一隻手握著報警器,只要感到不適,就可以隨時摁下報警器上的紅色按鈕,訓練就會立即停止。但在長達十幾年的訓練中,14名航天員沒有誰因為主觀原因停止過這項訓練,報警器在他們的手中從來沒有鳴響過。

中國人沒有失重

1999年,中國航天員來到俄羅斯加加林航天員訓練中心進行模擬失重飛行訓練。第一次來到新的環境中接受陌生訓練,大家感到很新奇,都想借此機會展示一下中國航天員的風采。上飛機的前一天,俄羅斯的教練員對中方的領隊,時任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所長、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宿雙寧說:“你們的人只要有一個吐了,我們就立即停飛!”宿雙寧一聽就急了,連聲說:“不行!不行!”他心裡清楚,飛一個架次雖然只有幾分鐘的失重體驗,卻是用成堆的美金堆積起來的,一吐就停,那不是白白浪費錢嗎?可無論宿雙寧怎麼請求,俄羅斯的教練員卻始終不同意,堅持說是基於安全考慮。

宿雙寧既心疼錢,又擔心航天員的安危,他誠懇地對俄方駕駛員說:“我們的航天員是第一次做這種訓練,希望你們開始飛時升降幅度不要過大。”但第二天訓練前,翻譯告訴宿雙寧,他聽到俄羅斯駕駛員私下嘀咕,就是要讓動作大一點,看看中國人的前庭功能和身體素質到底行不行。

訓練開始了,飛機一個小時裡連續飛行了12個拋物線,交替產生超重、失重的模擬環境。儘管痛苦難忍,但中國的航天員們都咬著牙堅持了下來,而且還要在每一個拋物線產生的20多秒的失重時間裡不斷做著穿脫航天服、翻滾轉圈的動作。飛行過程中,儘管很難受,但中國的航天員一個都沒有吐。這個結果有些出乎俄方的意料,他們稱讚說:“在這裡訓練的其他國家的航天員,不少人幾個拋物線下來就不行了,像你們這樣全部堅持下來的還沒有見過。中國的航天員沒有失重,真了不起!”

原來心理訓練這麼重要

俯瞰地球,仰望星空,飄浮在茫茫太空,在令人神往的太空旅行背後,面對轟鳴的發射、寂靜的太空、寂寞的飛行,恐懼、孤獨、煩躁、厭倦的感覺會隨時發生在航天員身上,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所以,航天員心理素質也直接影響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質量。

古人云:“欲勝人者先自勝,凡事之本先治身。”航天員大隊中的每個人都經歷過很多磨練,都是在讚揚聲中成長起來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強。但同樣優秀的14名戰友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還要優中選優,如果不能讓心態平和下來,就無法適應這種變化。還有,在陌生的太空,面臨微重力環境下特殊的生理考驗,甚至生與死的極限考驗,很容易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可以說,在航天器自動化程度很高的情況下,制約任務成敗的因素更多的是心理而不是技能。因此,航天員要有比一般人更穩定的心理狀態和超強的調節與控制能力。還有,航天員這個職業對心理相容性(團隊精神)的要求也很高,往往同伴只需一個眼神,就完全心領神會。可要真正達到這種狀態,就得進行必要的心理訓練。為此,航天員中心專門為航天員配備了心理教員。參與到了他們的訓練和生活當中。他們會站在航天員的立場上,設想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再有針對性地逐個解決。每次訓練前,教員都會設計一張特別的表格,對航天員進行心理測試。通過這些測試,教員們漸漸地發現了可能使航天員產生心理問題的因素。

人的身心疾病多源於負性情緒。數千年封建文化的積澱,使內耗等人際衝突成為中國人負性情緒產生的根源之一。而人際衝突的根源大多是因為對人對己的認識不夠客觀,不能正確看待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航天員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自然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平時訓練還好,一旦面對選拔時,他們的心理問題一下子就變得突出起來。為了使航天員在處理人際關係等方面達到理想的境地,教員展開“互動式訓練”,要求每個人都毫無保留地敞開心扉,真誠地面對自我,面對他人。

選拔執行任務的航天員時,依據的是每個人的政治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和專業技術這四種成績。選拔時,心理教員既要提供心理幫助,又要根據各自的情況,挑出心理素質最好的。毫無保留地吐露心聲對航天員來說,曾經是矛盾的。因為他們知道要選拔,就不可能把想法完全告訴別人。起初,儘管教員說“完全保密”,但還是沒人願意和他們深談。教員們沒有就此罷休,而是想出了一個新辦法。他們用實際行動堅持保密,對任何人都不透露一絲信息,即便是有領導詢問也會婉言拒絕。教員們的這個原則消除了航天員的顧慮,都表現出了自己最真實的一面。

航天員在太空中也需要創造融洽的人際關係,心理訓練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相互之間的“心理相容”訓練。這項訓練可以在航天員內部形成一種學習上相互切磋、品德上相互砥礪、工作上相互支持、技術上相互交流的良好氛圍,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性格相投、愛好相近、心意相通的和諧心理。剛開始進行這項訓練時,大家還有所顧慮,談話放不開,話題不深入。於是,教員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要每個人先說說對自己的評價,然後再讓其他人說說他們眼裡的“我”怎麼樣。大家談開了,每個人看到了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另一面,發現了自己都沒有發現的優缺點。隨著訓練的深入,每個人都敞開心扉,理解了別人,看清了自己,許多平日的矛盾、誤會都消融在彼此真誠的交流中,消除了自我認識的“盲區”。事後,不少人都說:“真想不到,這個訓練解除了我背了好久的包袱,我對別人的理解更多了。”就是這樣,訓練的時間越久,航天員們的共性就越多,相互間的配合也越默契。

為了提高心理訓練的效果,教員們常常置身於航天員的生活中間,觀察每個人的言談舉止,瞭解他們的性格愛好。女教員還與航天員的妻子們打成一片,經常和她們一起去購物、一起送孩子上學,談笑之間,就把航天員很多的生活信息都掌握了。隨後再因人制宜地擬定施教方案。

……

這樣的學習訓練,整整進行了5年,2003年的盛夏,航天員評選委員會對首批全體航天員進行了考評,結果是:經過5年零6個月、3000多個學時的拼搏,14名航天員全部具備了執行載人飛行任務的能力,予以結業,並獲得三級航天員資格。這一結果,標誌著我國創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航天員訓練體系,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培養航天員的國家。令世界震驚的是,中國的航天員大隊竟創造了淘汰率為“零”的奇蹟。★

軍營文化天地·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