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濟寧被納入“1+6”濟南都市圈,泰山、黃河成為紐帶,圈層放射一體化發展

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從濟南市政府網站獲悉,正在面向社會徵求公眾意見的濟南城市發展戰略規劃方案提出,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和美麗宜居泉城。到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據瞭解,圍繞創建國家中心城市,濟南將實施動能轉換、文化復興、國際開放、區域協同等四大行動,建設為全國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和海陸雙向開放樞紐;圍繞營建美麗宜居泉城,將實施生態保育、格局優化、特色彰顯、品質提升四大行動,打造成儒風泉韻的世界級生態文化和康養宜居名城。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濟南將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聚焦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大數據、量子通信四大領域,依託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等建設大科學裝置,成為全國新知識、新技術的重要策源地。同時,建設中國北方總部基地。積極承接央企總部疏解,吸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省內優質企業總部入駐濟南。 以“山水聖人”中華文化軸為主線,彰顯泉水文化特色,使濟南成為“山水聖人”中華文化高地及國際旅遊地的重要目的地。通過串聯一系列文化起源重要遺址、眾多影響中國幾千年的聖人故里,帶領周邊城市共建“山水聖人”中華文化高地及國際旅遊勝地。

打造海陸空一體的國際內陸港。強化航空樞紐,依託鐵路向西全面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推動小清河復航。強化海陸統籌,完善出海交通體系。加強濟青全面協作,構建中心---門戶關係,發揮內陸---海洋經濟互補性,推動山東全省一體化發展,其同參與國際中高端競爭。構建“兩主五副通道、八大出海口”的完善出海交通體系。

強化高鐵樞紐。積極連接京滬二線、京九高鐵等國家通道。建設7個通道、12條輻射線,形成“米”字型高鐵網絡。

構建新的濟南都市圈。在濟萊行政區劃調整之後,納入濟寧,形成新的“1+6”濟南都市圈。以濟南為核心,以泰山、黃河為紐帶,圈層放射一體化發展。

全面對接京津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務雄安新區;積極對接長三角,融入長三角創新體系,加強與青島都市圈的互聯互通,輻射帶動中西部,融入“一帶一路”。

引領黃河經濟帶整體轉型發展。以濟南都市圈為龍頭,以黃河中下游一體化發展為重點,推進黃河經濟帶建設,將黃河經濟帶從一條資源富集走廊轉變為與長江經濟帶南北呼應的“黃金經濟走廊”,並爭取上升為國家戰略。

到2035年,濟南市規劃人口約1350萬,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約90%,城鎮人口約120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