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高人處事,做到兩少一多,能保一世無憂,心想事成

關注我們,每天為大家分享人生或快樂,或悲傷的經歷和心情,情感哪裡有什麼乾貨,能把每一天過得充實自在,勝過萬千乾貨。

現在很多朋友都覺得自己生活的很不順利,在公司不被領導待見、與同事關係相處也覺得很難,生活中又經常為了各種俗事煩心,似乎天底下就屬自己最倒黴了。

其實生活中的很多不快樂,都是源於我們得失之心太重,名利之心太盛的緣故。

讓自己快樂是一種智慧,讓別人舒服是一種修為。

高人處事,做到兩少一多,能保一世無憂,心想事成

國學經典《菜根譚》裡提到了兩少一多的處世良方,可以讓你擺脫名利束縛,打造良好的人際關係,進而事業順利,生活幸福。

所謂兩少一多,少說是非,少究人過,多念人恩。

關於少說是非,《菜根譚》裡說

口乃心之門,守口不密,洩盡真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嘴是心的門戶,如果總是無話不聊的誇誇其談,就容易將自己暴露的一覽無餘,很容易被別人抓住把柄,勁兒給自己惹麻煩。

高人處事,做到兩少一多,能保一世無憂,心想事成

古人說: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你可能無意之間的一句話,在別人聽來,都有很多種解讀。

尤其是關於別人的隱私或者是非,知人不必言盡,留些口德,記住禍從口出,

千萬不要當眾談論,別人談論時,你也只是聽聽而已,不要發表觀點。

一時的口舌之快,帶來無窮後患,就像一句名言所說:把秘密說給風,風會傳遍整個森林。

要知道背地裡說人是非,都是說話者造下的口業,早晚都是要還的。

就像古人說的那樣: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是非。

高人處事,做到兩少一多,能保一世無憂,心想事成

第二少就是少究人過

《菜根譚》裡講: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

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人這一生,誰都會犯錯,做人也好,做事也罷,應該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刻薄。那些人脈很廣的人,都懂的舍就是得的道理,也明白利他就是利己的哲學。

如果當別人犯了錯,你揪著不放,不止犯錯的人心裡會怨恨你,你自己的形象在別人看來也會刻薄不好相處,進而漸漸疏遠你。

高人處事,做到兩少一多,能保一世無憂,心想事成

千萬要記得於是給人留些餘地,給別人留餘地,就是給自己留一線生機,因為社會是個江湖,大家總是還會相見的。

這個社會很公平,你怎麼待人,別人就會怎麼待你。

真正的處世高人,都懂的讓步,而不是步步緊逼,待人溫和,寬容。

孔子的弟子子夏對孔子的評價中有一句:“望之儼然,即之也溫。”

聖賢總是溫和寬厚,他們總有一種令人舒服,忍不住親近的氣質。

高人處事,做到兩少一多,能保一世無憂,心想事成

兩少一多的一多,指的是多念人恩

《菜根譚》裡說

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

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意思是說我對別人有恩,不能記在心上,但是過錯要牢記。

別人對我有恩不能忘記,但是怨懟不要記在心上。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別人對你的任何一點好處,哪怕十分微小,你都要明白,他完全可以不必如此,這是一種情分和恩德。

高人處事,做到兩少一多,能保一世無憂,心想事成

不要總認為雪中送炭的大恩才叫恩,錦上添花的小舉動,也是恩情。

孔子的核心理念是一個仁字,仁並不高深莫測。

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二,意思就是說二人之間,可以為仁,兩個人之間,一個人看到另一個人肩膀上有塵土,伸出手去拍打幹淨,這時候仁就產生了。

仁者總是多念人恩,常思己過。

若是我們在生活中,能時時刻刻以這“兩多一少”的處世哲學來提醒自己,自然會有良好的人脈關係,生活和工作也會順利很多。

高人處事,做到兩少一多,能保一世無憂,心想事成

想要學習更多內容歡迎進入

現在一折起售,通過100節的國學情商課,通達高級的人情世故!

高人處事,做到兩少一多,能保一世無憂,心想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