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三十歲以後,別再做這四件事了

人生有很多的道理,年輕的時候不明白,也從不曾想要去明白,所以過的懵懵懂懂。人到中年以後,四處碰壁,總想成熟一點,可是很多問題經驗太少,閱歷不足,不是想明白就明白的。

直到年紀老了,終於什麼都見過,什麼都看透,什麼都明白了,可以什麼都晚了。真正的人生,往往從中年開始,荒唐之後開始認真,猶能大器晚成。三十歲以後,別再做這五件事了,早一天領悟,早一天成功:

三十歲以後,別再做這四件事了

1、久利之事莫為

為人處世的時候,便宜一定不要佔盡,留三分與人享,這才是明智之舉。什麼便宜都佔的人,不給別人留餘地,必然會惹人嫉恨,甚至惹人怨恨,把人得罪了還不自知,終將惹來禍患。

一件事,如果總能給自己帶來利益,也要懂得急流勇退,在受益最好的時候就收手,才不會有失敗之虞。否則巔峰之後就是下坡路,不知會有多少坎坷麻煩,儘早脫身是智者所為。

三十歲以後,別再做這四件事了

2、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優點,同時也有自己的缺點,看人要看人的長處,不要盯著別人的缺點不妨。學習別人的長處,自己才能進步,盯著別人的短處,自己也佔不到什麼好處。

面對別人的過失,儘量用寬容的心態來對待,能夠幫助別人改進,自己也會因此而受益。千萬不要抓住別人的問題不放,自己也成了斤斤計較的人,永遠做不來什麼大事。

三十歲以後,別再做這四件事了

3、謀可寡而不可眾

三十歲之後,人一定要有點城府,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不是每個人都值得信賴,不是所有人都心懷善良,必須對風險有所預判,必須對小人有所防備,這樣做事才能穩妥。

韓非子有云:“事以密成,語以洩敗。” 事情沒有成功之前,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越多的人知道,就意味著越大的風險,越多的變數,禍從口出的事千萬不能做。

三十歲以後,別再做這四件事了

4、眾爭之地勿往

每個人心中都有趨利避害的想法,碰到有好處的事情,都想去做。從這個角度去思考,越是利益很大的事情,參與競爭的人就越多,成功的概率就越低。雖然利益很大,但是風險很高,付出的代價也大,這樣的事情不值得去做。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這是最好的保身之道,能夠讓自己遠離禍患,保存實力。如果非要競爭,也要學會隔岸觀火,在關鍵時候出手,漁翁得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