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原來,張曼玉和劉嘉玲的“爭寵”,從這裡就開始了

曾幾何時,香港電影在亞洲地區影響力極大,濃濃的香港特色讓人過目難忘。

最近閒來無事,我重溫了一下香港的經典電影,印象最深的,還是——

《阿飛正傳》

原來,張曼玉和劉嘉玲的“爭寵”,從這裡就開始了

《阿飛正傳》在1990年上映,是王家衛執導“時代三部曲”的首部作品,也是大家熟悉“王家衛風格”的開端。

電影的演員陣容堪稱逆天,隨便說一個都讓人驚豔:張國榮、張曼玉、劉嘉玲、劉德華、張學友,還有在最後的3分鐘出現的梁朝偉。

原來,張曼玉和劉嘉玲的“爭寵”,從這裡就開始了

可是就是這樣一部星光熠熠的電影,當年的票房其實不是十分的理想。對於4000萬的投資,這電影只取得了將近1000萬的票房,當時香港的報道只用了兩個字形容——慘敗。

可是沒有關係,《阿飛正傳》更偏向於文藝片而非劇情片,自然比較難訴衷於普羅大眾。就好像越醇的酒越禁得起時間的考驗一樣,時隔20多年後,只要再提起這個片子,依然被很多人津津樂道。

這,就是一部好電影的魅力。

原來,張曼玉和劉嘉玲的“爭寵”,從這裡就開始了

《阿飛正傳》在豆瓣的評分也不錯,8.5分。

原來,張曼玉和劉嘉玲的“爭寵”,從這裡就開始了

而且就是憑藉這部電影,讓王家衛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也讓張國榮榮獲了一生中唯一一次金像獎影帝殊榮

曾經有影評人這樣評價張國榮在電影中飾演的旭仔:

原來,張曼玉和劉嘉玲的“爭寵”,從這裡就開始了

張國榮也曾說,在他所扮演過的角色中,只有旭仔是和自己有相似之處的

原來,張曼玉和劉嘉玲的“爭寵”,從這裡就開始了

電影裡,張國榮飾演的旭仔一顧一盼盡是風情,舉手投足讓人一見傾心。

“阿飛”在粵語中有小混混的意思,電影中的旭仔是一個放蕩不羈,遊戲人間的浪子。

他曾把自己比喻成沒有腳的小鳥,一臉驕傲地和別人說:“我聽人家說,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可以一直的飛呀飛,飛得累了便在風中睡覺。這種鳥兒一輩子只可以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

原來,張曼玉和劉嘉玲的“爭寵”,從這裡就開始了

彷彿座右銘一般,旭仔也真的活成“無腳小鳥”那樣,沒有停歇。他終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先後流連在美麗雜貨店小姐蘇麗珍(張曼玉 飾)和豪放跳舞小姐咪咪(劉嘉玲飾)間,萬花叢中過,不沾一點綠。

對著內斂的蘇麗珍,旭仔發動的情話攻勢堪稱撩妹經典——因為你,我會記得這一分鐘。

原來,張曼玉和劉嘉玲的“爭寵”,從這裡就開始了

而對著霸道豪放的咪咪,旭仔則用耳環傳情——搖晃著其中一隻耳環對著咪咪說,我在下面等你。

旭仔那邪魅的一笑,讓所有的觀眾跟著咪咪一起春心蕩漾。

原來,張曼玉和劉嘉玲的“爭寵”,從這裡就開始了

無論是清純的白玫瑰還是張揚的紅玫瑰,其實旭仔都愛過,可是沒有腳的小鳥怎麼會輕易的停下來呢。

不在乎明天,不在乎終點,旭仔只是日復一日的放縱自己,她們註定是他人生中的過客而已。

原來,張曼玉和劉嘉玲的“爭寵”,從這裡就開始了

可是,旭仔真的就是這樣一個不折不扣的渣男,沒心沒肺的情場浪子嗎?要是的話,為什麼眼神中總是會透露出一絲絲的渴望呢?

從旭仔和養母的對話中,我們終於發現了一絲端倪:他的內心似乎不像表面的那樣肆意妄為,也不是對所有事情和所有的人都毫不在乎,他灑脫不羈的背後似乎有著一種深深的執念。

原來,張曼玉和劉嘉玲的“爭寵”,從這裡就開始了

對於旭仔來說,這種執念就是對“生母”的追尋。旭仔甚至選擇自甘墮落的態度,逼養母告知生母的過去,於是這些年來兩個人相互折磨,相互角力,即相愛又相殺,糾纏在一起不死不休。

最後養母受不了,把生母的下落告訴了旭仔。但同時她也警告地說:“我把真相告訴你,是不想看到你拿這個作藉口,成天墮落下去。你想飛是吧?飛啊!別讓我知道,到頭來你只是自己在騙自己。”

原來,張曼玉和劉嘉玲的“爭寵”,從這裡就開始了

沒有一絲猶豫,旭仔馬上放棄香港的一切,飛去菲律賓尋找生母,結果卻不太如意。

在電影的旁邊裡旭仔說:在我離開那一件房子的時候,我知道有一雙眼睛在望著我,然而我是不會回頭的。

旭仔緊握拳頭走在路上的那個背影,像一頭受傷的獅子,盡力武裝自己僅剩的尊嚴,倔強地讓人心痛。

風把他的襯衫吹地鼓了起來,可是他的心呢,從此卻空空蕩蕩,再無牽掛

原來,張曼玉和劉嘉玲的“爭寵”,從這裡就開始了

電影的最後,旭仔告訴了觀眾無腳小鳥的結局:

原來,張曼玉和劉嘉玲的“爭寵”,從這裡就開始了

而這,也是旭仔的結局。

看到這裡,我彷彿理解為什麼對於旭仔這樣渣男恨不起來了。卸下偽裝的外表,他也只是一個想要愛卻得不到愛的孩子而已。

原來,張曼玉和劉嘉玲的“爭寵”,從這裡就開始了

因為沒有身份的認同,所以毫無安全感可言。

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不敢承諾,在得到別的女人一點點的溫暖之後,只能用力推開。

因為無法承諾,所以自暴自棄,到了最後的一刻,卻發現什麼也無法擁有。

原來,張曼玉和劉嘉玲的“爭寵”,從這裡就開始了

旭仔的人生,何嘗不是放大版的我們的人生?

我們也會有覺得自己不被愛,或者不值得被愛的時候。

我們也會有小心翼翼地藏起內心的渴望而裝作毫不在乎的時候

我們也會有用冷漠的外表偽裝自己,不小心地傷害別人的時候。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只要不打開心扉,就不會受傷。可是卻不知道,我們因此也失去了愛人的能力。

我們何不釋放自己的內心,讓自己先愛上自己。

畢竟:

心不自由,哪裡都是囚籠。

心若自由,哪裡都是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