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山雀類生鳥的幾點盤鳥體會


山雀類生鳥的幾點盤鳥體會


山雀四驕子“紅子、貝子、點子、黑子”中,本人目前只養過前三種,如果非要從生鳥入籠到盤熟的難易程度給這四種鳥排個序的話,我比較認可黑子、點子、貝子、紅子這個順序(當然,同樣的鳥換不同的人來盤,或者因為鳥的個體差異,會有很大不同)。


山雀類生鳥的幾點盤鳥體會


黑子(大山雀)沒養過,但是從許多鳥友的描述和以往發表的文章來看,黑子膽子最大,而且個人以為,鳥類一般都是個頭越大越聰明(當然,鴕鳥除外),黑子還可以架養,盤熟的黑子很戀主人,尤其是壓上紅子口的黑子,如果叫得好的話,還可以當非常稱職的教師鳥。


山雀類生鳥的幾點盤鳥體會


點子(黃腹山雀)和貝子、紅子從個頭上來說都屬於一個重量級的,尤其是點子和貝子的習性很接近,以我盤點子和貝子的體會來看,其實二者的差別不大,也許是我接觸的這兩種鳥還是比較少的緣故,我覺得點子稍微比貝子膽子要大一些,但是這種差別很微小,這兩種鳥盤熟了也很粘人。 紅子是這四種鳥中性情最特殊的一個,也是最難盤的(比較以上三種山雀來說)。生性多疑,膽子小,容易返生。


山雀類生鳥的幾點盤鳥體會


在談盤鳥的體會前,想先跟大家說一下我自己對盤鳥的一點小小的認識:, 山雀四驕子首先是鳴唱鳥,既然是鳴唱鳥,首先要保證鳥能唱,唱得好,這才是好鳥,其它什麼條型摸樣都次之,翻跟頭、鑽槓、仰頭、銜食等等再次之,盤鳥就得排最後了。當然不是說鳥的品相不重要,而是不要捨本求末。如果有條型鳴唱俱佳,而且毛病很少的鳥當然是求之不得的好鳥,但是這種概率在山雀來講,微乎其微。鳥啥毛病也沒有,長得油光水滑的,幾個月不叫你就得著急,一年聽不到正經音兒你就想放了。從生鳥入籠,首先考慮的就是如何能讓鳥早日服籠,早日開口唱,不要急著盤鳥,古人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如果特別羨慕鳥上手吃食,那你就養養黃雀啥的,那個還快,特有滿足感和成就感。關鍵您是想聽唱的,所以就得順著鳥的習性來,飼養經驗和手法不同,鳥的個體習性不同,服籠時間的長短也不盡相同,先讓鳥熟悉環境和主人,先服籠,聽到好音兒以後,再慢慢考慮盤鳥的問題。


山雀類生鳥的幾點盤鳥體會


再說說盤鳥:

俗話說“打出來的畜生,餓出來的鳥”,盤鳥沒啥深奧的東西,就是條件反射。為了盤鳥,我特意買了一隻黃雀兒練習,從栓脖上架,到最後盤出來,費了不少勁兒,也領悟了很多東西,再用這個經驗去盤貝子、紅子就覺得容易了許多。

首先,“餓”要有度,不能說你的鳥本來就虧膘,你還餓著它,這樣是絕對不可取的。盤山雀類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前提是你的鳥要服籠,圓膘以後再盤,這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準備盤鳥前一兩天,不要給鳥喂蟲,這樣當你再拿蟲去逗鳥的時候,鳥會很興奮。 上班族如果白天沒有時間,每天早晨要喂鳥2,3根蟲子(主要是讓鳥知道,你來是餵它蟲子的),然後把麵食添加到估計下班後,鳥能吃光的程度即可,稍微虧欠點也不怕,這樣晚上回家後,不要馬上就喂蟲子,鳥餓了,就像人餓了一樣,會狼吞虎嚥,這樣對消化不利,容易做病。首先要稍稍給鳥添喂一點麵食,然後再用蟲子逗鳥,蟲子不要讓鳥一下就給叼跑,要讓鳥慢慢的啄,一段一段地啄,直到能啄到手指頭,這期間不要嘗試用手指頭去碰鳥。蟲子不要給多,看鳥的食慾,覺得差不多了就停,把鳥食缸用麵食添足,保證鳥晚上能吃飽,這點很重要,然後把鳥放到安靜處,讓鳥好好休息,不要再放到身邊,這樣鳥休息不好,第二天再吃不飽,很容易掉膘的。第二天還是喂2,3根蟲子,早上時間充裕,就一段一段讓鳥啄,沒時間,還是整個喂完,然後添大半飽的麵食就走,晚上回來接著盤。如此幾日,再過渡到打開籠門,用蟲逗鳥,開始手伸進籠子,有的鳥會亂飛,你就把手往回縮,直到鳥感覺不是很毛的距離為止,有的鳥膽子大,上來就會啄。打開籠門盤鳥,要有固定的手勢和聲音提示,比如敲打籠門,地面,再加上主人聲音提示等,讓鳥形成條件反射。鳥害怕,不吃蟲子,不要追著給,慢慢來,所謂“願者上鉤”強迫不得。


山雀類生鳥的幾點盤鳥體會


趕上週末,是盤鳥的最佳時機,麵食要比平時少給,以增強鳥吃蟲的慾望。膽子大的鳥,就會直接飛過來叨蟲子,有的剛剛叨上一點馬上就飛跑了,這就是很好的開始,要有足夠的耐心,再強調一下,一定要讓鳥找你吃蟲子,不是你追著喂蟲子。鳥不吃,你就收手,過一會,再用蟲子逗,慢慢鳥就會抵擋不住飢餓和蟲子的誘惑,過來吃蟲了,不要忘記手勢和聲音提示,要強化這種提示,讓鳥一聽到就知道是要喂蟲子。


山雀類生鳥的幾點盤鳥體會


盤鳥一定要持之以恆,還要有耐心,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鳥極易返生,從而前功盡棄,有的朋友越盤越生就是這樣造成的。 囉嗦了這麼多,只是個人的一點體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高手深藏不露,我這後生晚輩就先斗膽拋磚引玉,如有不妥之處,還請行家指正,以免誤人子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