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推進會發言摘登

在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推進會上,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蔣超良和廣東、山東、河南、山西、吉林五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負責同志作了發言,介紹了本省前一段開展專項鬥爭的做法、成效和經驗。現摘要予以刊發,以供各地借鑑。

加強領導 壓實責任 群策群力

掃黑除惡工作推動社會治安明顯好轉

中共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蔣超良

今年以來,湖北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關於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決策部署,堅持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程化,加強領導、壓實責任,群策群力、大力推進,掃黑除惡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全省刑事發案數同比下降10.3%,社會治安明顯好轉,政治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持續提升。

第一,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作為強化“四個意識”、踐行“兩個堅決維護”的重大政治工程。堅持以政治擔當落實政治責任,層層壓實工作責任。省委先後兩次召開全省市州委書記專題會議,動員部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省、市、縣三級層層設立專項鬥爭領導小組,黨政主要領導掛帥,政法委書記統籌協調。認真開展專項鬥爭督導工作,省委先後兩次派出督導組對各市州實行全覆蓋督導,中央掃黑除惡督導組進駐湖北後,圍繞督導組提出的問題迅速制定出臺整改措施,立行立改所有反饋問題。組織編印證據收集指引、依法打擊非法放貸討債犯罪活動等規範性文件,統一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件辦理質量標準,確保專項鬥爭方向不走偏、行動不走樣。

第二,把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大保障工程。一是把開展專項鬥爭與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嚴厲打擊非法採砂、非法捕撈、非法碼頭“三非”問題。二是把開展專項鬥爭與打好“三大攻堅戰”緊密結合起來。緊盯項目建設、房屋中介、扶貧攻堅等重點領域,以及非法集資、“套路貸”“校園貸”等突出問題,強力打擊危害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涉黑涉惡行為。三是把開展專項鬥爭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起來。重點瞄準城鄉結合部、資源富集村、村改社區等黑惡勢力容易染指的地方,把宗族勢力、黑惡勢力干擾村務,村幹部侵害群眾和集體利益等問題作為整頓重點,調整不稱職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依法收回被黑惡勢力強佔、賤賣的村集體資產。四是把開展專項鬥爭與反腐“拍蠅”緊密結合起來。嚴格落實“一案三查”,出臺處理涉黑涉惡腐敗問題的實施意見,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納入紀委監委執紀監督工作內容,納入巡視巡察工作內容,對涉黑涉惡腐敗問題優先處置。

第三,把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作為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民生工程。

一是確保群眾舉報能安心。把宣傳發動作為掃黑除惡的“先手棋”,綜合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立體化、全覆蓋發動宣傳攻勢,設立公佈舉報電話、信箱和網上平臺,制定落實舉報人獎勵和保護制度,引導群眾消除顧慮,大膽舉報黑惡勢力和背後的“保護傘”。二是確保群眾舉報不落空。強化線索快速移送和聯動辦案,堅持一函一交辦、一案一查處、一件一審核,著力提高線索核查質效,做到群眾舉報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三是確保群眾關切有回應。瞄準群眾最痛恨的“行霸”“市霸”“族霸”“村霸”,逐條核查問題線索,逐個鎖定涉案人員,迅速打掉了一批敲詐勒索、壟斷市場、把控村務、欺壓群眾的黑惡勢力犯罪團伙,形成有效震懾。

第四,把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作為維護政治社會穩定的重大治理工程。一是把好綜合治理關。狠抓重點地區涉黑涉惡問題排查整治,將治安問題突出的縣、鄉列為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直接重點管理單位。落實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監管責任,組織開展打擊盜搶騙、颶風掃毒、治爆緝槍等專項行動,從源頭上遏制黑惡勢力滋生蔓延。二是把好行業監管關。落實行業部門日常監管責任,針對招投標、土地項目工程、礦產資源、環境保護、商貿物流、餐飲娛樂等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整治,營造良好的生產經營秩序。三是把好基層組織關。實施“紅色頭雁”工程,嚴把村(社區)“兩委”換屆入口關,健全村(社區)“兩委”成員候選人聯審機制,堅決將涉黑涉惡人員排除在組織門外。

應對三個難題 統籌強力攻堅

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打擊工作

廣東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

省委政法委

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廣東省針對偵查打擊工作中的發現難、取證難、查處難三大難題,創新思路方法,推動線索排查從“人工摸排”向“數據摸排”轉變,以專業手段應對新型涉黑涉惡犯罪,以超常規措施強力推進大要案攻堅,有效推動了偵查打擊工作向縱深發展。

一、智慧偵查,從“人工摸排”向“數據摸排”轉變破解“發現難”。省公安廳掃黑辦組建三個實戰化研判偵查專班,依託刑事情報中心、刑事技術中心、反詐中心、專項打擊辦“四合一”平臺和公安部掃黑除惡平臺,開展拉網式摸排和研判比對,據此打掉一批涉黑涉惡團伙。依託“大數據”手段精準鎖定涉黑涉惡逃犯,目標到案率均超過70%。

二、法治指引,以專業手段應對新型涉黑犯罪破解“取證難”。對於“套路貸”“校園貸”等新型黑惡勢力犯罪,省市公安機關掃黑部門與法制部門深度研究,積極徵求檢法部門意見,及時出臺相關取證指引,指導基層公安機關開展偵查,完善外圍證據,為依法起訴和審判奠定堅實基礎。對於組織化程度較高、轉型“洗白”,使用“軟暴力”等隱蔽犯罪手段的公司化涉黑組織,公安機關組織在反黑戰線工作時間長、經驗豐富的專業隊伍,紮實取證,適時出擊,一網打盡。

三、 高位推動,以超常規措施破解“查處難”。對重大疑難涉黑案件,省公安廳採取提級管轄、異地用警、調整專案組等措施,全力推進案件偵辦。一是對重大複雜涉黑案件,由上級公安機關提級管轄、直接牽頭偵辦。如清遠陳某輝涉黑專案偵辦過程中,省公安廳成立工作專班,全程指導清遠市公安機關開展偵辦工作,並及時上報公安部進行督辦;公安部領導多次聽取彙報並派員現場指導,及時解決偵辦難題。二是對當地偵辦阻力較大的案件,由上級採取異地用警方式予以偵辦。如省公安廳組織佛山市公安機關在2天時間內調集1500餘名警力,長途奔襲500多公里,在汕頭、揭陽、珠海、廣州等地展開同步收網行動,一舉打掉汕頭謝某忠黑社會性質組織,抓獲犯罪嫌疑人78名,查處涉案資產合計1.3億元。三是對久攻不破的案件,採取“一把手”掛帥、調整專案組等措施予以推動。如茂名市公安機關在偵辦謝某達涉黑案中,省公安廳督促茂名市公安局由局長擔任專案總指揮,抽調精幹警力組成新的專案組,最終成功打掉該涉黑組織,抓獲犯罪嫌疑人37名。

緊緊抓住打“黑財”這個關鍵

徹底剷除黑惡勢力

山東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

省委政法委

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山東省通過破解“黑財”認定難、收繳難、判處難這三道難題,集中兵力打掉了一批“黑幫”,多措並舉剷除了一批“黑財”,進一步清除了黑惡勢力犯罪滋生土壤,推動專項鬥爭取得顯著成效。

一、堅持標準法定,做到“三個統一”,破解“黑財”認定難。一是統一執法思想。嚴格把握黑惡勢力犯罪涉案財產七種情形,在偵查、批准逮捕、審查起訴、審判、執行各階段,明確“黑財”認定範圍,統一執法辦案思想。二是統一執法程序。省公檢法司部門聯合出臺《關於辦理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涉案財產處置意見》,進一步理清涉案資產查封、扣押、凍結程序,明確追繳、沒收財產範圍及證據標準,為剷除黑惡勢力經濟基礎提供製度保障。三是統一執法力量。公安機關會同工商、稅務、國土、住建、審計、人民銀行等部門,深入調查涉黑組織及其成員財產狀況,全面收集、審查證明其來源、性質、用途、權屬及價值大小的有關證據。

二、堅持打繳同步,做到“三管齊下”,破解“黑財”收繳難。一是及時“扣”。對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實施抓捕行動時一併制定查扣財物方案,專門抽調人員組成財產清查組,對已查明涉黑資產迅速出擊,及時查封其非法經營場所,凍結其非法資金,沒收其非法所得,不給犯罪嫌疑人及其親屬轉移“黑財”時機和空隙。二是跟進“挖”。注重對涉黑組織經營場地、成員居住地等進行詳細搜查,及時查扣賬本、電腦、手機等財物,並對相關證據內容進行提取梳理,對從中發現的涉案“黑財”同步進行查封。三是全面“繳”。在案件偵辦中,注重深挖涉黑組織首要分子親屬關係,對藏匿於他人家中的涉案財產依法追繳,對利用他人名義存儲銀行的涉黑資金全部依法查扣,最大限度防止涉案資產轉移。

三、堅持依法嚴懲,做到“四個到位”,破解“黑財”判處難。一是分類甄別到位。對查扣的涉黑資產,法院認真審查相關證據,依法查明涉案財產性質、歸屬和存在狀態。對第三人提出異議的逐項分析,進一步審訊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並展開外圍調查,對查證確實屬於他人的,及時作出解封或返還。二是量刑判罰到位。對黑惡勢力犯罪案件,加大刑罰和罰金刑適用力度,依法從嚴適用財產刑。三是審判監管到位。在全省推行法院院長辦案負責制,由各中院和基層法院院長擔任審判長,作為審理涉黑涉惡犯罪案件第一責任人,加強對每起案件審判工作的監督管理。四是延伸打擊到位。組織有關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強化打擊洗錢犯罪的通知》,強化對洗錢犯罪的精準打擊,確保徹底剷除“黑財”,從根本上斬斷違法犯罪活動的基礎。

強化成員單位主體責任

形成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強大合力

河南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

省委政法委

河南省針對以往打黑除惡工作中行業領域主管部門主體意識不強、打擊治理不協同等突出問題,多措並舉、強力推進,明確提出“掃黑除惡要打整體仗,成員單位家家都是主力軍”,推動成員單位各司其職、主動擔責,形成了齊心協力推進的良好局面。

一、持續高位推動,增強成員單位主體責任意識。著眼強化成員單位充分履職、主動作為,印發《專項鬥爭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建立通報考核機制,對履職盡責不到位的成員單位點名批評,省紀委監委跟進約談通報,促其知恥後勇、迅速整改,並組織開展3次全省性督導推進,對省、市、縣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個別談話全覆蓋,層層傳導壓力,有效解決了個別成員單位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看作只是政法部門的事,工作部署不及時,工作落實雷聲大雨點小的問題。成員單位整體實現了由副職抓到正職抓、由部門抓到系統抓、由被動抓到主動抓的轉變和提升。

二、加強協同配合,提高精準打擊效能。一方面,組織成員單位深入排查、及時移交線索。公安機關加大線索摸排核查力度,同時對其他成員單位線索排查工作進行培訓。各成員單位都建立了排查臺賬,定期集中移交線索。如省住建廳、省工商局為方便群眾識別舉報,認真梳理本系統黑惡亂象的具體表現,精準“畫像”,廣泛宣傳。另一方面,推動成員單位協調聯動、形成打擊合力。堅持依法打擊、深挖徹查、剷除經濟基礎“三位一體”,省政法單位聯合出臺辦理黑惡案件的《證據指引》等指導意見;紀檢監察和公安機關建立線索雙向移送制度,對重大案件同步調查偵查;組織系統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打建結合”,建強村(社區)基層組織。

三、開展重點治理,著力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聚焦社會影響惡劣、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行業領域,深入開展專項治理。對“世界遺產”安陽殷墟文物頻遭盜掘破壞案,組織省市公安機關會同相關部門全力開展集中打擊整治,2015年以來的9起積案和新排查出的17起案件全部破獲,在此基礎上,設立殷墟警務室,完善技防系統,提升了打擊防範能力。全省公安機關、文物部門舉一反三,迅速開展嚴厲打擊整治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同時,全面推進邊打邊治邊建,組織省市縣三級公檢法機關,對辦理的涉黑涉惡案件進行類案分析,查找行業監管漏洞,以《公安提示函》《檢察建議書》《司法建議書》形式,提出具體整改意見,促進行業主管部門研究制定重點整治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

強化政治擔當 堅決懲腐打傘

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入開展

山西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

省紀委監委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山西省堅持掃黑除惡與“挖根打傘”同向發力,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統籌指揮,整合資源,協力打贏“攻堅戰”。山西省委對開展專項鬥爭、懲腐打傘高度重視,先後召開全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推進會等重要會議,提出“十個進一步”“十個不斷強化”等明確要求。省紀委監委嚴格按照掃黑懲腐打傘相結合和“兩個一律”“一案三查”的要求,與省委政法委共同起草懲腐打傘工作方案,統籌各方、形成合力;堅定長期作戰思想,組建工作專班,對全系統懲腐打傘統一組織協調指導,全省“一盤棋”整體推進;統籌辦案力量,採取提辦、領辦、督辦、參辦、組織異地交叉辦理等方式,增強辦案力度和效果。

二、抓住要害,壓實責任,築牢守緊“主陣地”。抓關鍵少數明責定責,要求市縣紀委監委把懲腐打傘作為一把手工程,涉黑腐敗及“保護傘”問題線索的查處,一律由紀委書記擔任專案組組長直接上手;涉惡腐敗及“保護傘”問題線索的查處,由紀委副書記擔任專案組組長全程直接參與查辦。抓約談督辦督責壓責,省委開展省、市、縣、鄉、村五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及政法機關、行業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履責督導談話,全省談話6.6萬餘人;省紀委監委針對省委政法委通報的線索摸排不力問題,集體約談11家省級部門黨組書記、相關紀檢監察組組長,紅臉出汗壓實“兩個責任”;召開省市縣三級紀委書記、省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參加的工作督促會,市縣分別召開同口徑督促會,把責任和壓力直插基層;以問題線索為抓手,實行建賬、分賬、交賬、對賬、銷賬工作機制,強化專項辦與監督檢查室“雙線”督辦。抓責任倒逼追責問責,讓問責利劍出鞘,突出“準”“狠”“響”,倒逼責任全面落實。

三、精準發力,強勢突破,敢於啃下“硬骨頭”。在提高線索質量上下功夫,努力克服問題線索不聚焦、基層標準不統一問題,加強與省委政法委的協同配合,全省“保護傘”問題線索由省委政法委統一彙集、統一篩選、統一審核、統一移送省紀委監委辦理,辦結後由省紀委監委統一向省委政法委反饋。在突破大要案件上下功夫,以重大複雜案件為突破口,充分發揮監察體制改革後與政法機關順暢高效銜接的制度優勢,循線深挖,除惡務盡。加大通報曝光力度,對受到查處的違紀違法公職人員公開曝光,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在嚴把政策法律界限上下功夫,充分體現黨的政策,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避免簡單化、一刀切。

發揮職能作用 主動擔當作為

著力破解剷除農村黑惡勢力滋生土壤難題

吉林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

省委組織部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吉林省組織部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堅持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作為治本之策、關鍵之舉,著力破解農村黑惡勢力犯罪“打透”難、農村基層政治生態“修復”難、農村涉黑涉惡問題“去根”難三大難題,為剷除農村黑惡勢力滋生土壤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一、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努力破解農村黑惡勢力犯罪“打不透”難題。一是組織力量在全省範圍內逐村逐屯開展大摸排,按照不低於50%的比例開展問卷調查,出臺最高獎勵15萬元舉報辦法,廣泛蒐集涉黑涉惡線索。二是在覆蓋全省所有基層黨組織、153.5萬黨員註冊使用的“新時代e支部”APP上開闢專欄,宣傳發動廣大黨員群眾積極參與。在全省9342個村、1400多個社區開展宣傳活動,教育引導群眾同黑惡勢力作鬥爭。三是主動會同公安機關對全省10萬餘名現任村幹部進行調查摸底,將排查出有前科劣跡的村幹部列為重點,派出專員深入村屯瞭解其現實表現,力求把涉黑涉惡問題查清查透。

二、堅持邊掃邊治,大力破解農村基層政治生態“修復”難題。一是在持續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上狠下功夫,在全省組織系統開展大調研活動,按照不低於10%的比例,在全省倒排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逐村落實包保幫扶部門、派駐第一書記,及時調整不合格不稱職村黨支部書記。二是將開展專項鬥爭納入市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納入領導班子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納入巡視巡察重要內容,推動各級黨委切實發揮基層組織建設的“龍頭”作用。三是制定《新時代吉林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標準體系》,通過開展支部聯建活動,建立中心村黨委,增強對軟弱渙散村的帶動能力。目前,多數問題村已經整頓達標。

三、層層壓實責任,著力破解農村涉黑涉惡問題“去根”難題。全面推行換屆人選“鄉鎮初審、縣級聯審、市級抽審”三級審查和備案制度,明確要求有前科人員一律不得推選為候選人,堅決把涉黑涉惡人員擋在門外。制定出臺《關於對不擔當不作為幹部進行組織處理的辦法》和《關於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剷除農村黑惡勢力滋生土壤的意見》,明確凡轄區內出現黑惡勢力的,按照其滋生髮展時段,嚴肅追究縣鄉黨委、公安機關主要領導和相關人員責任;凡出現涉黑涉惡人員進入村“兩委”班子的,鄉鎮黨委書記先免職後查處;對不敢抓、不敢管的幹部,一律給予組織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