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一年遭渾水四次做空,2018億安踏新高碾壓阿迪,它為什麼做不空?

從晉江走向世界,一眾耳熟能詳的鞋業巨頭如今只剩下了安踏。

從1991年走來,安踏28年風雨兼程,從三四線城市突圍,在德爾惠、361度、阿迪王等品牌中脫穎而出,蓋過李寧,也壓過阿迪達斯,成為了全球第二大體育巨頭。這條品牌出海的路,安踏其實走的並不輕鬆。

大江大河四十年,質量上安踏從來不輸任何世界品牌,但在品牌文化上,安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假如沒能在品牌輸出上持之以恆,那就只能是“折翼”的貴人鳥、退市的“鞋王”百麗。

兩代人造就一個品牌,剩下的留給時間。

1937年,丁和木出生在陳埭岸兜的農民家庭,經歷過戰爭年代,當過兵,務過農,也做過小生意,從小生活的艱苦讓丁和木發誓將來不要一輩子當農民。

時代下的人如同大海中的螞蟻,大浪來時才能翱翔九天。

一年遭渾水四次做空,2018億安踏新高碾壓阿迪,它為什麼做不空?

1991年,年過五旬的丁和木終於等來人生第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在大家還“摸著石頭過河”的年代裡,丁和木變賣了家中的豬、鴨、雞、穀子,又向親戚朋友借了一點錢,湊了五、六萬開始同他的兒子丁世忠、丁世家一起創業。

開弓沒有回頭箭,在那個“萬元戶”稀缺的時代,丁和木經不起失敗,如果失敗他們可能數年都翻不了身。

時代給予的要牢牢抓住,如果錯過了,可能就是一輩子。在主流營商還普遍是家庭作坊的年代裡,丁和木踏準了機會開辦起了工廠。

在品牌概念還比較模糊年代,丁和木就已經為他的廠註冊了第一個商標——安踏。從此,“安心創業、腳踏實地”就成為了兩代人為之奮鬥的目標。

早期的安踏和晉江大多數鞋業公司並無不同,沒有自己的品牌,主要以OEM代工為主。經過三年的鞏固、發展之後,安踏經歷了其發展史上的第一次轉折。

1994年,“安踏”品牌被正式提上的公司的議事日程。在品牌經營的這條路上,安踏走過了漫長的一段時光。

安踏的第二次騰飛源於1999年與孔令輝的簽約,藉助明星的宣傳效應,大眾第一次廣泛的瞭解安踏這個品牌。

一年遭渾水四次做空,2018億安踏新高碾壓阿迪,它為什麼做不空?

嚐到了明星效應帶來的甜頭,也開創了“體育明星+央視”的模式,那一年安踏的銷售額迅速的從2000萬漲到了2億。從那之後,安踏就主攻三四線市場,佈局中低端市場。

此後的幾年,安踏完成了從生產到品牌批發的構建。對於安踏來說,在越來越多的模仿者當中,必須跑的更快,才能脫穎而出。

2004年,安踏開始連續三年贊助CBA,並且成為了CBA職業聯賽唯一的指定合作伙伴。當時的安踏在品牌上沒有任何出眾的地方,在普通大眾的眼中,它和阿迪王、德爾惠、喜得龍是一樣的。

在行業低谷的前夜,接過安踏發展接力棒的丁世忠帶領著企業登陸了港交所,它以35億港元融資額創造了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市盈率以及融資額的最高記錄,這一年是2007年。

2008年,這場中國體育狂歡年之後,行業的冬天悄然而至。

在行業的最低谷時,很多運動品牌選擇了收縮過冬,但有兩家企業選擇了擴張,一家是貴人鳥,另一家就是安踏。

2009年,行業低谷時安踏收購FILA中國業務,並以此切入中高端市場,開始向一二線城市滲透。從此,多品牌化的路線也成了安踏的發展策略。

一年遭渾水四次做空,2018億安踏新高碾壓阿迪,它為什麼做不空?

貴人鳥則不同,它沒有選擇專心主業。一通收購之後,2018年6月,貴人鳥迎來了一場閃崩,百億市值灰飛煙滅,整個企業被推到了懸崖的邊緣。

寒冬下的擴張讓安踏走上了同其他品牌不一樣的路線,FILA中國業務為安踏帶來了新的生機,在重新定義時尚運動品牌與逐步收回經銷商的店鋪經營權之後,FILA中國在安踏集團中佔比越來越重,到2019年上半年,FILA貢獻了近45%的營收。

2012年,當李寧們關店收縮時,安踏以72.6億人民幣的營收成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老大。其後的幾年,安踏在併購的路上越走越順,先後併購韓國戶外品牌KOLON、登山運動品牌Sprandi、冬季運動品牌DESCENTE以及童裝品牌Kingkow。

2019年,安踏更是聯合多個財團以46億歐元(約合365億人民幣)完成了對Amer Sports的收購。

安踏的發展並不一帆風順,除了每一步的驚險連環,還有眾多做空機構接二連三的“做空”。2018年6月,GMT發佈了一份做空報告,報告中GMT直指安踏是一家騙子公司,它給安踏的目標價位是10港元。隨後的幾個月安踏下跌近30%。

一年遭渾水四次做空,2018億安踏新高碾壓阿迪,它為什麼做不空?

到2019年5月,Blue Orca創始人公開質疑,安踏數據過於完美;隨後渾水公司也加入了做空的陣營,渾水一個月連發四篇做空報告,重點質疑FILA銷售數據造假,在眾多做空機構的合力圍攻下,安踏市值突破了2000億港元,達到了2018億港元(約合258億美元),碾壓阿迪達斯(153億美元)。

今年以來,安踏體育已經累計上漲了86.32%,其董事長丁世忠以及副董事長丁世家兩人的身價也達到了396億元和389億元,不僅如此,安踏集團CFO、丁世忠的妹夫賴世賢身價也達到了99億。

如今,安踏的面前只有一座大山,那就是耐克。面對耐克1452億美元的市值,安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