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聚焦物流高質量發展 建設物流業供應鏈新生態體系


  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之際,物流業也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近日,2019(第十七屆)中國物流企業家年會在雲南省昆明市召開。與會嘉賓、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就如何建設物流新生態、物流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和新趨勢等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新生態 建設高質量物流供應鏈體系

  物流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建設高質量物流供應鏈體系,建設良好的生態體系。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宋嶸認為,要樹立長遠的生態觀,打造共生共榮的新型行業生態。當前物流行業內存在一些惡性競爭、過度競爭、低層次競爭,不健康的行業生態是制約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無論是傳統的線下企業,還是線上企業,創造良好的行業生態刻不容緩。

  宋嶸說:“今年,中外運提出了‘運萬物、連世界、創生態’的行業使命。我們致力於運得更多、運得更遠、運得更好。而連世界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依託線上和線下網絡,更好地連接供應商和全世界。創生態則是中外運最誠摯的初心使命,我們相信今天的物流企業取得成績的關鍵不是在戰勝競爭對手,而是在於戰勝自己實現利他共贏。”

  林安物流執行董事、總裁餘棟樑認為供應鏈生態建設有四個維度,即“一硬”“一軟”“一網”“一生態”。“一硬”指的是建設供應鏈新生態首先要有基礎設施與基礎設備,這是供應鏈的落腳點與重要支撐。“一軟”指的是信息體系的建設,要將資金流、商流與信息流進行整合。“一網”指的是在當今互聯網時代,萬物互聯互通,供應鏈生態建設同樣需要實現各個層面的鏈接協同。“一生態”指的是通過生態實現供應鏈的垂直聯繫,上、中、下游紐帶以及產業之間的融合。談到這四個緯度的邏輯關係,餘棟樑表示,“一硬”和“一軟”更多是從企業內部考慮如何去打造線上和線下的平臺。“一網”和“一生態”則更多是企業之間、城市之間,甚至是國家之間的協同、融合。只有將這四個層面都做好,供應鏈體系才能形成一個真正的、有效的、智慧型的新生態。蘇寧在10年前是一個純線下的零售企業,10年後的今天,蘇寧從線上到線下,開始做物流。蘇寧物流副總裁陸君峰談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要在硬件和軟件兩方面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新技術的運用與推廣,以此助力企業發展、用戶體驗提升和行業降本增效。此外,還要加大綠色物流項目的投入以及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促進物流供應鏈的高質量發展。

  新路徑 方式方法多元化

  當前,究竟有哪些路徑可以實現我國物流業高質量發展,多位嘉賓給出了不同的觀點,呈現多元化態勢。

  希傑榮慶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總裁熊星明認為,智能化是提高企業效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物流企業首先應該在點上實現智能化,比如倉儲、運輸、配送等;此外還應該幫助客戶在整個供應鏈服務過程中實現智能化。

  共生物流平臺董事長盧立新表示,供應鏈的驅動力是數字化。現在是消費者主權的時代,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企業用數字供應鏈來提高供應鏈的柔性,建立網狀智慧供應鏈,整合線上和線下全渠道。

  宋嶸提出要樹立前瞻的科技觀,就是通過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高質量發展。以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無疑是推動中國物流業高質量發展能夠出奇制勝的法寶。為此,中國外運提出了“智於科技、慧於生態”的智慧物流理念,開啟了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五大科技創新場景和全鏈條應用,以數據驅動、算法領先、智能取勝為主旨,從產品服務、運營管理、商業模式等幾個層面開啟了全面數字化轉型,並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目前,我國的實體經濟從外向型轉向消費型,製造業從粗放式走向智能製造和工業4.0,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對物流行業的要求發生了重大變化,在物流佈局上,需要一些戰略性和前瞻性的思考。天地彙集團董事長徐水波認為應該對行業進行重構,基於行業重構的創新實踐,將是物流供應鏈創新實踐的主方向。“如果要重構,就必須要提升運價,還需要在運營上取得突破。”徐水波告訴記者。

  新趨勢 物流大國向物流強國邁進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當前,我國已經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物流大國和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但是,我國目前還不能稱為是物流強國。《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要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在這一要求下,同時要建成物流強國,實現我國由物流大國向物流強國的轉變。

  即將到來的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規劃的定調之年。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表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物流業作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仍然處於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要求我們從物流大國向現代化物流強國轉變,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促進我國物流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就在不久前,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剛剛閉幕,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作出了重要新概括。這是新時代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而物流高質量發展是我國成為物流強國的前提。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巡視員魏貴軍認為,在物流高質量發展中要促進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共同佈局,處理好兩者的關係,使所有企業之間形成合理組合,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同時,要在物流高質量發展中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堅持創新驅動,打造發展新引擎,培育新的增長點。

  “雙11”已過,馬上又要迎來“雙12”,順豐集團董事、高級副總裁楊天平感受頗深,他告訴記者,即便消費拉動我國的物流業快遞業迅速發展,但是我國實際上只能算是快遞大國,還不是一個快遞強國,我們離快遞強國的路還很漫長。他說:“現在我國快遞的國際業務,無論從件數到收入佔比還是非常小,未來有更多企業要走向國際市場,快遞物流要為他們提供基本保障。目前,我們在這方面的能力還比較薄弱,這是必須正視的問題。”

來自:交通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