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風雨清華路:幼年喪父,被沒文化母親養大的女孩,成清華優秀學生

鍾玲半歲時,父親離世。

在貧窮的貴州威寧縣,頂樑柱的倒塌,就像日光陰蔽不見白晝一樣可怕。

面對這樣的境況,女孩鍾玲的母親表現出出了女子本弱為母則強的膽識,來對抗未來所發生的一切事情。

鍾玲回憶說:“她沒有倒下。她一個人帶著我,沒有正式工作,就是在外面打工。”字字血淚,難以抹平。

終於這個女孩成年了,她也用自己的成功回報了母親:

  • 清華大學學生
  • 獲得清華大學學業優秀獎和國家勵志獎學金
  • 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 有4段海外交流經歷
風雨清華路:幼年喪父,被沒文化母親養大的女孩,成清華優秀學生

從貧困山區失去父親的女孩,到優秀的清華學生,到走出國門的女性學者,究竟是什麼支撐著鍾玲走了這麼遠?

生活這麼苦,只能學習作樂

小時候家境貧困的鐘玲,並沒有書上所說的那樣“門前車馬冷清",而是得到了許多好心人的安慰。

少年時,人能依靠的是大人是父母。母親是鍾玲所有的精神支柱,母親之外,還有很多“旁人。”鄰居家有一個小孩和鍾玲同年,他們看鐘玲家境不富裕,母親又辛苦,人心觸動出,必有暖意生。

於是給自家孩子買東西時,有時會捎帶鍾玲一份。

這種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關懷,給幼年的鐘玲開了一扇窗,一扇對世界仍有溫暖的窗:

“真的特別感謝他們,他們還會帶我到遊樂園去,我之前從來沒有去過遊樂園。他們對我就像對親生孩子那樣。”

鍾玲的母親,在竭盡自己所能的情況下,開始培養孩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開始怎麼思索把幼苗扶正了。

雖然母親學歷不高,文化水平不深,不過對於鍾玲的日常管教她總是很嚴格,甚至接近苛刻。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更要早明事理。學習改成命運,鍾玲的母親在自己能力範圍之類,給了孩子這幾個字。

比如年幼的鐘玲放學之後回到家,不準出去玩。學習完之後再出去玩還會被母親罵,這是鍾玲的所有少年歲月的總結:學習、一直學習、學習改變命運!

在這樣的環境下,鍾玲身上擁有了自動抗壓的生長模式與堅毅的品格。日以繼夜的孤獨,耗出來想要拔尖的心性,終於在幼年鍾玲身上落下了根兒。

此後,山水無數、只愛高處。

在鍾玲初中時,在瞭解鍾玲家境情況後。

鍾玲的班主任兼副校長幫媽媽申請到了一份宿舍管理員的工作,以後三年,鍾玲住校,母親也在學校,母女二人見面的機會也多了起來。

有時想想,《燭光裡的媽媽》那首歌真的很好聽,鍾玲和母親也常在燈光下相伴。孩子做作業,媽媽做著手上的活,一眨眼天也黑了,孩子也漸漸大了。

到高中後,各種學習作業壓身。無數的考試背後,是教師與父母共同的期待,是學校給予最大能力的試考。

拼搏正在路上!

之後因為家庭原因,鍾玲和母親來到了雲南省,由於高考政策的不同,在雲南省,英語聽力會提前考兩次,取較高的分數計入高考總分,其中第一次考試時間在高三上學期。

自高二起,鍾玲就開始蓄力了。找準自己的弱勢慢慢彌補。小縣城的孩子,在英語方面自然不如城市的孩子,所以鍾玲就從英語下手了。

風雨清華路:幼年喪父,被沒文化母親養大的女孩,成清華優秀學生

每天六點多起來背單詞、看閱讀,回想老師讀過的課文,自己也在早晨蹩腳地學讀。

堅持了一個學期後,在第一次的聽力考試上鎩羽而歸。努力了這麼多天的,竟然沒有一絲回報,年少的鐘玲不甘、失望各種心情五味雜陳。

好像什麼都沒有得到,路走了,腳疼卻也沒有任何結果。

“那時候心裡壓力特別大,開始天天跟老師哭,老師經常找我談話,談著談著就哭。”

努力的人不會被埋沒,它自帶光芒。由於鍾玲的吃苦與努力,學校給了鍾玲一次機會——清華大學“自強計劃”自主招生。

那是自強計劃落實雲南的第一年,也是鍾玲第一次踏出雲南,有幸去看外面的世界。

“當年自強到我們是第一年,我不知道啊,我就以為是自主招生嘛,我說怎麼考得上?”她曾經的目標也只是“考不到北京那麼遠,能考復旦就不錯了”。

雲南的大山太遠了,遠到能出來就不奢望太高,偏偏人生有失去就有獲得,無人另外!

鍾玲對清華的第一映像就是“大”和“冷”。這一趟,太多的第一次,人生的第一次都在這一趟的路上。與藍天白雲親密的接觸、飛往不知名的山頭,去往更遠的平原,看從未看過的風景,接觸從未接觸過的人。

那年冬天的北京天氣很冷,自強計劃正在清華大學,教室裡進行面試環節,屋外是風雪逼人的寒意,屋內是個人命運的風口,看似暖人。

面試完的鐘玲並未抱太大希望就離開了,回到學校。繼續漫長而又艱難的備考,直到班主任告訴她,她面試過了,可以獲得降分40分的幸運。

風雨清華路:幼年喪父,被沒文化母親養大的女孩,成清華優秀學生

漫長的學習生涯終於有了一道光,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我當時確實感覺有些意外,開心還是有一點的,但總體還是很淡定。”獲得自強計劃的名額之後,鍾玲開始變得“有信心”。此後更加埋頭向前,不分朝夕。

即使有40分降分的鼓勵,還有幾百分需要自我實力的加持。

對鍾玲來說,不可謂不難。

就這樣,漫長而又難熬的高三,在一張張試卷和無數個早晨中流走。當年九月,鍾玲再次回到清華,而這一次,她的身份是一名清華本科生。

日新德業,當自學問中來

初到清華的鐘玲,內心害怕。帶著小地方的懵懂、自卑。

“比如說上網這樣簡單的事情,只是電腦連網線這樣的事情,我就問了好幾個人。別人看起來很白痴的問題,我卻也什麼都不會,完全是那種‘鄉下人進城’的感覺,還是比較痛苦的。”

幸運的是,鍾玲總能跨出第一步,去請教別人。這一次仍然一樣,鍾玲得到了很多身邊人的幫助。

剛來清華,鍾玲和身邊的同學們格格不入。

上課時,老師講到簡單的ppt,她不會。

高數積分,她聽不懂。

為此鍾玲還打過電話,跟母親訴說自己壓力。母親只是安慰與鼓勵,堅強的鐘玲知道,如果一直這樣就會被學校拋棄,自己也會白走了高中的路。她想起了考取清華時,當地縣長送來的牌匾:“天道酬勤。”

鍾玲一下子就被點通了,只要有不懂的,她就追著老師問。

一次不行問兩次,堅持不懈。很多身邊的人連帶著大一兩屆的學姐們,都被鍾玲好學的精神所感動,主動幫她。

大一結束後,鍾玲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節奏,“只要交作業,愛學習,並努力探索,在清華是不會被退學的。”

風雨清華路:幼年喪父,被沒文化母親養大的女孩,成清華優秀學生

“如果你遇到問題,解決不了。你千萬要走出去,不要害怕,一定要請求他人的幫助。”鍾玲如是說。

是的,很多人都邁不開張嘴的那一步,鍾玲不怕。不會我就去學,學了再說。帶著這樣的狀態和節奏,鍾玲一步步的從全系倒數走到了全校前20名,最後到專業的第一。

“我們這些寒門學子,並不是能力不夠,只是我們接觸的教育資源不夠好,我們能力足夠,只要自強不息,終究會天道酬勤。

在2017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現場,鍾玲如是說道。

風雨清華路:幼年喪父,被沒文化母親養大的女孩,成清華優秀學生

她從偏遠山村走來,因為自強計劃,獲得了進入清華的機會,通過三年的不懈努力,最終成為了清華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特等獎學金得主。

此後,越發努力的鐘玲在研究與學習期間,曾4次出國進行交流學習。

這一路走來,少年褪去青澀,披上鐵甲。此心一如既往,必得逍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