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掌握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加工精度技術檢測的世界標準


掌握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加工精度技術檢測的世界標準

飛機零件的製造需求催生了數控加工技術,並且一直引領著數控加工技術的發展,高精度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則是航空製造領域不可或缺的高技術製造裝備。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精度的檢測難度極大,僅靜態的幾何誤差部分就多達33項。美國航空航天局於1969年發佈了NAS 979標準,這也是此前唯一被行業公認的試件標準。然而大量的實踐表明,該試件主要對機床的幾何精度敏感,而對動態精度不敏感。近二十年來,國外許多研究者也試圖建立新的標準,但最終都沒能得到行業認可。因此,五軸機床的精度檢測和評價是公認的世界性難題。

成飛公司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量引進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精度驗收的依據也是NAS 979標準。然而,通過了NAS 979標準驗收的設備在零件加工中出現了大量的質量問題,這給後續引進機床的精度驗收提出了嚴峻挑戰。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建立新的檢測標準,S形試件應運而生。S形試件是在總結飛機結構零件曲面外形的主要特徵的基礎上加以抽象、簡化得來的。機床在加工S形試件過程中,三個線性軸沿S形曲線運動的同時,兩個旋轉軸需要做同步運動來不斷調整刀軸姿態以保證曲面精度,對機床的動態性能要求很高,可以真實地反映機床的加工精度。自2000年以來,S形試件被列入進口機床採購的技術協議中,在精度驗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成功地發現了許多引進設備的精度問題,有效避免了大量經濟損失。

為了保護S形試件的發明權,成飛公司提交了國家發明專利以及美國發明專利的申請,並於2009年、2011年分別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和美國專利授權。同時,為了規範S形試件的應用,公司於2008年制定了企業標準《五軸聯動數控銑床加工精度測試規範》(Q/3A 11F1-2008),廣泛應用於新機床的精度驗收與故障機床維修後的精度調試、優化。S形試件及其檢測標準還被“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裝備”重大專項辦公室列為專項研發的五軸聯動機床的精度驗收標準。

企業標準的建立和廣泛的應用為S形試件的國際標準化工作奠定了基礎。國際標準的制定需要經過五個階段,即NP階段(提案)、WD階段(工作組草案)、CD階段(委員會草案)、DIS階段(國際標準草案)、FDIS(定稿)。2012年9月,在瑞典山特維肯召開的ISO/TC39/SC2第74次會議上,成飛公司代表中國正式做S形試件國際標準提案報告,經過激烈的辯論,最終通過投票的方式以多數通過的結果通過了提案,進入WD階段,這標誌著一項新的國際標準得以正式立項,這也是我國機床行業有史以來唯一獲得正式立項的國際標準。

然而S形試件的國際標準化工作並非一帆風順,在隨後舉行的75、76、77次國際標準化會議上,與會代表圍繞試件定義、工藝引入誤差、測量方法及不確定度等方面展開激烈爭論,S形試件標準工作組草案也經過了屢次優化改進,但始終未能達成共識。

2015年5月,ISO/TC39/SC2第78次國際標準化會議在中國成都召開,這是S形試件國際標準化工作的重要節點,如果工作組草案還通不過,就意味著這項新的國際標準胎死腹中,成為遺憾。公司一方面利用主場優勢,安排參會專家到場參觀,並實地考察S形試件應用情況;另一方面,在會場上針對各國專家提出的問題,結合實驗數據進行了逐一解答。這些舉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最後的討論中,各國專家對中方所做的工作表示高度認可,一致同意S形試件標準通過WD階段,進入到CD階段,意味著S形試件距成為正式的國際標準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S形試件的國際標準化工作還要經過兩個重要的階段,也必然還會遇到很多困難,正如公司總工程師帥朝林所說:“不管S形試件國際標準化工作最終結果如何,以德國為代表的機床強國的許多企業已經把S形試件作為標榜其五軸機床技術水平的重要標準,這意味著S形試件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國際標準”。

關注最新技術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機床工具展覽會(CIMES2020)將於2020年5月18-22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順義)舉辦,歡迎您蒞臨指導。

掌握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加工精度技術檢測的世界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