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驕傲到上頭!四川拿了特等獎!還有川大、電子科大、西南交大…全都上榜

1月10日上午,

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

在北京舉行,

由四川省主持和參與完成的25個項目

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獲獎數量繼續保持全國前列!

骄傲到上头!四川拿了特等奖!还有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全都上榜
骄傲到上头!四川拿了特等奖!还有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全都上榜

1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新華社記者 劉彬 攝

商妹兒科普時間:

國家科學技術獎由國務院設立,旨在獎勵在科技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該獎項囊括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等五大獎項。

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的科學技術工作者,該獎項每年授予不超過2名。

總之,一句話,國家科學技術獎很牛就完事了!

在這次眾多獎項中,

多所四川高校榜上有名

快跟商妹兒看看,

有沒有你的母校↓

電子科大

電子科大獲項國家科技獎

在電子科大牽頭的2個獲獎項目中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張小松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

“網絡環境內部威脅發現等關鍵技術及應用”

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骄傲到上头!四川拿了特等奖!还有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全都上榜

張小松教授團隊

這也是該校首次作為牽頭單位獲國家科學技術一等獎,

實現了零的突破。

骄傲到上头!四川拿了特等奖!还有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全都上榜

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示範性微電子學院)

李恩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

“材料介電性能超高溫測試技術”

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骄傲到上头!四川拿了特等奖!还有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全都上榜

李恩教授團隊

此外,作為參與單位,電子科大還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

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共獲得5項國家科技獎

其中,由四川大學牽頭獲得的獎項

分別是

章毅教授等主持的

《神經網絡的若干關鍵基礎理論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骄傲到上头!四川拿了特等奖!还有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全都上榜

章毅教授(圖據四川大學官方網站)

王玉忠教授等主持的

《不易成炭高分子材料的高效凝聚相阻燃體系建構及其作用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骄傲到上头!四川拿了特等奖!还有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全都上榜

王玉忠院士(圖據四川大學官方網站)

劉穎教授等主持的

《新型複合碳氮化物固溶體粉末及其高性能硬質材料》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而四川大學作為參與單位獲得的獎項

分別是

王俊峰教授主持的專用項目

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三單位)

李嘉教授主持的

《複雜水域動力特徵和生境要素模擬與調控關鍵技術及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二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榮獲2項大獎

其中,何川教授主持的

“複雜艱險山區高速公路大規模隧道群建設及營運安全關鍵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王開雲研究員主持的

“重載列車與軌道相互作用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骄傲到上头!四川拿了特等奖!还有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全都上榜

左為何川教授,右為王開雲教授 圖片來源:西南交通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作為第三完成單位的1項成果

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作為牽頭完成單位,

2項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分別是

劉樹根教授作為第一完成人的

《中國西部海相碳酸鹽岩層系構造-沉積分異與大規模油氣聚集》

許強教授作為第一完成人的

《西部山區大型滑坡潛在隱患早期識別與監測預警關鍵技術》

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周小秋

主持的科研成果

“草魚健康養殖營養技術創新與應用”

榮獲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骄傲到上头!四川拿了特等奖!还有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全都上榜

四川農業大學教授 周小秋

創造地震後“高速公路生命線”奇蹟!

西南交大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西南交通大學何川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複雜艱險山區高速公路大規模隧道群建設及營運安全關鍵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複雜艱險山區高速公路大規模隧道群建設及營運安全關鍵技術”歷經15年協同攻關,突破了複雜艱險山區高速公路大規模隧道群的建設與營運安全關鍵技術瓶頸,取得了三大重要創新成果

1、複雜地形地質環境隧道失穩災變綜合防控技術。建立了破碎巖體隧道失穩災變防控、超小淨距隧道安全施工、高烈度區破碎巖體隧道的抗震設防技術。

2、高速公路大規模隧道群通風照明安全提升技術。發明了隧道群前饋式智能通風控制方法,創建了隧道群自適應調光照明控制技術。

3、高速公路大規模隧道群防災救援聯動控制技術。創建了突發事件下隧道群應急救援聯動控制預案體系,自主研發了隧道群智能聯動監控系統。

該項目還突破了在大型活動斷裂帶破碎建設大規模隧道群的技術瓶頸,開創了大規模隧道群智能聯動控制、協同防災救援全新模式。

目前,這項成果在13個省市獲得大規模應用,覆蓋了我國主要複雜艱險山區的高速公路隧道群。自主研發的隧道群聯動監控系統直接在線監控100多條高速公路,實現了超過千座隧道的安全營運。

骄傲到上头!四川拿了特等奖!还有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全都上榜

圖為何川教授團隊的項目 圖片來源:四川觀察

不僅如此,該項成果應用在汶川地震極重災區高速公路隧道群建設,創造了短時間內建成映秀至汶川、廣元至甘肅“高速公路生命線”的奇蹟,為災後重建做出巨大貢獻;應用在世界最大規模的三峽庫區高速公路隧道群,為三峽庫區高速交通經濟走廊建設發揮了重大安全保障作用。

攻關網絡空間安全

電子科大首次牽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據瞭解,網絡信息技術是全球科技創新最活躍、技術應用最廣泛、發展影響最深遠的領域,張小松教授團隊的獲獎成果立足自主創新,潛心研究和攻關,研製出系列網絡威脅檢測裝備平臺,取得了系列業績,多次受到相關部門的表彰。

李恩教授團隊獲獎項目在張其劭教授帶領下,聯合航天材料及工藝研究所等單位,歷經20年艱苦攻關,攻克了材料的超高溫介電性能評價難題,形成了材料介電性能寬溫譜寬頻譜表徵測試的知識產權體系,研製的系列高溫測試平臺滿足了多項國家重點工程急需。

骄傲到上头!四川拿了特等奖!还有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全都上榜

三峽工程獲國家科技獎特等獎

四川為這項超級工程做了什麼?

在四川參與完成的14個獲獎項目中,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參與的“長江三峽樞紐工程”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長江三峽樞紐工程”項目獲得特等獎的消息,令許多網友激動不已。三峽工程從構想、勘測、規劃、論證、設計、施工到運行,經過了幾代人的不懈努力。記者瞭解到,這一項目時間跨度大、歷時長,研究論證近50年、開工至驗收歷經21年、正常蓄水位175米試驗性蓄水10年,參與單位超過150家。

根據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對這一項目參與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公示顯示,按照國家獎勵條例規定,申報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項目完成單位不超過30家。根據各單位提供的支撐材料以及在三峽樞紐工程建設中承擔的任務、發揮的作用、取得的成效等,共遴選了30家作為主要完成單位。其中,就包括四川省的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

骄傲到上头!四川拿了特等奖!还有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全都上榜

2019年7月5日的三峽大壩 圖片來源: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微信公眾號

揭秘“長江三峽樞紐工程”

它的技術究竟有多了不起?

“長江三峽樞紐工程”是由水利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項目。

在該項目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提名書公示內容》中,對項目的提名意見是這樣書寫的:

三峽工程建設者……自主設計和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創造了112項世界之最,擁有934項發明專利,編制了135項《三峽工程質量標準》,獲省部級特等獎2項、一等獎7項。在樞紐總體佈置和樞紐工程、巨型水輪發電機組國產化、工程運行和生態環境保護、工程管理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使我國由水電大國變成了強國,成為我國走向世界的一張新名片,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推動力,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將產生深遠影響。

1994年,長江三峽工程正式開工,2008年主體工程全面建成,2015年通過竣工驗收。如今,該工程已經歷10年175m正常蓄水位運行,充分發揮了防洪、發電、航運和水資源利用等巨大綜合效益,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了基礎性保障。

“長江三峽樞紐工程”是中國人自己設計和施工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骄傲到上头!四川拿了特等奖!还有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全都上榜

那麼“長江三峽樞紐工程”的技術,究竟有多了不起?

記者在該項目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提名書公示內容》中看到了相關介紹。

“長江三峽樞紐工程”,在樞紐總體佈置和樞紐工程、巨型水輪發電機組國產化、工程運行和生態環境保護、工程管理等方面面臨著一系列世界級難題,當時無成熟技術可利用,必須進行自主創新、克難攻堅,才能成功建設這一宏偉的工程。三峽工程從構想、勘測、規劃、論證、設計、施工到運行,經過了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上萬名科技人員參與了三峽工程的科技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項目主要創新點包括“研究比選確定多目標、多功能、多需求的樞紐總體佈置方案”“突破並掌握了巨型水電機組研發、設計和製造的核心技術”“建立了規模最大和功能最全的水情測報系統,實現了水庫智慧運行”等等。

四川團隊參與了什麼?

自主設計製造三峽700MW“蒸發冷卻”水輪發電機

位於四川德陽的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是“長江三峽樞紐工程”的項目參加單位,是三峽巨型水輪發電機組國產化創新研究的主要負責單位之一。

該公司自主設計製造了三峽地下電站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700MW“蒸發冷卻”水輪發電機,為世界首創,該“蒸發冷卻”技術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此外,該公司的重要貢獻還包括“以水力穩定性為主導,為三峽右岸和地下電站設計開發了總體性能居於世界領先水平的水輪機模型”等等一系列突破創新。

恭喜獲獎的學者、團隊!

骄傲到上头!四川拿了特等奖!还有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全都上榜

紅星新聞記者 蔣超 趙雨欣 許雯 劉珂君 王垚

部分綜合四川日報、川報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