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韓國F-15為定製的F-15K,而F-35是不是也為韓版“定製化”了呢?

想要了解這個問題要分幾個步驟來看。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韓國的軍工發展水平和特點,其次需要了解韓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最後需要了解韓國經濟狀況是否支持其做出相關決定。

韓國F-15為定製的F-15K,而F-35是不是也為韓版“定製化”了呢?

美國F-35戰機

首先來說,當今世界美中俄三國位於武器研究和製造的第一梯隊,英法德日等國位於第二梯隊,而韓國等位於其後,其最大的短板在於它無法形成自己的體系,而必須混合其他國家進口的武器,而武器的兼容性就是這些國家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說以色列的軍工水平並不在韓國之下,但其購買F-35戰機時還必須要求美國將其更改為F-35I型以和以色列現有的Elisra電戰系統相適應以在戰爭中能和以色列生產的其他武器相配合。

韓國F-15為定製的F-15K,而F-35是不是也為韓版“定製化”了呢?

韓版F-15K戰機

現在韓國面臨的局勢是首批F-35飛機合同已經訂立,並且韓國明確拒絕了F-35SE,轉而在採購F-35戰機的同時研製與印度尼西亞軍方合作研製自己的五代機。韓國既然有自己的研發五代機計劃就意味著其不甘心在武器方面永遠受美國轄制,而印尼的軍工水平甚至不及韓國,為了獨立自主的五代機韓國不惜與不及自己的國家合作,可見其決心之大。由此可見在韓國人的內心其實是十分排斥美國的,而F-35K的出現無疑意味著韓國進一步依附於美國,相信只要有一點其他的辦法韓國絕對不會走訂製F-35K這條路。

韓國F-15為定製的F-15K,而F-35是不是也為韓版“定製化”了呢?

正在裝備"金牛座"導彈的F-15K

其次來說,韓國的第一批五代機合同已經訂立,明確機型為F-35A,首批2架飛機已經於2018年底交貨。現在最有可能被設計成F-35K的戰機是在2021年後交付的20架戰機。但前文中已經提到韓國有明確的自己設計研發五代機的計劃,而誰都知道研發新型戰機的耗資巨大,而之後生產成本就顯得微乎其微。那此時為什麼又要花巨資購買美國的五代機?換句話說,如果韓國的五代機計劃成功,那現在購買的F-35都成了勞民傷財的無用之舉,更別說還要美國另外幫助進行改進,畢竟美國也不是救世主,即使將最先進的戰機賣給你,畢竟也是要收錢的。

所以筆者認為,現在對於韓國最合適的計劃就是在採購首批F-35戰機的同時研發自己的戰機,這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辦法。一方面如果自行研發五代機的計劃成功了,那韓國將同時擁有自己的五代機和F-35戰機;另一方面如果研發計劃不成,那還有F-35戰機可以用來防備朝鮮和日本的威脅。何況購買的F-35戰機也可以作為研製新戰機的參考和藍本。

韓國F-15為定製的F-15K,而F-35是不是也為韓版“定製化”了呢?

韓國“金牛座”導彈,上面的字明確了韓國人的的心態

再次來說,韓國此前購買的F-15K戰機專門為美國按照韓國要求專門定製的飛機,其主要目的是能搭載德國生產的“金牛座”導彈。“金牛座”導彈射程500公里,是一種帶有隱身性能的導彈,韓國購買這種導彈無疑針對的是朝鮮。在購買戰機問題上,韓國必然考慮的一件事是如果朝韓間爆發戰爭使得現有武器急劇消耗,那是否可以得到足夠的補充。舉例來說,1982年馬島戰爭前期阿根廷佔據上風,但英國施壓法國對其導彈和魚雷取消供貨直接導致了阿根廷的慘敗並淪為三流國家。現在在韓國周邊對其最大的威脅是朝鮮,其次是日本和俄羅斯。如果和朝鮮爆發戰爭憑藉著韓國的國際關係不太可能發生斷供的時期,但如果和日本和俄羅斯呢?答案是極有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韓國自行研製五代機也成為了理所應當的選擇,換句話說將來F35必然不是韓國的最優選擇,也就沒有必要去花費寶貴的外匯資金去定製F-35K。

韓國F-15為定製的F-15K,而F-35是不是也為韓版“定製化”了呢?

韓國經濟表現,並不樂觀

最後來說,韓國在2018年統計的GDP為1.53萬億美元,和平時期一般軍費為GDP的7%計算,韓國2019年軍費約為1000億美元。而一架F-35的售價為1.2億美元,考慮到如果要求特別定製費用肯定會進一步增加可以假設一架F-35K 的售價為1.5億美元左右。韓國2018年對美國貿易逆差為229億美元,換句話說,如果韓國放棄自己的五代機計劃而全憑購買F-35K,韓國向美國出口商品所換回的外匯幾乎全部將用於升級戰鬥機等武器。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難以接受的。另外,韓國的財政狀況也不容樂觀,特朗普的貿易戰增加了關稅從而讓韓國經濟遭受重創,在薩德事件中韓國和中國的對立態度也使其經濟雪上加霜。在此基礎上讓其每年再多花數十億美金購買戰機顯得不切實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