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心理學十大術語,瞭解了會有效提升我們的溝通能力


霍桑效應,是指那些意識到自己正在被別人觀察的個人具有改變自己行為的傾向。

羅森塔爾效應,暗示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而這種暗示,正是讓你夢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鳥籠邏輯,人們絕大部分的時候是採取慣性思維。

帕金森定律,表明:只要還有時間,工作就會不斷擴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時間,是帕金森為揭露和嘲諷英國政治社會制度中官僚主義組織結構的弊端而提出的,在對組織機構的無效活動進行調查和分析中提出的關於組織機構臃腫低效的形成原因的定律。

破窗效應,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

習得性無助實驗,表明經過訓練,狗可以越過屏障或從事其他的行為來逃避實驗者加於它的電擊。

虛假同感偏差,指的是人們常常高估或誇大自己的信念、判斷及行為的普遍性,它是人們堅信自己信念、判斷正確性的一種方式。

暈輪效應,就是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在日常生活中,“暈輪效應”往往在悄悄地影響著我們對別人的認知和評價。

責任分散效應,也稱為旁觀者效應,是指對某一件事來說,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

證人的記憶,證人,在我們的認識裡,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觀的證據的人,就是把自己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東西如實地講出來的人。然而,心理學研究證明,很多證人提供的證詞都不太準確,或者說是具有個人傾向性,帶著個人的觀點和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