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十二省區飲用水水源地整治方案制定遲緩被點名

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督查(下稱專項督查)是經國務院批准的。然而,對於如此嚴肅的工作,也有地方不當回事。生態環境部今天公開通報說,有的省違法問題整治方案延遲近兩月未制定出來。記者發現,被生態環境部點名的有12省(區)。

據生態環境部介紹,就此次專項督查,是專門印製了督查行動方案的,且經過了國務院同意。督查方案明確了此次專項督查行動中各級人民政府的任務分工。按照國務院批准的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各地應於2018年3月底前完成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違法問題排查,並制定問題整治方案。

5月20日,生態環境部組織啟動專項督查第一輪督查,派出273個督查組到各地展開實地督查。三天的督查發現,應於3月底完成的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違法問題排查及問題整治方案制定,至今仍有5省的個別城市沒有完成,其中包括河北省唐山市、山西省晉中市、山西省運城市、河南三門峽市、四川省綿竹市、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尚未完成整治方案制定,生態環境部說,整治方案出臺滯後給後續工作帶來巨大壓力。

同時,也有地方政府對整治方案遲遲不予批覆,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環保局關於印發《崇左市環境保護局關於審定崇左市市級在用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方案的請示》報到市政府後,崇左市市政府至今未批覆。

雲南省曲靖市,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江蘇省南京市,吉林省白山市,河北省唐山市,山西省運城市,陝西省安康市,山東省泰安市、日照市、威海市等雖然制定了整治工作方案,但沒有明確責任單位或者責任人,具體措施和任務分工比較籠統,可操作性不強。

就專項督查,生態環境部要求要公開問題清單,定期發佈整治進展情況:“包括哪個省哪個市哪個縣,具體哪個水源地,具體問題是什麼,採取怎樣的整治方案,整治措施進展如何等等,絕不能遮遮掩掩。”但是,273個督查組督查發現,目前,湖南省湘西州保靖縣公開了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但沒有公開問題清單和整治進展情況;湖南省永州市個別縣區未按照要求開展信息公開工作。(記者郄建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