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一塊哈密奇石就能一夜暴富,但哈密特有的這個石頭你撿過嗎?

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初,有嗅覺靈敏者來到哈密撿拾裸露在地表的南湖硅化木,到九十年代中晚期,哈密漸漸有人賞玩硅化木,直到二十一世紀始,哈密才漸漸形成奇石市場的雛形,那時人們也僅限於賞玩硅化木,到了2001年,人們在撿拾硅化木已無望的情況下,開始撿拾其它石種。逐漸在哈密大十字奇石商業街、遠通市場三達小區對面等地形成成為經營戶數較多,規模較大、市場較規範的著名奇石交易場所。遠通市場甚至每週末都有石頭交易,大量地攤攤主都將自己的石頭擺了出來。可是近年來由於安全問題這樣的情景再也沒有了。

一塊哈密奇石就能一夜暴富,但哈密特有的這個石頭你撿過嗎?

誰也不會想到,哈密戈壁灘上的一塊塊石頭在今天居然也成為了稀罕的寶貝,這在從前,簡直就像是個傳說,當那些後知後覺的人們想睡覺時,卻發現天已經亮了。

哈密戈壁上的特有石種——戈壁泥石

一塊哈密奇石就能一夜暴富,但哈密特有的這個石頭你撿過嗎?

接下來,我們講講泥石。戈壁泥石,又稱古陶石,產於新疆戈壁灘上。該石是由泥質岩構成,質地堅密細膩,硬度約5度左右;形態各異,有似扁條或葉狀;塊體數公分至數十公分,絕大多數至少一面有水紋或草狀紋理,象形的不多見;石表細、潤、脆,有薄薄的包漿,手感極好,但外皮易碰破;個別石內含有腔腸類動物化石。泥石產地廣闊,但量稀少。幾乎所有的盆地周邊都或多或少地出現。按量產而言,新疆哈密為主產地。吐魯番盆地、準格爾盆地周邊都有發現但出產量較小。泥石色彩更具有多樣性,顏色更是五花八門。有淡藍色、淡綠色、淡青色、淡灰色以及黑、奶白、土黃、雞血紅、褐色、雜色等等。

一塊哈密奇石就能一夜暴富,但哈密特有的這個石頭你撿過嗎?

泥石主要產於新疆哈密100公里的南湖戈壁深處,被探石人稱為“泥石坑”的地方。目前發現的一共有三個坑,每個坑面積約20平方公里,目前,這個地方的泥石資源早已枯竭,只有零星的泥石和小塊泥石裸露在沙子中。泥石屬於沉積岩中的泥岩或泥沙岩,形成於距今1.5億年左右的侏羅紀時期。泥岩的形成是當時這裡的魔鬼城。

一塊哈密奇石就能一夜暴富,但哈密特有的這個石頭你撿過嗎?

泥石發現於1998年,1999年隨著哈密的興起而被大量開發。當時的哈密愛好者看到它質地細膩,似淤泥沉積而成,故起名為泥石,並一直約定俗成至今。目前,哈密的泥石玩家一般根據觀賞性將泥石分為兩大類:熟泥石和生泥石,熟泥石是最具有收藏鑑賞價值的種類,而生泥石由於質地較粗、含有雜質,沒有包漿或包漿不完整等原因而不被人看好。同時,一些奇石愛好者也根據泥石顏色分為棕色、綠色、黃色、黑色和雜色等,除黃色泥石主產自魔鬼城彩石灘外,其他各色均產自哈密石坑。

一塊哈密奇石就能一夜暴富,但哈密特有的這個石頭你撿過嗎?

據業內人稱,泥石觀之心境澄明,用熟泥石貼著皮膚,還能去火消腫呢。新疆泥石的主要出產地只有一處:是新疆哈密泥石灘,是新疆目前發現質地最好、產量最多的一處產地。距哈密市往北90多公里的魔鬼城戈壁深處,現哈若公路西邊,被探石人稱為“泥石灘”的地方。目前發現的一共有三個灘,呈三角形分佈,相距各十公里左右,每個泥石灘面積約20平方公里,其中二號灘面積最大,也是最早發現泥石的地方。這一區域主要出生、熟泥石。二是烏爾禾南戈壁,分佈在南戈壁彩石山一帶,比較零散,距七克臺200公里,是由七克臺農民在本世紀初發現的,主要以黑泥石為主。三是哈密南戈壁,主要分佈在南湖煤礦周圍產量比較少,主要已彩泥石為主。

一塊哈密奇石就能一夜暴富,但哈密特有的這個石頭你撿過嗎?

2006年幾個哈密石農在魔鬼城探石發現。產地哈密100多公里,產量極少 。 新疆最早開發的是1998年發現於魔鬼城“泥石灘”,1999年隨著哈密奇石熱的興起而被大量開發。當時的哈密奇石愛好者看到它質地細膩,似淤泥沉積而成,故起名為泥石,並一直約定俗稱至今。

泥石的欣賞與收藏

泥石既可作為觀賞石、又可作為雕刻品供您欣賞和把玩。好泥石一般均以玉化程度展示在我們的面前——用強光照射,一般都具微透性或半透性。

一塊哈密奇石就能一夜暴富,但哈密特有的這個石頭你撿過嗎?

常言道:宇無石不存,地無石不堅,山無石不峻,園無石不麗,居無石不安,室無石不雅。奇石雖珍貴,但資源畢竟遲早會枯竭,大自然有饋贈,必然也就會有懲罰,無度的開採終歸會把石城哈密拖入到一個無石可撿的尷尬境地,適度的保護也許會是最好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