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不妨讓“計量開放”成為常態

不妨讓“計量開放”成為常態

為了迎接“5·20世界計量日”的到來,5月16日上午,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開展“計量檢測實驗室開放日”活動,邀請社會各界人士走進湖南省計量院,普及計量知識、傳播計量文化。(5月17日紅網)

雖然開放日過去10多天了,相信“計量檢測實驗室開放日”活動帶給參觀者的震撼將成為永久的記憶。對於我們這些沒能參觀的人來說,對“計量開放”更是充滿期待,恨不得立馬親臨現場感受計量如何與科技發展、民生安全、質量提升等方方面面進行“你中有我”的生動演繹。

而這樣的急切心情,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們對計量工作的陌生。而事實上,計量早已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到集貿市場購買大米、麵粉、魚、肉、水果、蔬菜都要用電子計價秤稱重結算;每個家庭消耗的電、水、燃氣要按照電能表、水錶、燃氣表計量結算;中老年人經常在家測量血壓、血糖、體溫,要使用血壓計、血糖儀、體溫計等計量器具;人們出行乘坐出租汽車要按計價表付費,私家車加油要用加油機計量結算……借用那句著名的計量對聯來概括,“柴米油鹽醬醋茶,事事關注;衣食住行購樂遊,處處牽連”。儘管如此,說了多少年的“陌生”直至今日依然還在說,仍有為數不少的消費者對計量的認知還存在“不就是造秤、檢秤嗎?”這樣的認知盲區。

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應用基礎研究,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而事實上,能夠當此大任的應用基礎,唯有計量。高質量的發展離開了計量寸步難行。在這樣的宏大背景下,計量工作更要邁進大眾化,需要大普及、大宣傳。要做大戰略,樹立大計量思維,提升全民族計量能力,強化大計量在各個領域的實際應用能力,夯實計量基礎,助推質量強國。

近年來,湖南省計量檢測研究院以貫徹落實中央質量提升指導意見為行動綱領,緊貼民生、服務發展,為我省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推動“質量強省”建設、落實“中國製造2025”發揮了計量的基礎保障作用。這次,在“世界計量日”到來之際,該院聯合紅網開展系列主題活動,目的就是要讓社會公眾更加了解計量、感受計量與生活密切相關,提高對計量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營造關注計量、支持計量的良好氛圍。

理解和支持總是建立在認知基礎上。以湖南來說,一年來累計檢查商場、超市、居民小區、生產企業、氣站油站等各類檢查單位4000餘家,抽查水電氣表、加油機、計價秤、交通監管設備、醫療診斷設備等民生計量器具7.8萬餘臺件,計量惠民貴在行動。如何進一步提高公眾對計量工作的知曉度,如何讓計量科普知識更加深入群眾,繼而確保計量社會監督力量得到壯大,切實肩負起計量工作的光榮使命,各相關方面還要在大普及、大宣傳上繼續發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