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群雄逐“蟻”:融資140億美元,被全球頂級金融機構追

作者 | 朱瓊華

出品 | 懂財帝

140億美元,螞蟻金服最新融資,似乎超越所有人的預期。

這筆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私募股權融資從2018年2月春節後啟動以來,融資額度不斷被刷新:50億美元,90億美元,100億美元,120億美元,而最終的敲定融資140億美元。

在過去兩年半,螞蟻金服的估值由600億美元提高到1500億美元。全球頂尖資本競相追逐螞蟻金服,似乎都害怕錯失這隻全球最大的獨角獸。

群雄逐“蟻”:融資140億美元,被全球頂級金融機構追

根據螞蟻的披露,除原有投資者之外,這是新加入的名單: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馬來西亞國庫控股、華平投資、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淡馬錫、泛大西洋資本集團、凱雷投資集團等。

而更讓人疑惑的是:螞蟻金服2018年第一季度虧損,為何這些資本如此追逐?

而戴在螞蟻金服的面具——支付工具、金融巨頭、Fintech、TechFin,這些簡單的標籤,都不能準確描述。

鉅變的時代,在金融變革浪潮與科技浪潮激盪下誕生的螞蟻金服,不斷迭代演進,需要全新的視角。

1資本追逐

螞蟻金服強大的商業能力,讓其估值如火箭一般上升。

翻開螞蟻金服的融資史:2015年7月,螞蟻金服完120多億元的A輪融資,其估值超過450億美元。

2016年4月,螞蟻金服完成B輪融資,總額超過45億美元,其估值超過600億美元。

短短兩年時間,螞蟻金服的估值提高2.5倍:從600億美元到1550億美元。

群雄逐“蟻”:融資140億美元,被全球頂級金融機構追

這一輪融資具體的估值數據,螞蟻金服並沒有透露。

而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披露,巴克萊銀行對螞蟻金服實地考察,對其估值上調到1550億美元上調核心原因:線下流量暴增,金融場景的滲透。

消費者在螞蟻金服旗下產品用戶平均收入增長迅速。巴克萊預計,其用戶2019年突破9億。

巴克萊預測,螞蟻金服2017年的營業收入為89億美元,2021年其營業收入為335億美元,4年複合增長率為39%,息稅前利潤為146億美元;由此,給予螞蟻金服的估值為1550億美元。

在中信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邵子欽看來, 螞蟻金服的核心競爭力在於,他在金融個科技之間找到了均衡點,並探索出獨特的解決方案。其業務架構建立了一個兼具廣泛連接與用戶篩選的漏斗模型,在滿足業務擴張的同時,劃定了風險邊界。

中信證券的估值邏輯,也主要源於螞蟻金服用戶數據增長,及其貢獻收入、利潤進行測算。

中信證券預計,2018年,2019年,2020年末,螞蟻金服用戶數6.8億,7.5億,8.0億,用戶平均收入分別為 162元,201元,254元,對應淨利潤分別為187億元,322億元, 519億元。

上述估值體系中,用戶數量是其核心要素。

而根據阿里最新財報透露,截至2018年3月31日,支付寶與其全球合作伙伴的年活躍用戶數已達8.7億,這遠超巴克萊、中信證券等機構前期的預期。

2摺疊螞蟻

螞蟻金服,這個龐然大物在消費者、投資者、金融機構呈現不同的模樣。

螞蟻金服正在從Fintech轉變為Tech fin。這一繞口的概念,最開始讓很多人無法理解。但是當財富號鏈接各大基金、保險等產品,螞蟻金服商業思路開始逐漸清晰。

到底如何精確描述螞蟻金服的商業模式?邵子欽認為,螞蟻金服模式做了一個生動的總結——摺疊式生態。

在中信證券非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邵子欽看來,螞蟻分為四層架構的可擴張的金融生態。

流量入口——支付寶為載體的超級入口。

產品平臺——理財、消費信貸、保險等產品。

支持系統——信用體系和風控體系等。

基礎設施——雲計算、大數據、AI、區塊鏈、IoT等。

群雄逐“蟻”:融資140億美元,被全球頂級金融機構追

群雄逐“蟻”:融資140億美元,被全球頂級金融機構追

在四層系統之外,環繞著衣食住行的全生活場景。首先,從場景中產生金融需求,然後用數據驅動開發和滿足需求。

其中,第一層——移動支付,是螞蟻金服商業模式的起點,通過支付和場景鎖定用戶。

群雄逐“蟻”:融資140億美元,被全球頂級金融機構追

移動支付提供的金融能力:支持層提供的信用、風控和運營能力,基礎設施層提供的底層技術,都對生態夥伴包括商戶和ISV開放。

目前這一開放生態已經初具規模。根據螞蟻金服披露,截至2017年末,螞蟻金服開放平臺開放接口/接口包1500+,活躍的服務商超過17000家,API日調用量超過9億。

而第二生態——構築理財、信貸、保險在內的全產品平臺。

理財平臺面向B端金融機構開放。旗下螞蟻財富平臺合作超過100家基金公司的2600+只基金。財富號上線後,螞蟻提供用戶觸達、數據、營銷等一系列技術能力支持,提供AI技術以更好建立用戶洞察,合作金融機構客戶轉化率提升了69%。

這一不再一一細說其他生態。簡單來說,螞蟻金服從超級入口——支付,到底層設施——雲等,既自成體系,又是一個可以不斷向外延展和開放的生態。

“隨著協同效應增強,平臺變現效率將被乘數級擴大。同時,摺疊式架構也將提高螞蟻生態的反脆弱性。”邵子欽認為。

3打開翅膀

演化繚亂的產品背後,螞蟻有著清晰的商業邏輯——鏈接一切金融產品。

螞蟻繼承了阿里的基因,開放生態的能力,與淘寶、天貓等一脈相承。

如果說早期,螞蟻金服開發出餘額寶等史詩級產品,為互聯網金融開路。

那麼現在,螞蟻開始逐漸放棄自己研發金融產品,徹底的將流量、產品、風控、技術平臺開放,讓一切金融機構等各個機構入駐,為B端金融賦能,達到為用戶提供最豐富的金融產品。

海量的用戶,海量的金融產品在這裡匯聚,螞蟻或將會享受比淘寶、天貓更高的盈利能力。

群雄逐“蟻”:融資140億美元,被全球頂級金融機構追

群雄逐“蟻”:融資140億美元,被全球頂級金融機構追

而更讓資本市場充滿想象力的是——全球化能力和科技能力。

本輪融資資金,螞蟻金服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支付寶的全球化拓展、全球頂尖人才的招募。

阿里巴巴的淘寶、天貓為螞蟻金服全球化打開國際化前站。螞蟻金服全球化目標是,未來10年全球用戶將達30億, 服務2000萬小微企業。

“國內、國際投資者看好的不僅是螞蟻金服以及支付寶的全球競爭力,更看好的是中國步入新時代的發展機遇。”在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看來,螞蟻金服將融資之後,將會複製中國中國成功的技術經驗和模式,走進跟多的國家和地區。

而目前,螞蟻已經在印度(Paytm)、韓國(KakaoPay)、印度尼西亞(DANA)、泰國(AscendMoney)、菲律賓(GCash)、馬來西亞(TNG)等8個國家或地區投資佈局了海外版支付寶。

而這筆資金的另外一個用途——加大自主科技投入,培育新興市場的本地科技人才。

據披露,從收入結構看,2015年,螞蟻金服的收入構成中,14%來自技術服務。到2017年,技術服務佔比上升至34%。

根據預測,到2021年時,螞蟻金服的技術服務收入將上升至總收入的65%,超過支付收入成為第一大收入項。

毫無疑問,科技的重金投入,鞏固螞蟻護城河。而國際擴張,其盈利能力不斷複製。

隨著C輪融資結束,螞蟻金服上市開始臨近。

15年過去了,螞蟻金服從一款信用支付工具,到衍生一個個互聯網金融產品,再到今天的摺疊的金融生態。

打開摺疊的翅膀,螞蟻重新出發。

- END -

懂財帝 原創出品 | znfinance

關注獨角獸,關注新商業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