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戰略配售基金蓄勢待發 謹慎看待“獨角獸”機會

本刊特約作者 王驊

近日,工業富聯披露了IPO發行的戰略配售情況,參與戰略投資的由“國家隊”牽頭,互聯網巨頭也有參與;隨後,南方、華夏、易方達、嘉實、招商和匯添富6家基金上報了“3年封閉運作戰略配售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這類基金可能會參與CDR投資,迎接“獨角獸”迴歸A股。

戰略配售基金蓄勢待發 謹慎看待“獨角獸”機會

意在維穩和引導

根據測算,如果BATJ以及網易等5家“獨角獸”發行佔總股本5%的CDR的話,二級市場需要承接的資金將超過3600億元。如果考慮到更多的“獨角獸”上市的話,會對資金面以及投資者心理造成巨大的衝擊。

戰略配售的發行方式減少直接面向市場的融資規模,能夠大幅降低巨大發行體量對市場的短期衝擊,但今後其鎖定股份的解禁,又將對股價形成壓力,因此需要國家隊進場維穩。

與此同時,基於目前CDR處於試點階段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更需要國家隊進場引導,同時引入有助於企業發展的長期投資者。富士康的戰略投資者以大型國企、大型保險公司以及國家級投資基金為主。而上報戰略配售投資基金的基金公司除了匯添富之外,都有管理國家隊基金的經驗。

從結果來看,六大基金公司均採用LOF形式和三年封閉期,在同一時間上報同一時間閃電獲批,也可以說明此類產品並不是完全的市場化行為,而是國家隊的一次先行試點工作。

關注隱藏的風險

市場和國家隊都在關注“獨角獸”,但是投資者不能掉以輕心。首先,此類產品從設計上看和定增基金非常相似,產品本身有封閉期,通過上市交易解決流動性,但是在當前股票形勢波動難測、國際局勢也並不平穩的情況下,鎖住一年甚至更久的禁售期所帶來的流動性損失是巨大的。此外,投資標的購入時有一定折扣,基金很可能在成立初期因為打新積累了大量浮盈,但在這之後一旦股價走弱,伴隨而來的就是淨值回撤和大幅折價。定增基金就是因為賺錢效應持續下降以及再融資新規和減持新規的影響,正在遭遇全線萎縮。

其次是獨角獸企業可能發生估值泡沫破裂的風險。獨角獸由於是A股市場的新生事物,因而容易引發投資者的追捧與爆炒,導致估值產生泡沫。且國內科技股的估值普遍較高,科大訊飛等企業估值均超過100倍。新股市值更多是情緒決定的,海外龍頭科技股迴歸時估值大概率會高於當前在海外市場的估值,估值泡沫最終也會有破裂的時候,也有境內外市場的案例值得借鑑:此前通過借殼或IPO上市的諸如華大基因、分眾傳媒和三六零等都可以稱之為獨角獸企業。這些企業在借殼或上市之初,都遭到大肆炒作,在股價漲至高位泡沫破裂後,便開始了價值迴歸:按最高市值測算,華大基因市值縮水超過33%,三六零則超過48%。

香港市場也是如此,閱文集團、眾安在線、易鑫集團、雷蛇和平安好醫生被稱為港股的“新經濟五劍客”,但這批獨角獸上市不久即紛紛破發,不少甚至市值腰斬,截至五月底,眾安在線、易鑫集團、雷蛇和平安好醫生均跌破發行價,市值較高位已縮水超1700億港元。

今年4月,胡潤研究院發佈《2018第一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此次榜單中估值超100億美金的“超級獨角獸”有13家,估值總計超2.2萬億元。然而“獨角獸”並非是企業成功的代名詞,大部分也都是互聯網高科技企業,在較長的封閉期內,公司經營、股價變化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其三,從其他地區的經驗上看,存託憑證本身可能存在缺陷。臺灣在2008年推行TDR,在市場大力推動、市場高估值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獲得了不錯了開局,但隨著跨市場套利導致流通數量減少等一系列原因,40%以上的TDR很快跌破發行價,至今仍未有起色。

綜上,六家基金公司的獨角獸基金閃電獲批,管理費0.1%,託管費0.03%,費率比貨幣基金還低,募集僅限普通投資者、社保、企業年金等機構賬戶認購,導向性明顯。基金參與CDR項目的戰略配售或有望拿到較高程度的折價,也會提高戰略配售基金的吸引力。但其風險仍不可小覷,除受國內市場環境、所投標的基本面影響外,基金還會受境外市場因素的影響;此外,作為創新品種,該類基金可能會受到市場的過分炒作,帶來二級市場價格較淨值的顯著溢價或折價,投資者也要考慮機會成本和時間跨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