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2018山東三支一扶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哲學的兩大派別

馬克思主義認為,哲學上的兩大基本派別:就是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對立(或唯物論和唯心論的對立)。

一.唯物主義

唯物主義按歷史形態分類: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現代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認為某種物質的具體形態是世界的本源。

金木水火土.五行八卦氣陰陽。

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以自然科學為基礎產生的,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缺陷:機械性(萬物運動都是機械運動).形而上學性(片面.靜止.孤立地看問題).不徹底性(自然觀是唯物的.歷史觀上的唯心的)

3.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即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為第一性,精神為第二性。

二.唯心主義

唯心主義分為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

二者的區別在於對"精神"的不同規定,但它們的實質都是一樣的,都是把精神作為世界的本原。

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我、心、感覺、人、觀念)

1."萬物皆備於我"(孟子);

2."萬物與我為一"(莊子);

3."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陸九淵);

4."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王陽明) ;

5."心包萬物,心包萬理"(王陽明);

6."萬物皆在吾心中"(王陽明);

7."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康德);

8."我思故我在"(笛卡爾);

9."存在就是被感知"(貝克萊);

10."自由選擇的意志高於一切。"(尼采);

11."物質是觀念的集合"(貝克萊);

12."物是感覺的複合"(馬赫);

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當成是世界的本原(上帝、鬼神佛、理、道、天命、絕對)

l."道是天地之根,萬物之母。"(老子);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萬物。"(老子);

3."萬物皆是一理","有理則有氣","天者,理也"。(程頤);

4."有是理,後生是氣","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5."理在物先,理在事先"。(朱熹);

6."現實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柏拉圖);

7."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創造物";

8.人為天命所主宰。

9.聽天由命

【例1】19世紀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認為:"絕對觀念"先於自然界和人類得社會而存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絕對觀念外化或異化的結果,黑格爾的觀點屬於( )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C.辯證唯物主義

D.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

【答案】A。解析:本題中,黑格爾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絕對觀念外化或異化的產物,言外之意,就是絕對觀念產生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而絕對觀念是什麼,很難說清楚,是一個獨立於人的主觀精神以外的神秘的東西,故應當屬於客觀唯心主義範疇。BCD的說法皆錯。

【例2】我國哲學家範縝說:"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這是( )

A.唯心主義觀點

B.形而上學的觀點

C.唯物主義觀點

D.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答案】C。解析:範縝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唯物論者,他認為"形和神"是統一的,形是一種"具體形態",有形才有神,形決定神,這是典型的樸素唯物主義觀點,還沒有上升到辯證唯物主義的高度。故本題應選C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