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有意思

——從《社會主義“有點潮”》看湖南如何進行理論宣傳創新

“烏托邦是座什麼島?”“《共產黨宣言》是本什麼書?”“‘阿芙樂爾’號為什麼會開炮?”……這些高冷的理論話題,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隨著《社會主義“有點潮”》的熱播而流行起來。這檔由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人民網、湖南教育電視臺策劃推出的電視理論節目,先後經中央和省兩級媒體播出後,在廣大觀眾特別是青年大學生中產生了強烈反響,也受到了中央和省委領導的高度關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等二十多家主流媒體紛紛熱評。這檔節目在十九大新聞中心大廳播映後,迅速形成了電視理論節目收視現象,被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是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的一次成功嘗試。

《社會主義“有點潮”》的走紅並不意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理論工作,他帶領全黨創新理論,建設和發展了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為各地各相關單位推進理論工作創新提供了大有可為的廣闊舞臺。在此背景下,湖南選取重大時間節點聚焦重大政治主題,及時推出的這檔既有意義又有意思,還有點潮的理論節目,不但彰顯了一種卓越膽識和使命擔當,也很好地順應了宣傳形勢和黨的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那麼,《社會主義“有點潮”》的走紅,對於推動湖南省理論宣傳創新,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更加有意思有哪些啟發呢?

其一,把握時態,堅定唱響理論宣傳主旋律

《社會主義“有點潮”》之所以能火起來,生動的語言、鮮活的畫面固然為其增色不少,但它更多借助的是社會主義真理的魅力和邏輯的力量贏得了人心。精準把握理論宣傳的“時態”,即立足時代背景、把握時代主題、瞄準當下大眾最普遍的理論需求去釋疑解惑,這才是節目成功的關鍵。基於此,湖南省的理論宣傳也著重抓了兩個結合。

一是把“頂天”與“立地”更好地結合起來。頂天,就是要緊扣時代主題,精準吃透上情,確保方向準、導向正、路子對,真正把中央精神領會好、宣傳好。“立地”就是要了解民情民意,接好地氣,真正讓中央精神往實裡走、往群眾心裡走。比如,在湖南省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各級宣講中,既嚴格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以黨的十九大報告為綱,原汁原味地解讀,科學嚴謹地宣講,又緊密地聯繫湖南的發展實際,結合湖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和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實現“頂天”與“立地”的有機結合。

二是把“傳道”與“解惑”更好地結合起來。 “傳道”就是要正、要紅,要大張旗鼓地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好,共產黨、社會主義好,偉大祖國好,達到“鑄魂補鈣”的目的。“解惑”就是不偏、不倚,旗幟鮮明地開展辨析引導,達到匡正驅邪的目的。《社會主義“有點潮”》正是抓住了“究竟什麼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到底好不好”“社會主義源自何處又走向何方”以及“南湖的紅船為什麼破浪前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在哪”“中國夢是個什麼夢”等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重大主題和熱點問題,既講偉大成就又不迴避問題,才實現了通過“傳道”與“解惑”幫助觀眾堅定“四個自信”的目的。

其二,創新樣態,倍增理論宣傳效果

《社會主義“有點潮”》之所以能夠實現平臺熱播、媒體熱評、網友熱議,成為理論節目的爆款產品和現象級節目,靠的不是明星大腕、網絡大V,而是通過樣態創新,達到馬克思主義經典論述與生動呈現的有機結合,讓觀眾看完節目後,紛紛感慨“節目打破了受眾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刻板印象,入心入境,接地氣,有溫度,喜歡!點贊!”認為“社會主義的發展史感天動地”“要為自己的幸福發奮工作”,從而達到了很好的理論宣傳效果。圍繞理論宣傳的樣態創新,湖南省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探索。

聚焦特定群體進行樣態創新。根據受眾的年齡、職業、文化水平、地域等特點,做到“一群一策”“私人訂製”,讓理論大餐合胃口,理論工作才能真正做下去、做進去。《社會主義“有點潮”》的成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這檔節目在名稱、形態、嘉賓選擇、語感語態等方面與青年的習慣高度契合,為激發青年觀眾的共鳴、爭取青年觀眾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差異化策略的應用,在湖南省理論宣傳工作中隨處可見。比如,在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過程中,長沙市根據不同群體需求,分別制定了宣講提綱——機關事業幹部版、企業工人版、城市社區居民版、鄉鎮農村農民版、學校學生版,切實提高宣講針對性,受到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的歡迎。懷化市則針對苗族和侗族集中聚居的特點,在五個少數民族縣廣泛組建“苗語侗話”宣講隊,走村進寨、在田間地頭進行宣講,用“老百姓的話”講述鮮活的故事、生動的例子,確保少數民族群眾有效地接受黨的十九大精神。

媒體融合發展推動樣態創新。媒體融合,立體傳播,這是理論宣傳的大勢所趨。《社會主義“有點潮”》圍繞一個主題,打通了報紙、廣播、電視和門戶網站、“兩微一端”,堪稱媒體融合推動理論宣傳樣態創新的成功範本。比如,該檔節目在電視播出的同時,人民網同時推送了《今天,我們聊聊社會主義》一文,24小時內點擊量迅速突破10萬以上,既進行了理論傳播,又帶動了輿論話題,推動這檔節目迅速形成收視現象。為了進一步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湖南省出臺了《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實施方案》,對媒體融合發展進行了謀劃和部署,致力於形成一個全媒體、寬受眾、立體化信息傳播的理論宣傳新格局。

堅持技術創新帶動樣態創新。理論宣傳要入腦入心,首先要能入眼入耳。《社會主義“有點潮”》的一幕幕畫面讓人久久難忘:馬克思與恩格斯一起探討問題、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發表演說,這些全息投影模擬的歷史場景重現,讓人可感可觸。同時,圍繞節目主題,一個個精彩的微故事、微視頻、微動漫、微圖片、微窗口等新型傳播方式讓觀眾輕鬆就能領會社會主義理論深奧的內涵。媒體融合發展,需要技術層面的深度變革,也帶動了理論宣傳的模式創新。除了常規的“互聯網+理論”模式外, “視頻+理論”“數據+理論”“平臺+理論”等理論宣傳新模式不斷湧現,實現了最大的宣傳效果。

其三,創新語態,推動理論宣傳入腦入心

語感語態,不僅涉及“怎麼說”,還與“誰來說、在哪兒說”有關。老中青的嘉賓搭配,脫口秀的節目形式,平民化的語言表達,《社會主義“有點潮”》展現的這些極具親和力的語感語態,迥異於以往理論專題片“你聽我說”的刻板形象,讓節目能入腦入心。在這方面,湖南省的理論宣傳做到了三個“四”。

建好四支隊伍。黨代表是“播種機”,他們將黨的創新理論、最新精神播種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心田,特別是進行歷次黨代會精神宣講時,黨代表們“冒熱氣”的宣講將黨的最新精神第一時間輸送到了基層;領導幹部是“領頭羊”,各級黨委(黨組)書記是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創新理論的第一責任人和第一宣講員,他們帶動和激發著全體黨員幹部理論學習的熱情;理論專家是“主力軍”,他們以堅定的政治立場、紮實的理論功底將理論講準講透,講到百姓心田;基層名嘴是“輕騎兵”,他們挖掘群眾身邊的“田秀才”“土專家”“新鄉賢”,充分發揮他們“輕騎兵”的作用,廣泛開展基層“微宣講”。

搭好四座舞臺。報告式宣傳。通過報告會、大講堂,全面準確地闡釋黨的創新理論。座談式宣傳。各級宣講團深入農村社區、工廠車間等,採取與黨員、幹部、群眾近距離交流互動的方式,回答基層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使黨的理論從紙上躍到幹部、群眾的腦中。文藝式宣傳。面向群眾,結合地方實際,用相聲、說唱、戲曲快板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使黨的理論宣講悅耳又悅目、入腦又入心。互聯網宣傳。通過網絡訪談、推出網絡課程等方式,統籌線上線下渠道、網上網下資源,廣泛開展“互聯網+宣講”,使黨的創新理論充盈網絡空間。

說好四種話語。講好普通話。嚴格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全面準確宣傳黨的最新精神,原汁原味解讀,科學嚴謹宣傳。講好湖南話。既緊緊圍繞黨的最新精神,又緊密聯繫湖南發展實際,把“普通話”變為“湖南話”,不斷增強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講好百姓話。把宣傳提綱變為“明白紙”,把報告語言翻譯成“大白話”,讓老百姓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講好個人話。各級理論宣講員在原原本本認真研讀、融會貫通掌握黨的創新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個人的學習感悟對理論進行再加工,努力發揮創造性,形成自己的歸納提煉,體現自己的特色和風格,既深入淺出又有血有肉。

總的來說,湖南省理論宣傳既能大有可力,更需積極作為,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真正使我們的理論宣傳工作與黨的理論創新進程合拍、與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相匹配,不負偉大時代,不負偉大事業,不負偉大機遇,不斷顯示二十一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

(供稿:省委宣傳部 執筆:肖霄)

(省委宣傳部)

(肖霄)

(滕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