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希拉里耶魯演講用俄羅斯帽嘲諷特朗普:如果你幹不過,就加入他們

希拉里耶魯演講用俄羅斯帽嘲諷特朗普:如果你幹不過,就加入他們

希拉里耶魯演講用俄羅斯帽嘲諷特朗普:如果你幹不過,就加入他們

希拉里回母校耶魯大學為“畢業紀念日”做演講時用俄羅斯帽嘲諷特朗普,稱“如果你幹不過他們(俄羅斯人),就加入他們。”這一舉動引來全世界媒體圍觀。演講中她再次大談2016年的那次總統選舉,表示自己“仍未走出陰影”。

特朗普就職以來,其競選團隊的“通俄門”風波不斷髮酵。希拉里這次演講再次被美國媒體理解成,藉機諷刺總統特朗普。

《赫芬頓郵報》就報道稱:

希拉里耶魯演講用俄羅斯帽嘲諷特朗普:如果你幹不過,就加入他們

一頂俄羅斯裘皮帽,毫無疑問藉機諷刺特朗普,其競選團隊被指責“通俄”,影響2016年的總統大選。

而其他外媒也用了,ribs、jabs 、mocks等詞,來描述希拉里對特朗普的冷嘲熱諷。

希拉里耶魯演講用俄羅斯帽嘲諷特朗普:如果你幹不過,就加入他們

希拉里是耶魯大學校友。她於1973年畢業於耶魯大學法律學院,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為什麼會拿出一頂帽子?這源於耶魯大學“畢業生日”的傳統。

據《國會山》消息,5月20日,耶魯大學舉行“畢業生日”活動。

“耶魯學院畢業生日”是耶魯大學最著名的活動,畢業生身著學士袍,但不戴學士帽,每位畢業生戴著象徵個人特點的帽子亮相,別出心裁,富有創意。(獲取更多託福/雅思考試資料請添加精英壹佰小助手wx:te18801210648)

因此,媒體也稱耶魯大學畢業典禮為“帽子盛會”:有的同學把慶賀的文字頂在頭上,有的同學帽子上是咖啡杯、獨角獸、帆船、口紅,還有的同學為了凸顯自己的專業是化學,帽子上頂的是一個立方體——立方烷結構式。

據說“帽子盛會”這個創意來源於某一屆活潑的學生,他們覺得戴著方頂的學士帽太枯燥,不如讓畢業典禮有趣起來,就在帽子上狠下功夫,這項傳統也因此延續至今。

作為校友的希拉里受邀前往,自然也有準備。

“我也帶了一頂帽子”

“I brought a hat too ... ”

她繼而抽出一頂黑色的俄羅斯裘皮帽,並補充道:

“一頂俄羅斯帽子”

"...a Russian hat..."

全場隨即一陣鬨笑,希拉里又來了一句:

“如果你幹不過他們(俄羅斯人),那就加入他們。”

“If you can’t beat ’em, join ’em.”

希拉里2018年耶魯大學畢業演講稿中文版

謝謝大家。我很高興參與今天的活動,與大家共享這一美妙時刻。很遺憾儀式不能在室外舉行,但是這個禮堂也讓人感到十分親切。感謝沙洛維校長和陳院長的盛情邀請。感謝主持人亞列克斯同學。感謝各位畢業生的親友親臨現場。感謝各位通過在線直播收看畢業典禮的同學們。

最重要的是,我要恭喜2018屆的各位畢業生們,雖然我知道你們中有三個來自密歇根州的同學沒有在2016年大選的時候準時投票,但無論怎麼說,恭喜你們!

在我開始正式演說之前,我想確認一下富蘭克林學院和默裡學院的同學今天是否有到場?(這兩個學院距離耶魯校園中心最遠)我擔心你們趕來的航班可能會延誤。

我非常榮幸被2018級的同學邀請作為你們的畢業演講嘉賓。我看到在座各位同學都延續了帶帽子參加畢業典禮的傳統,而我也不例外。我帶了一頂來自俄羅斯的帽子。(掌聲和笑聲)我的意思是,如果我們沒辦法打敗俄國人,那不如加入他們。

今天同你們一起,我想起了很多久遠的往事。1969年的秋天,我第一次作為法學院新生來到耶魯校園。當時穿著喇叭褲,開著我的小破車,車頂上還載著一床床墊。我當時完全不知道在耶魯等待著我的會是什麼。實話說,我當時在哈佛和耶魯的法學院之間糾結。

在我比較哈佛和耶魯的時候,我受邀參加了哈佛法學院為錄取新生準備的雞尾酒會。在那裡我遇到了一位非常有名的法學教授,他穿著三件套西裝和手錶鏈。我的一個男性朋友,一個法學生,介紹我和這位教授認識:“教授你好,這是希拉里·羅德姆。她正在決定應該入讀哈佛法學院還是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指耶魯法學院)。” 這位教授不屑地看了我一眼,說道:“首先,沒有學校可以和我們競爭。其次,我們哈佛不需要再招更多女生了。”

不過我本來也就更傾向於耶魯,但是這個教授的態度讓我下定了決心。

我在耶魯入學時,同年級235個法學生只有27名女性。1969年也是耶魯本科生院第一次招收女生。四年之後,紐約時報針對耶魯男女同校的調查顯示女生比男生更加努力,並多少取得了更高的成績。紐約時報還指出很多男性因此覺得受到了威脅。我對此感到震驚。

這些年來,耶魯一直都是我的第二家園。我曾經多次回來探訪,也曾在2001年耶魯300週年校慶的時候作為嘉賓演講。我希望你們也能對母校有這樣的感情。我在這裡認識了許多我最珍視的朋友和同事, 包括傑克·沙利文和哈羅德·科爾。我也見證了你們許多人的成長,比如麗貝卡·肖,她今天也將發表演講。我在過去的一兩年也有幸和耶魯法學院的許多教授合作,包括新任院長希瑟·格金。

許多耶魯的畢業生—你們之中有很多今天也在場—曾經和我在美國參議院、國務院和我的總統競選活動中共事。與他們的合作非常愉快,特別是我的一位競選實習生戴維·夏默,他也是今天畢業生中的一員。

我同時也要承認、在我所有和耶魯有關的人生經歷中,恐怕沒有一件的重要性比得過當年和比爾·克林頓的相遇。

我二年級那年有一次和朋友們穿過學生休息室,看到了一個高高帥帥、留著像維京人一樣的鬍鬚的男生。我問我的朋友這人是誰,朋友告訴我這是比爾克林頓,來自阿肯薩斯,他從來只知道談論他的家鄉。巧合的是,我當時正好聽到克林頓說“才不止這樣呢,我們還生產世界上最大的西瓜。” 我當時很好奇這人到底是誰。他在不停地看我,我也在一直打量著他。

過了幾天在學校圖書館,我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到他在不停地看我,而我又開始看他。我終於忍不住了,便走到他面前說:“我們既然已經這樣看來看去,不如相互做個自我介紹吧。我叫希拉里·羅德姆,你是誰?”而這成為了我們之間悠長故事的開端。

還有一次,我在耶魯法學院告示欄上裡面看到一張傳單,這張傳單改變了我的命運。對了,可能只有你們的父母或者祖父母之中還有人知道告示欄和傳單是什麼。簡而言之那是我們過去獲得信息的方式,就像今天的臉書。

唯一的區別是告示欄不會偷取你的個人信息。

言歸正傳,那張傳單是關於瑪麗安·賴特·埃德爾曼,一位致力於民權運動的耶魯法學院畢業生。她後來創辦了保護兒童基金會。瑪麗安當時回到耶魯舉辦了一個講座,分享她如何幫助密西西比農村的兒童提高教育質量。我被這個講座深深震撼,那年暑假我加入了她的項目。

這一經歷讓我認識到法律在保護兒童方面的力量和不足。和很多別的實踐經歷一樣,我從中學到了和課堂內容同樣重要的道理,而保護兒童也自此成為我畢生為之付出的理想。

從我畢業以來,耶魯發生了許許多多的變化。2019年,我們就將慶祝首批女性研究生畢業150週年和首批女性本科生畢業50週年。我聽說耶魯在官方文件中取消了有男性偏見的用語。更棒的事,兩個男子合唱團也將開始招收女生。 這讓我想起了我當年申請加入合唱團的試音帶:現在就連維基解密也找不到它們在哪裡了。如果你覺得我的電子郵件都算得上一大丑聞的話,你真的應該去聽聽我唱歌。

今天畢業生的故鄉包括全美50個州、華盛頓特區、波多黎各、關島還有56個其他國家。在你們四年的大學生涯中你們經歷了熬夜、圖書館搶位、早起、圖書館查詢系統,去爬過了科學山,可能還有幸在畢業前的“最後一刻舞會”找到愛人。(獲取更多託福/雅思考試資料請添加精英壹佰小助手wx:te18801210648)

現在嶄新的冒險擺在你們眼前,你們之中可能還有人戀戀不捨,因為當下是我們國家歷史上最紛亂複雜的時代之一,或許比我畢業的六十年代還要紛亂許多。我最近翻看了狄更斯的雙城記。我一般看完“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就停下了。

但這次我繼續往後看:“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 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 狄金森講述的是法國大革命之前的故事,但同樣的語言也可以用來描述今日美國的大起大落。

時代的巨大挑戰將成為你們責無旁貸的使命。你們擁有足夠的品格和勇氣來應對這一動盪的歷史時刻,而最重要的是,你們擁有足夠的堅韌。

我最近常常思考“堅韌”這個概念。我的偶像埃莉諾·羅斯福說過,每一次你停下腳步與恐懼對視,你都會收穫自信、勇氣和力量,這樣你便可以告訴自己,我已經經歷過這一切了,我有勇氣面對下一個挑戰。這便是堅韌。

堅韌非常重要,因為每一個人一定會經歷失敗,而最重要的就是經歷失敗之後能夠爬起來繼續向前。

作為耶魯大學即將畢業的學生,這聽上去可能難以接受。但是相信我,你一定會犯錯,會經歷失敗,不管你有多優秀。如果不信的話,我自己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剛剛輸掉2016年大選的那幾個月一點對我來說也不好過。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面對失敗的應對機制: 我當時去了森林裡散步; 就像耶魯學生去東巖公園裡一樣。我花幾個小時刷推特;你們也在耶魯臉書群裡刷表情包。我喝了很多霞多麗白葡萄酒;你們有校園裡的小酒吧。我練習瑜伽和交替呼吸法;你們去上那屆叫美好生活的心理課。

如果你們一定要問的話,我承認我還沒有完全忘記2016年的失敗。我還在想那次選舉;我還在後悔我當時犯下的錯誤;我堅信理解在這次美國曆史上如此奇怪而不可預知的選舉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將有助於我們在未來更好地捍衛民主制度,不管你是左派右派中心派、民主黨共和黨獨立黨派還是素食主義者。這民主制度對於我們都很重要。作為個人我覺得一切還過得去、但是作為一個美國公民,我感到擔心。

我剛才說過、個人的堅韌是很重要的。但是僅僅只有個人的堅韌還不夠。我們作為一個群體也需要有堅韌的品質。這一品質在2018屆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你們大二的時候參加了堅韌大遊行,耶魯歷史上最大的遊行活動—它由女性黑人學生領導,收到學生的教職工的廣泛支持,旨在讓耶魯成為一個對所有人更加平等和安全的校園。你們許多人說這次遊行是你們耶魯生涯中最重要的時刻,而這一認同體現了你們共同的價值觀。

然而現實是,校門之外,我們的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分裂。我們將自己劃分進對立的陣營,而這種對立分裂了我們如何看來這個世界。因此出現了更多的自由派和保守派,但是溫和派卻日漸式微。我們的政黨在意識形態和地區上的分界更加明顯—北方的共和黨人和南方的民主黨人都越來越少。

在種族和宗教議題上的衝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激烈。隨著中間派越來越少,黨派對立愈發明顯。我不想在這裡討論政治。但是這不僅僅是一個“兩邊都有錯”的簡單問題。美國政治的極端化並不對稱:我們有的領導人明目張膽地用惡毒言論挑起人民矛盾、這些領導人害怕改變並認為國際政治是一場零和遊戲:“如果別國獲得利益,那一定說明我們國家正陷於不利。”而這就是導致政治極端化和國際衝突的典型邏輯。

人與人之間的聯結正在變得愈發脆弱。我認為要想治療我們國家的創傷,我們需要“徹底的共情”。我知道這很困難,但是我們現在必須跨越種族、階級和爭執理念的隔閡,嘗試以別人的角度看來這個世界,回到理智的思辨中,學會如何友善地表達不同意見,找回我們共同的集體歸屬感和人性的光輝。

當我們評價政治和領導人的時候,我們不能只問自己“我自己現在有沒有過的比幾年前更好?”而是要關心“我們所有人,我們這個國家有沒有變得更好,更強大,更公平?” 你們在耶魯受到了這方面的訓練。你們懂得即使自己不是移民,當一個勤勤懇懇工作的父親被無緣無故驅逐出境的時候,你們也應該感到憤怒;即使自己不是有色人種,當黑人學生被社會孤立甚至針對的時候,你也會知道平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使你自己不是槍擊案的受害者,當你聽到德州學校槍擊案的一個倖存學生說“我一點也不感到意外:我一直感覺這種慘劇總有一天也會發生在我身上”你也會明白我們辜負了自己的孩子。我們需要團結。我們需要儘快通過槍支管控立法。

共情不僅僅應該是我們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區生活的中心。它更應該是我們公共生活、政治生活和政策制定的中心。我們往往不覺得政治和共情有什麼關係,但是他們可以而且必須共生。

前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在她的新書“法西斯主義:全新的警示”中寫道:共情這一靈魂的慷慨,對他人的關愛,對人人生而平等的信仰是抵抗以自我為中心,踐踏道德的法西斯主義的最好武器。

你享受了世界頂級的一流教育。耶魯歷史學教授蒂莫西·斯奈德在他的“論暴政”一書中寫道:“否定真相便是否定自由。如果真相不存在,那人們便不可能有理由質疑權威。如果不存在真實,那麼一切都會成為戲碼。”包括在他的最新著作《通向不自由之路》中,斯奈德教授的警示都擲地有聲。

我們應該首先開始支持真相和邏輯,不僅僅在學術討論中這樣做,而是要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刻刻踐行這個理念。

我們應該認識到高等教育在創造機會、推動平等中的重要作用。我們要打擊虛假新聞,並支持勇敢、負責任的新聞工作者和他們的報道,比如通過訂閱一份報紙。最重要也最顯而易見的是,去投票,在不僅僅是總統選舉的每一次選舉中投票。

是的。我們處在一個富有挑戰性的時代。但是我們曾經經歷過許多挑戰。奧巴馬當選總統的那晚我們許多人都充滿希望,甚至包括我自己—他的黨內對手。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今天應該比當時更充滿希望—經歷過逆境沖刷和實戰考驗的,清晰的希望。

我們鮮明反對那些傷害人民的政策,我們要為了每一個人的尊嚴而戰。我們要將我們的情感轉化為行動。那些所有令人難以前行的苦難使得我們共同的堅持變得格外可貴。夜以繼日的奮鬥是極其困難的,但是我們做到了。我因此變得樂觀,因為你們展現了美國人民令人難以置信的堅毅和力量。

我近幾個月遇到的許多人和事都給了我希望:帕克蘭的學生以勇氣和決心面對常人難以想象的校園慘案;通過我選舉後創辦的組織“共同向前”,我認識了許多社會運動團體和領導人,並和他們共同激勵草根層面的政治參與;許多人自此開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政治活動,他們鼓勵選民參加投票或事調研自己所關心的政治議題;一波又一波的女性參加選舉並贏得政治席位;男性和女性攜手改變女性遭受性騷擾和性暴力的現狀。

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多的仗要打;很多的事情要去改變。我們需要格外注意才能保持鬥志和警惕:不要閉上眼睛,不要讓我們的心變得僵硬、不要想撒手讓別人來幫忙。在這個歷史節點,只有每一個人都相信自己行動的力量而不論我們的力量看上去多麼渺小,我們的目標看上去多麼遙遠;每一個人不論自己支持的候選人是否勝利都去投票;每一個人都對自治自決充滿信念並願意作出實際的讓步來實現普惠的目標,我們的國家才有希望。

是的,我們需要調整步調、彼此依靠,共同尋找美,尋找善,尋找勇氣,尋找英雄。我們需要學會在尊重彼此的前提下討論爭議。我們要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因為我們必然會經歷失敗。就想約翰麥凱恩最近提醒我們的那樣:正義的信念即使迷失,也永不會脆弱。不論發生了什麼,最重要的是是我們一直堅持前行。

今天的耶魯和五十年前的耶魯天差地別,甚至與四年前也是大不相同。四年前,耶魯沒有一所學院以女性命名。而今天,默裡學院紀念著偉大的性少數平權活動家保莉·默裡的偉大成就;格蕾絲·霍珀學院紀念了耶魯畢業生、海軍第一批計算機工程師之一格蕾絲·霍珀。這些改變不是自動發生的:是你們的不懈鬥爭帶來了這些改變。

所以我說在耶魯改變了你們的同時,你們也在改變著耶魯。現在就是你們去改變世界的時候了。我相信你們最好的時代、耶魯最好的時代和美國最好的時代都在將來,而你們每一個人都將帶領世界走向這更美好的未來。

謝謝!恭喜2018屆的畢業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