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心疼,遼寧號艦員沒見過戰機起降,海軍士兵沒見過大海

遼寧艦作為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001 型),共 20 多層甲板,3000 多個艙室。共有 2000 餘名官兵生活其中,儼然是一座微縮版的城市。為了這個城市能夠正常運轉,2 千名艦員三班倒,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

心疼,遼寧號艦員沒見過戰機起降,海軍士兵沒見過大海

▲一艘英國航母甲板分層結構圖

2012年,遼寧艦論壇開始運行不久,網友“刷油漆的漁夫”發佈了一條請求信息:“艦上持續進行油漆作業,我們的作訓服上沾滿了油漆,洗不掉,請首長考慮下,能不能給我們再發一套作訓服?” 沒想到,這樣一條“隔空喊話”的帖子,當天就收到艦領導的線上回應。第二天,全艦官兵都收到了一套嶄新的作訓服。 這條帖子的處置效率當時在遼寧艦上引發轟動,成為了遼寧艦論壇關注度飆升的催化劑。

從那以後,論壇上各種意見建議多了起來。網友“挺進大洋”發帖建議增加一個“軍事沙龍”版塊,網友“吃貓的魚”建議論壇增加搜索功能,網友“oceanmice”發佈《我對升旗有話說》,網友“後來的我們”發帖對早餐提出建議……很快,艦員們在論壇上發出的合理化建議幾乎全部被採納。

這樣一件又一件暖心事,慢慢積累起了遼寧艦論壇的超高人氣。線上線下的良性互動,也成為遼寧艦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

“首長,能不能關心一下我們這些常年工作在深艙的艦員,讓我們了卻多年來想看艦載機起降的心願?”又是一年退伍季,艦上一名炊事員在“艦員心聲”版塊發帖說,自己在航母上服役多年,卻從來沒有親眼見過艦載機起飛。

幾天後,又一輪殲-15艦載戰鬥機起降訓練時,當年滿服役期的全體老兵都被請上了艦島舷臺。當殲-15艦載戰鬥機挾著雷霆般轟鳴聲騰空而起時,所有老兵不約而同地抬起右臂,向著高飛的戰鷹敬了一個長長的軍禮。那一刻,熱淚湧出了這群老兵的眼眶。 那一天,多位老兵在遼寧艦論壇寫下了肺腑之言。 有炊事兵留言:“我的崗位很渺小,但看了殲-15艦載戰鬥機起飛後,我更加確信,我們每一個平凡的崗位都很重要。” 一名機電兵寫道:“在殲-15艦載戰鬥機起飛的那一刻,我終於明白,我們乾的工作原來這麼有意義!” 這件“網事”後來被演繹成小品《班長的心願》,搬上了某地方衛視的春晚舞臺。航母官兵質樸的情懷感動了眾多觀眾,並在遼寧艦論壇上再次刷屏。

心疼,遼寧號艦員沒見過戰機起降,海軍士兵沒見過大海

許多人可能不理解,在航母上服役多年的老兵,怎麼會看不到艦載機起降呢?遼寧號雖大,也不過300多米長、70多米寬,老兵趁著休息的空檔跑到甲板上看一眼航母起降應該不是難事。事實上,除了那些直接保障艦載機甲板作業的專業官兵,遼寧號上絕大部分官兵平日甚至很難看到甲板,因為飛行甲板其實是比較危險的地方,被譽為“世界上最危險的4.5英畝”。而航母作為作戰機器,需要艦員在自己的崗位嚴陣以待,沒有命令絕不允許私自“串崗”。因此許多遼寧號上的官兵,直到退役也未能親眼看到艦載機在遼寧號上起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