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讲内容:给认真的人以更多的机会

讲内容:给认真的人以更多的机会

------本期内容导读------

如果认真回顾一下传统媒体在介入新媒体领域之后的这些年的实践经历,就会发现,这种规范与收紧,恰恰是在日趋公平的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给了传统媒体人展现自我实力与优势的最佳助力

------以下正文详情------

最近在做新媒体内容的朋友应该都有同一种感觉:现在这一行业的条条框框越来越多,现实中一不小心就触雷的案例也举不胜举。用通俗的话来说,底线越来越清晰、禁区越来越明确,那么这样的现实,对于媒体从业者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大多数人的第一感觉会说不好,这种反应也自然:同样地做事情、写文章、编稿件,过去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找到什么就发什么,再加上网上流行的各种小技巧、小花招还可以时不时地玩一些,现在一下子收紧起来了,一切都要规范了,的确会让人在平常工作中感觉到过多的额外压力了。

可是,如果认真回顾一下传统媒体在介入新媒体领域之后的这些年的实践经历,就会发现,这种规范与收紧,恰恰是在日趋公平的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给了传统媒体人展现自我实力与优势的最佳助力。

首先是各种版权追责及维权现象增多,再也不能随随便便地转稿了,就连自己在原创文章时,也要小心注意是否会涉及抄袭或洗稿?在稿件中所引用的图片、图标以及各种表情包,都得注意是否会有可能涉及侵权?这些套在各个新媒体小编头上的紧箍咒,从表现上看,这会让这一行业越来越难做了。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在过去,经常会发现:辛辛苦苦大半天,认真原创出来的稿件,要不比不上人家随便从网上抄下来稍稍修改后的热文点击率高。而最可气的是,自己要是写出了热文,一转眼就会立刻被别人扒了去,赚得的会比你高得多的点击,这些都是缺乏规范与约束的后果。

版权越是受到尊重与重视,那么富有原创能力的人或媒体就越能体现出价值。而那些只能到处剪剪贴贴、抄抄转转的搬运者们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小。

再者就是那些一直走下三路及低俗之路的内容营销号们再也不怎么受欢迎了。这一点以内涵段子的彻底关闭作为一个标志性的象征,彻底地封锁了这一条路。虽然说,大家都喜欢看一些通俗的东西,但是这并不不代表着大家接受低俗。对于相对规范、有原则的专业媒体工作者,如果要是与社会上的自媒体去比低俗,那可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底线了。话再说回,又怎么能比得过这些闲散力量呢?

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这股不正之风扭转回来,大家不要总是停留在标题的夸张、诱导甚至是编造欺骗上去下功夫,而是要把主要的精力与能力放在如何写出更加详实、更加生动以及更加优秀的主体内容出来,这才是内容产业理应发展的方向。

最后便是曾经略有泛滥之势的“为了流量而不择手段”,这里面更是以“二更食堂”关于郑州空姐被害案一事为典型的喝止代表。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在没有强有力的行政手段的介入、更没有网络舆论中近似一致的集中声讨。单单从“流量为王”的营销理念上,当初的那篇文章仍然会轻松松地登上10万+的优秀成绩单,进而会传递出一种极其不好的思想:哪管你文章写什么,只要出了名就是好。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小题大作,可是你必须要明白,在流量至上的观念之下,为了提高流量,从色情到隐私、从谣言到欺骗、从道德甚至直到犯罪,这就是一条难以抑制的不归之路。正如停在红灯线后的你,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无视红灯,穿街而过,很可能,他们比你更早更轻松地过了路面,但同样可能,有人会无情地被飞驰而过的汽车夺走生命。

总之一句话,在缺乏规则的环境下,正常努力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出头的机会,只有在日趋严谨的当下,才能保证产生更多的优质内容生产者。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互联网才会更加健康、更富有营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