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在不少游戏本都相继用上了窄边框、高刷新率以及轻薄机身的设计后,我们所熟悉的雷蛇也终于对旗下游戏本的模具进行「大换血」,并推出了玩家们期待已久的灵刃 15.6 英寸轻薄游戏本(下称雷蛇灵刃 15)。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作为一个玩家,我个人可以说是等了这样一款游戏本很久,没想到雷蛇选择了在中国召开它的发布会,雷蛇 CEO 陈民亮先生更是亲自为它站台,可见雷蛇对这款 Razer Blade 和中国市场有多重视。也是,回顾雷蛇游戏本过去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虽然产品本身很有特色,但销量一直不温不火,而这款「洗心革面」之后的雷蛇灵刃 15 能否为它赢来玩家们的青睐呢?我认为首先还是得看看产品本身给不给力。

狠下心来做改变,先从外观走起

做出了诸多改动的雷蛇灵刃 15 ,首先在外观上就跟上了时代 —— 对没错,我说的是窄边框。别家的轻薄游戏本有 5mm 这么窄的屏幕边框?我们做到了 4.9mm。这下在视觉效果上,雷蛇灵刃 15 就直接抛弃了过去饱受诟病的大黑边框,摇身一变时尚了起来。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窄边框的首要好处,就是把机身体积进一步压缩,因此这块 15.6 英寸的屏幕能够塞进以往 14 英寸的笔记本机身中,这是它之所以能被称为轻薄游戏本的一个首要条件。当然也需要注意的是,雷蛇灵刃 15 屏幕的上下边框并没有和左右边框一样做到了 4.9mm 宽,因为第一,上边框需要放置摄像头及 Wi-Fi 天线,第二,下边框依旧有排线等部件在里面。而以雷蛇灵刃 15 目前的屏幕视觉效果来看,已经与其他窄边框设计的游戏本无异,同样十分震撼了。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除了窄边框,雷蛇灵刃 15 外观的另一大变化就是线条更加硬朗了。过去雷蛇会给雷蛇灵刃 15 设计一个略微鼓起、有弧度的 A 面,并设计两条肌肉感十足的线条,这里直接把 A 面拍平了,连带着线条也抹平了。还好,会发出信仰绿光的 Razer 标志依旧存在,让我倍感欣慰。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机身尺寸的缩小,会对键盘区域的布局有所影响,不过还好前代的 Razer Blade 正是 14 英寸的机身,因此直接在布局上套用即可,但新雷蛇灵刃 15 还是做了一些变化:

一、右侧的方向键现在是完整尺寸的了,同时右下角还塞入了一颗 Fn 功能键,因此右侧 shift 键变短了,而“/”键和 shift 键之间隔着一个“向上”的方向键,在刚开始使用的时候,确实需要好好习惯一下才行。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二、以往位于键盘面顶部中间的圆形电源键,这次被放在了右侧扬声器区域的上方,看到这个长条形的按键,我一开始还以为有指纹识别呢,没想到进入系统一看还是没有。这么说来,似乎雷蛇确实可以考虑下给它加一个指纹识别传感器?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三、大到非常爽的触控板,使用起来也要比一般的触控板舒适很多。手指在上面滑动的时候,有一种细腻的磨砂感,阻尼感适中。稍微需要优化的应该是按下的力度控制上,会有些偏重,意味着你需要用较大的力气,除非你采用点触代替按下的操作方式。

雷蛇 Blade 系列游戏本的屏幕一向以来都有着不错的素质,以及极高的可选配置,本次雷蛇灵刃 15 也有全高清分辨率和 4K 超高清分辨率可选,并首次加入了 144Hz 高刷新率的配置,这对于玩游戏的人来说简直是 —— 太爽了!考虑到刷新率已经到了 144Hz,雷蛇并没有给它加上 G-Sync 技术,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在加入高刷新率的同时,这块 15.6 英寸的屏幕依旧保持着不错的素质,如 100% sRGB 色域(全高清分辨率屏幕)/100% Adobe RGB 色域(4K 超高清分辨率)。经过 Spyder5 Elite 红蜘蛛校色仪的检测,手中的这台全高清分辨率版本达到了 98% 的 sRGB 色域、76% 的 Adobe RGB 色域,最高亮度实测为 310 尼特,表现基本符合它的宣传。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接口方面雷蛇灵刃 15 属于中规中矩的那一类:3 个 USB-A 3.1 接口、1 个 USB-C 3.1 接口(支持 Thunderbolt 雷电 3 协议)、一个 HDMI 2.0 接口、一个 mini DP 1.4 接口以及一个 3.5mm 耳机/麦克风二合一接口。之所以有一个 mini DP 1.4 接口,是为了外接高刷新率的游戏显示器,目前不少游戏本都开始标配了,Razer Blade 在这一代也是首次加入。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雷蛇灵刃 15 的电源适配器同样是小体积的设计,不过重量方面还是比较沉。需要注意的是,新的电源适配器重新设计了与雷蛇灵刃 15 连接的接口,因此只能适配新的雷蛇灵刃 15 了。电源适配器共有两个功率版本,GTX1060 with Max-Q 版本用的是 200W 的,GTX1070 with Max-Q 版本用的是 230W 的。

游戏本的日常进化,不过这次用上了 Max-Q 显卡

对于游戏本来说,每次的迭代更新,主要还是跟随着「处理器爸爸」和「显卡妈妈」的更新节奏,最好就是在他们都发布新品之后,再更新一代游戏本产品。不过由于老黄(NVIDIA)已经两年没有更新显卡了,各厂商们只好按 Intel 的新品发布时间来进行迭代。雷蛇灵刃 15 就是一款在 Intel 第八代酷睿移动版标压处理器更新后推出的游戏本,全线标配最新的酷睿 i7-8750H 处理器是必须的,但显卡方面却有别于以往。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对的,这次它总算是用上了 Max-Q 显卡。

在 NVIDIA 折腾出 Max-Q 这个概念之前,雷蛇已经推出了几代以轻薄为特色的游戏本,奈何总是叫好不叫座。而 Max-Q 概念出来之后,雷蛇灵刃 15 总算是找到了 soul mate,两者一拍即合,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全新一代 Razer Blade。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简单讲解下 Max-Q 概念:理想状态下,显卡的性能和电压是成线性相关的,举个例子,即增加一个单位的电压,可以获得一个单位的性能;但实际情况是,当电压增加到一定数值,每单位的电压可能只能带来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性能提升,一句话说明白就是考试成绩低的,提升空间很大,但成绩本来就好的,想提升一分都要花很大力气。

而 Max-Q 就是在功耗与性能之间,取得一个最平衡的点,同样举个例子,我们对 GTX1070 进行降压降频,可能性能只损失了 10%,但功耗却可以下降 30%,这就是 Max-Q 概念的初衷:用更小的性能损失,换更好的功耗表现,而这些「省」下来的功耗,让游戏本的散热系统负担更轻,从而让游戏本更轻、更薄。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具体到雷蛇灵刃 15 ,两个配置均为 Max-Q 显卡,我们拿到的是性能更强劲一些的 GTX1070 with Max-Q 版本,同样在全高清分辨率下,能更好地满足 144Hz 高刷新率的「胃口」。更为重要的是,为了满足玩家们对性能的需求,雷蛇灵刃 15 内置的 Synapse 3 软件,还支持增强性能的游戏模式,这个游戏模式简单粗暴地提升了 GPU 的最高频率,由 1455MHz 提升至了 1544MHz,同时还对散热风扇的转速进行了提升。

多说无益,直接看测试。在 3DMark 的 Time Spy 和 Fire Strike Extreme 两个测试中,平衡模式与游戏模式的得分如图: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可以发现,游戏模式下,雷蛇灵刃 15 的测试得分确实要更高一些,大约提升 5% ~ 8% 左右,当然此时也意味着整机的散热压力会更大、体感温度会更高一些。接下来对整机的测试,包括跑分软件及游戏,也是在游戏模式下进行。

先看看这颗 i7-7850H 处理器在雷蛇灵刃 15 上的水平发挥得怎么样,这里我找来了之前测试过同属于轻薄游戏本的 ROG GM501 以及微星 GS65 的数据,还有上一代 i7-7700HQ 的数据做对比: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实际测试下来,它的表现介于 GM501 与 GS65 之间,如此成绩确实值得表扬啊。接下来再结合上 GPU,看看雷蛇灵刃 15 的整体性能: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在显卡称霸的游戏领域,性能更强的 GTX1070 完整版显卡无疑占了上风,但以雷蛇灵刃 15 的表现来看,性能还是比较坚挺的,与同是 i7-8750H 处理器、但采用 GTX1060 完整版显卡的微星 GS65 游戏本拉开了差距。

来到游戏中,我分别测试了《守望先锋》、《绝地求生:大逃杀》和《战地 1》,表现如下:

《守望先锋》:

  • 最高画质,100% 渲染倍数,平均帧数 137;
  • 次高画质,100% 渲染倍数,平均帧数 153。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绝地求生:大逃杀》:

  • 最高画质,屏幕比例 100,平均帧数 81;
  • 次高画质,屏幕比例 100,平均帧数 96;
  • 中等画质,屏幕比例 100,平均帧数 112。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战地 1》:

  • 最高画质,100% 渲染倍数,平均帧数 91;
  • 次高画质,100% 渲染倍数,平均帧数 112;
  • 中等画质,100% 渲染倍数,平均帧数 135。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GTX1070 with Max-Q 这块显卡,在全高清分辨率下还是能通吃大部分游戏的,144Hz 刷新率则要视游戏而定,不过雷蛇灵刃 15 不支持 G-Sync 技术。在游戏本上,GTX1070 with Max-Q 这款显卡属于比较均衡、性价比也较高的,如果你对游戏本的体积、重量有一定的要求,那么搭载 Max-Q 显卡的轻薄游戏本似乎是你唯一的选择。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前几代 Razer Blade 饱受散热表现的困扰,这次雷蛇灵刃 15 决定痛改前非,用上了全新的均热板散热系统,简单地说就是将散热面积增大,并给 CPU 和 GPU 各设计了一个散热底座,从而使得 CPU 与 GPU 两个核心的温度能迅速被带出,防止大幅度降频情况的出现,并通过两个 44 扇叶的散热风扇将均热板上的热量吹出机内。

要知道这次雷蛇灵刃 15 用的可是加了两个蛋(核心)的第八代酷睿 i7 处理器,在发热量上明显比之前有所增加,而雷蛇灵刃 15 在保持体积几乎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加强散热系统,让它的散热表现有了极大的提高,当然这个提高是相较于前几代来说的,放到同级别的游戏本中,它的表现也还算中规中矩,属于主流水平吧。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具体到机器的散热表现上面,CPU 核心的温度还算控制得比较好,游戏中 CPU 基本上保持在 3.6GHz 左右的频率,上探到 3.9GHz 的次数也比较多,功率最高去到了 63W,而核心温度则是在 84 度到 95 度之间徘徊;GPU 毫无疑问地在游戏中直线飙到 85 度,并保持在了这一温度没变,核心频率也在 1370MHz 左右徘徊,最高可以去到 1544MHz。

体感温度方面,WASD 附近由于能感受到两个散热风扇的风量,因此温度还算可以,大致在 38 度左右;掌托位置的温度稍高,半小时的游戏后该区域的温度最高为 40 度,手能感受到较明显的热度;整个键盘区域温度最高的是靠近屏幕的那一侧,达到了 48 度,可以说是比较烫手了,还好这个区域平时没事也不会去摸。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雷蛇灵刃 15 在性能与散热两者间做到了比较好的平衡,除了 Max-Q 显卡的友情帮助外,雷蛇自身对散热系统的改进也是显而易见的,也确实印证了我之前所说的:雷蛇这次是要痛改前非了。

游戏本中的低调「毒物」

在摒弃掉笨重的外壳后,轻薄游戏本也开始渐渐流行起来,这其中有像 Intel、NVIDIA 这样核心硬件厂商所做出的努力,也有像雷蛇这样的品牌一直在挖掘和创新。这次的雷蛇灵刃 15 ,让我感觉雷蛇总算是交出了一份让玩家们满意的答卷,至少以轻薄游戏本来说,它做得已经足够到位。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最好还是得说说它的价格,加持了雷蛇信仰之后的雷蛇灵刃 15 ,手中这台的顶配官方售价 22599 元,着实还是让我有些倒吸一口气的,想要剁手买下它,着实需要一些勇气。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脱胎换骨」的新毒物,雷蛇灵刃 15 游戏本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