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瘋狂的貴州地方債:別擔心,賣酒還債是殺手鐗!

最近一週,一直在關注地方債的問題,也相繼寫了數篇文章,彙總在這篇裡面:內蒙古、天津GDP開啟暴跌模式,怎麼把債務窟窿堵上?為了進一步挖掘地方債的詳細數據,犧牲掉了一個週末的時間,在財政部官網、統計局官網蒐集了最近兩年的地方債數據,結果讓我大吃一驚!

截止到2016年末,地方債的前三甲竟然是:江蘇(10915.35億)、山東(9444.38億)和貴州(8709.79億)!什麼?貴州!沒錯,的確是貴州!至於第四位,才是經濟第一強省——廣東(8530.78億),第五位是最先承認GDP造假的遼寧(8526.24億)!為什麼我會對貴州很驚訝呢?因為在我們傳統印象中經濟如此落後的省份,不應該會負擔如此之多的地方債,然而事實就是——貴州的地方債的的確確位居全國第三位!

既然貴州的地方債有如此大的體量,那我們再看一下貴州近兩年的財政收支情況:2015、2016年,貴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為1503.38億、1561.34億;而這兩年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卻達到了驚人的:3939.50億、4262.34億;當然由於貴州屬於落後地區,還有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2015、2016年中央財政對貴州的轉移支付(本人是按照“一般轉移+專項轉移+返稅”計算的)分別為:2318.07億、2551.85億。現在我們把上面三組數進行彙總,按照“財政缺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央財政轉移支付”進行計算,得到貴州2015、2016年的財政缺口是118.05億、149.17億。

看到這裡,大家對貴州的地方債應該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下面我們再看看貴州2015、2016年的債務付息情況:23.98億、76.05億,這其中還不包括債務發行費用支出(2015、2016年該項費用分別為1.46億、1.61億)。單純從債務付息比較著看,

2016年比2015年的債務利息支出翻了三倍多!這個數字的意義在於:僅僅利息支出一項就佔到了2016年財政缺口的五成以上(76.05/149.17=50.98%)!

寫到這裡,再給朋友們科普一個概念,大家都知道美國債務有一個上限,其實我們國家也有一個上限!2016年人大批准的地方債務上限是171874.3億,當年年底各地區的實際債務餘額為153164.01億;2017年人大批准的地方債務上限調高16300億,為188174.3億。目前截止到2017年11月,當年累計發行各項債券43258億各地區債務餘額累計為165944億。

既然國家設置了地方債的上限,那麼各地區也有一個債務上限,截止到2016年年底,貴州的債務上限是9199.5億,也即是說,貴州的債務規模還有489.71億的空間。然而,由於2017年新增的16300億債務規模具體分配情況還未公佈,所以貴州地方債距離上限肯定是多於489.71億。朋友們如果想知道這個債務空間的威力有多大,我再給大家看一個天津的數據:截止到2016年底天津的地方債上限是2955.5億,當時天津的債務餘額是2912.74億,也即是說天津地方債的空間只剩下區區42.76億,於是你就看到了天津濱海新區的GDP一夜之間縮水了3348億!

回到貴州地方債上限的問題,儘管貴州的財政收入遠低於財政開支,但是由於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所以貴州的財政缺口也只有100多億;而貴州2016年底的債務上限489.71億,已經足夠貴州來應對債務缺口問題。只是貴州地方債的利息在一念之間翻了三倍達到72億,這個數字也是蠻嚇人得了,還不知道2017年的數字是多少!另外,貴州目前的財政支出中有六成來自中央財政轉移支付(2551.85/4262.34=59.87%),本地財政收入才貢獻了其中36.63%,其潛在的風險在於,對中央財政的過度依賴限制了本地區的財政自主性,一旦中央轉移支付出現波動,地方財政缺口將繼續擴大。

現在,讓我們回到標題裡的那個問題,賣酒還債是否可行?這酒,肯定就是貴州茅臺嘍!截止到這週五,貴州茅臺的收盤價是788.42元(總市值:9904.1億),目前茅臺酒廠和茅臺酒廠技術開發公司實際控制了其中61.99%和2.21%,加在一起一共是64.3%,該部分市值為6358.43億!而貴州茅臺的實控人是貴州省國資委,所以茅臺是地地道道的國企,從這個角度來看,儘管貴州地方債有點嚇人,但是隻要把貴州國資委手中掌控的茅臺股份賣掉,就足以對沖掉貴州73%的債務,所以大家也不必關注貴州地方債的問題了,其實,這根本就不是事!

最後,如果諸位想知道政府的錢花在什麼地方,想查看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情況,想了解地方債務具體明細,給大家推薦兩個鏈接:

2016年全國財政決算:http://yss.mof.gov.cn/2016js/index.html

2015年全國財政決算:http://yss.mof.gov.cn/2016js/index.html

本文的數據皆來源於上面兩個鏈接以及2016、2017統計年鑑,還有財政部發布的官方數據。

號外:最近這些天,本人打算推出“地方債專題”,有了數據,咱們慢慢的一個省一個省的扒,朋友們可以關注本號或備用小號(萬一本號發不了,就在備用小號繼續發),咱們慢慢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