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拉片其實就是跟拉鋸一樣——一格一格地反覆看、反覆倒帶,同時分析紀錄下你所看的、所總結的。一格一格地看電影,深度解讀電影。然後把每個鏡頭的內容、場面調度、運鏡方式、景別、剪輯、聲音、畫面、節奏、表演、機位等都記錄下來,最後總結一下。

拉片與影評都是為了評析電影,是人們瞭解電影的一種方式。不同的是,拉片通常會選擇一個切入點,主要從視聽語言等角度解讀電影,有一定的學術和專業性,較冷靜客觀;影評在題材上較隨意自由、內容廣泛,一般從主題思想等方面立意,作者的主觀意識較強。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看電影亦然。拉片就是抽絲剝繭地讀電影。電影專業修養的提高需要慢慢積累。在別人眼中,可能覺得拉片辛苦單調,但對痴迷於電影藝術的人來說,他們卻樂在其中。

拉片的目的,是發現電影導演的秘密。電影導演的核心秘密是視聽語言(蒙太奇),即如何用影像來分解、重組時空。說白了,拉片是為了搞清楚他是怎麼拍的。而不是,他拍了什麼

視聽語言是電影導演的底線、核心技能、基本內功,所有表象(劇作、表演、美術、音樂等),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運轉,也必須在這個平臺上運轉。極端一點說,如果一個導演的視聽語言是平庸的,那麼內容的深刻就是可疑的,或者不能持久。

這次分析的是《末代皇帝》218分鐘版的1小時59分2秒處到2小時5分46秒處,這一段主要是說溥儀被革命趕出紫禁城的過程,是本片最重要的段落之一。

鏡頭1-12,溥儀與婉容等人在故宮裡面打網球,突然聽到了故宮外有很強而整齊的腳步聲。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第一個鏡頭是一個較長的鏡頭,主要是交代他們在打網球的事,第2到12都是他們聽到聲音後的反應等。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鏡頭2,3,4,5,6,這裡突然出現的聲音讓每個人都被孤立在各自的畫面裡,為什麼這裡不用全景?你認為單人的表情特寫震撼些還是全景?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鏡頭8,終於全景出來了,剛才獨立的空間因為全景被聯繫到了一起,導演傳達給了我們信息“這是他們都要面對的。”

這裡的全景大部分是敘事作用,因為人的表情若不是真的經歷,這麼多演員是不可能同時演很好的,於是把他們最好的那一個表情拿來放進特寫,然後全景來敘事,這才是剪輯的妙用。

這裡劇本讓婉容的褲子出了問題,突出的是她的緊張。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鏡頭13到35:革命軍進入故宮,告知溥儀他們被驅逐出故宮了,溥儀命令婉容等人去收拾,並和莊士敦說了一段話。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鏡頭13A,13B,14A,14B,14C,14D。

這是兩個長鏡頭,第13個鏡頭首先就用攝象機跟隨革命軍而不是用溥儀視角讓革命軍突然出現,這又是為什麼?

兩種可能:前一種是懸念,用那樣的方案,觀眾就會繼續跟著劇情走,剛才我們才和溥儀一起聽到了巨大的聲音猜想那些人是誰,現在我們可以繼續想“他們要幹嘛。”

如果用後一種,那叫驚奇,可是我們都聽到聲音了,他們的突然出現就不突然了,那後一種肯定就不用。

14鏡頭用的全景和仰拍,讓故宮的城牆在這時成了象徵物,溥儀被包圍了。這是空間的利用。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鏡頭15,我們看到鏡頭14最後,是文繡和溥儀一起的,那為什麼15鏡頭是以表情擔心的婉容為主體?是不是因為她才是溥儀的命中人呢?導演只用一個鏡頭就說清楚了。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鏡頭20,21,文繡因為溥儀從她旁邊走過才進入畫面,並給了特寫,溥儀走過去時沒和她說一句話,而是去給離他更遠的婉容說自己被驅逐的事,三個人的關係一下就明瞭了,而溥儀從文繡旁走過,文繡一直看著他最後看著他和婉容兩人的鏡頭,加上溥傑,他們才是一家人,這兩個鏡頭已經為以後三人的關係打下基礎。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鏡頭24,當溥儀知道自己是犯人並轉過去命令他們收東西準備離開故宮時,攝象機一直在他身後,只給婉容等人正面,感覺這裡和《賓虛》裡的耶穌有相同點,耶穌的正面從沒有現過,因為沒人可以扮演耶穌,而溥儀這時的表情或許除了真正的溥儀,是沒人可以演的。

25到34是溥儀和莊士敦一段對話的正反拍,但是其中有點很重要: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鏡頭28,29,看截圖我們都能知道,在莊士敦話還沒有說完時,就切換到了溥儀,很多莊士敦說話時,也是拍的溥儀,下面的字幕打出來的就是當時的話,這句話是莊士敦說的,切到溥儀是因為這句話對他的重要性,這句話之後,那個他小時侯就陪他的莊士敦也離開他了。所以鏡頭離溥儀的距離也是很遠的,而給莊士敦的是個普通的說話鏡頭。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鏡頭35,莊士敦和溥儀的關係已經由鏡頭說明了。

鏡頭36-56,溥儀及家人在故宮門口上車,離開了故宮。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鏡頭36是一個很好看的縱深加弧線運動的鏡頭,這樣的配合總是很好看。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鏡頭37,38,這兩個鏡頭主要說的是光,在城門裡時,溥儀是在黑暗中的,象徵的是他現在,我們發現,自然光的照射下,故宮和故宮外(除了城牆)都是很亮的,於是這個光就被利用了,故宮裡的亮代表溥儀曾經的安樂,而外面照在他身上的卻是另一個世界的“自由”。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鏡頭40A,40B,41,鏡頭40A時,看上去除溥儀外,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畫面後方的背景上,但是我們看那道射在溥儀臉上的光,其實那讓觀眾覺得溥儀的注意力也在後方,其實他沒有側身,是攝像機側了,但是給視覺的信息確實溥儀側身了,而在聲音上,是那些兵在喊萬歲,溥儀能不側麼?然後鏡頭拉上去,將士兵們的目標展示出來,再給溥儀一個特寫,就這兩鏡頭,什麼心境都出來了。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鏡頭47A,有好看的縱深和運動。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鏡頭47B,C,D,又是三人的關係,他們出來時是一起的,在C當中就是溥儀和婉容兩人走的一邊,就把另一人隔開了,而就我前面分析的來看,導演一直把溥儀和婉容用雙人鏡頭,這個信息就是“他們才是一對。”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鏡頭48,照其他人來看,灰溜溜地被趕走正常反應就像兩位女人一樣,望著兩邊,各有所思,但溥儀不一樣,他鎮定或故做鎮定地在玩球,起碼我們看出他還是有抱負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鏡頭52,53,同樣說明這個問題,溥儀有抱負,對故宮更有情。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溥儀是這樣被趕出紫禁城的

鏡頭55,56,這個段落最後以故宮城門的全景結尾,也說明本片的故宮一段的終結,讓這個段落很有史詩氣勢。

1988 年,斯托拉羅憑藉為貝託魯奇掌鏡的電影《末代皇帝》再次捧起第60 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小金人,他在影片中成功利用明暗動人的色彩渲染出極具藝術美感的氛圍,成為這部電影史詩的最大亮點。甚至還有影評人說,這部電影的真正主角不是主演尊龍,而是攝影師斯托拉羅。

現在,新片場學院提供了一次能夠跟這位殿堂級大師學習用光藝術的機會,根據2015年「斯托拉羅電影攝影大師班」線下課程錄製而成的在線視頻課目前已經正式開課。

這位殿堂級的攝影前輩將以師者的身份傳道授業,為同他一樣熱愛攝影的後進者分享他過去幾十年電影製作歷程中總結的寶貴經驗以及對攝影創作方面的哲學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