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大夢春秋086|惡棍慶封之死:一個弒君者殺死了另一個弒君者

申邑之盟的主題迅速從“禮”轉向了“兵”。

此年七月,會盟結束不久,楚靈王熊圍即率領諸侯之師自申地東向伐吳,圍吳邑朱方。

八月,朱方城破,楚軍活捉慶封而盡屠其族,其慘烈可想而知。

大夢春秋086|惡棍慶封之死:一個弒君者殺死了另一個弒君者

熊圍要殺慶封,又不想一刀砍死算了——他想把場面弄得大些,以此顯示自己身為霸主的威嚴。伍舉表示反對,而且話說得不太好聽:自身沒缺點的人才能誅戮別人……慶封就是因為違逆君命,才逃亡到了這裡,您要殺他,他能默不作聲伸頭給您砍嗎?要是他把什麼醜事宣揚出去,那就不好了吧。

伍舉實際上想說:你弒君那事,不怕慶封當眾再喧嚷一遍?

熊圍當然知道伍舉的心思,但他有自己的策略——他讓人把慶封綁了,揹著斧鉞在諸侯的軍隊面前遊行示眾,還命令慶封要不斷高呼:大家不要像齊國的慶封那樣啊——弒其國君,削弱國君之孤兒,又和國君的大夫們盟誓!

熊圍或許以為,霸主有義務教導諸侯,而慶封罪大惡極,是個絕佳的反面教材,讓這個罪人自述其罪,效果尤佳。

熊圍有些得意地看著士兵們把慶封推走,看著慶封走向那一片密密麻麻的人群,看著那些人睜大眼睛……然後,慶封開口了,但他高喊的是另一句話……那些眼睛立即興奮起來,電一般射向熊圍。

曾經的齊國左相、朱方的主人以及公元前538年八月某日的囚徒,在他人生的最後時刻,喊出了一句令熊圍無地自容的話:大家不要像楚共王庶子熊圍那樣啊——弒其君,奪其位,卻會盟諸侯!

大夢春秋086|惡棍慶封之死:一個弒君者殺死了另一個弒君者

遊行示眾戛然而止,熊圍令人以最快的速度殺了慶封。

慶封死前的一句高呼,讓熊圍成了被遊行示眾的對象,而慶封自己那為人不齒的一生,在最後關頭竟然塗抹上一絲奇異的悲壯。

朱方之役,一個新的導火索,此後近三年間吳、楚兩國的往來報復全部因此而起。

公元前538年冬,吳伐楚,連破楚之棘(在今河南省永城市南)、櫟(在今河南省新蔡縣北)、麻(在今安徽省碭山縣東北)三城,用兵範圍之深廣,足見報仇心切。

公元前537年冬,熊圍親率蔡、陳、許、頓、沈、徐聯軍伐吳,報復去歲三城之敗。值得注意的是,越國大夫常壽過也率軍參與,加入了楚國主導的聯盟,南方的形勢因此愈加混亂。此次伐吳,楚軍又犯了輕敵的老毛病,被吳軍擊敗於鵲岸(在今安徽省無為縣南至銅陵市北沿長江北岸一帶)。

得勝之後,吳王餘眛表現得寬宏大度,派了一個使者蹶由到楚營犒勞軍隊。表面是犒勞軍隊,實則是向楚軍示威——我們早已有所準備,你們別費心思了。楚人此時可沒有好心情,他們把蹶由捉起來,準備殺了祭鼓。

殺之前,熊圍派人向蹶由問話,言辭咄咄逼人:你來之前可曾占卜?是否吉利?

蹶由不慌不忙答道:龜甲顯示大吉,而且吳國必然獲勝;其實,君王如果待下臣以禮,吳國就會忘記危險而有所懈怠,貴國也將有機可乘;可惜君王大發雷霆之怒,虐待下臣,還要用下臣的血祭鼓,吳國自然也就加強戒備,對貴國嚴加防範,這不是大吉嗎?況且,吳國占卜是為國家,非為下臣一人之身,若下臣以一死警

大夢春秋086|惡棍慶封之死:一個弒君者殺死了另一個弒君者

這番話救了蹶由。熊圍沒殺他,但也沒有放他回去。一直到十五年後,當熊圍已死去數年,幾乎已被忘卻的蹶由才得以返回吳國。

楚人雖然惱怒,也不敢貿然深入早已有所防備的吳國,扣下蹶由之後,即撤軍還國了事。

這一輪搏鬥仍未結束。

公元前536年秋,徐國太子儀楚赴楚聘問,被熊圍捉了起來,理由無非又是懷疑徐國有貳心。儀楚乘看守不注意,逃回徐國。熊圍本來對徐國只有懷疑,儀楚一逃走,懷疑頓時變作擔憂:徐國會不會因此果真叛楚?思來想去,不如防患於未然,即刻派大夫蒍洩率軍伐徐。

楚軍伐徐,吳國則發兵救徐。熊圍大怒,派令尹蒍罷率軍伐吳。結果,楚軍又敗。蒍罷惱羞成怒,將戰敗之責推到蒍洩頭上,殺之。

吳、楚之間的這一輪爭鬥,又是吳國佔了上風。

作為國君,熊圍對失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本應放低姿態,休養生息,收拾人心,以圖來日。但他沒有,他的所作所為,完全是另一回事。

(《大夢春秋》086,待續。文圖原創,盜用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