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中國的盧浮宮”竟在西北小城敦煌?這個暑假有好地方去了!

提到敦煌,很多人腦海中都會出現沙漠、戈壁這些荒無人煙的景象,許多詩詞歌賦也賦予敦煌蒼涼之感。

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咽喉重鎮,雄偉壯麗的長城、遍地的文物遺蹟、精美的石窟藝術、神秘的奇山異水……使這條蒼茫古道至今仍流光溢彩。

此次我們來敦煌遊玩,大部分時間都在空無一人的戈壁公路上行駛,狂暴的風沙從未停下腳步,筆直的天際線和前方的道路一樣,顯得遙遠而孤獨。

第一站:鳴沙山月牙泉

從東北來的我們,第一次與沙漠親密接觸,一切都是如此奇特與興奮。只有在動物園才能見到的駱駝,現在成群結隊出現在眼前。

“中國的盧浮宮”竟在西北小城敦煌?這個暑假有好地方去了!

遠望陽光下金黃色的沙山,許多讚美月牙泉的詩詞便迴盪在耳畔:晴空萬里蔚藍天,美絕人寰月牙泉。

我們慢慢向沙漠深處走去,越是人跡罕至的地方,景色就越純淨美麗。

第二站:莫高窟

甘肅共4個5A級景區,鳴沙山月牙泉、麥積山、崆峒山、嘉峪關,唯獨不見最具代表性、知名度最高、被譽為“中國盧浮宮”的莫高窟。

因為5A景區評選規則中有一條“年接待遊客達60萬人次以上”,果斷放棄評選資格。畢竟,莫高窟的合理保護比商業開發重要得多。

“中國的盧浮宮”竟在西北小城敦煌?這個暑假有好地方去了!

進入莫高窟,腦中出現的第一個詞就是震撼,仔細思索,也確實沒有第二個詞能形容它了。

在莫高窟,沒有歌舞表演,不燒香拜佛,除了書店、餐廳和便利店,沒有其他商業項目。

講解員是都資深研究員,即便我們對這一領域的藝術一無所知,也能從言語中感受到文化的重量。

第三站:玉門關

去玉門關的路程很長,有近100公里,如今的玉門關只剩下一個小土臺,究竟是不是真正的玉門關,學術界尚有爭論。

“中國的盧浮宮”竟在西北小城敦煌?這個暑假有好地方去了!

我們是奔著王之渙“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句詩來的。

關外一片鹽鹼蘆葦地真的是生命頑強的象徵,漢長城也只剩下一點斷壁殘垣,適合懷古,不適合看風景。

第四站:沙洲夜市

夜晚到來,當然要溜達溜達夜市。

沙洲夜市是敦煌最大的夜市,是敦煌特色美食的濃縮,傳統麵食、風味小吃,每樣都有好幾十種。

“中國的盧浮宮”竟在西北小城敦煌?這個暑假有好地方去了!

一路溜達過去,總能找到中意的美食。有的雖然賣相一般,但味道可能卻是出乎意料的好。

作家高爾泰曾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多年,他的文章《花落知多少》,客觀分析了人們對莫高窟藝術造成的損害。

文中寫道:所有這一些無心之失,都是一種歷史中的自然,我們不妨聽其自然,要不,數十年來,整個中國無端損失了那麼多人的生命和生活,又在滾滾商潮中失落了那麼多的人文精神,我們又當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