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京津冀蓝皮书:北京凝聚力下降 城市间不平衡仍在加剧

京津冀蓝皮书:北京凝聚力下降 城市间不平衡仍在加剧

2016-04-28 jjj3one 京津冀一体化

28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6)》发布会在京举行。

2016年4月28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6)》发布会在京举行。

本报告以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为主题,根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了发展指数、协同指数、生态文明指数、人口发展指数和企业发展指数五大指标体系,并运用这些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状况及其趋势进行测度,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了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包括总体水平、发展趋势、内部结构以及得分排名等,并结合测度结果及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京津冀发展报告(2016)》进行了发展指数研究:构建了由支撑力、驱动力、创新力、凝聚力和辐射力5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支撑力,反映的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驱动力,反映的是一个城市或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与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相关的指标;创新力,反映的是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创造力和经济活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一个城市或地区集聚优质资源的综合环境和吸引程度;辐射力,反映的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功能作用。

《京津冀发展报告(2016)》进行了协同指数研究,其中包括城乡协同、城际协同和城域协同三个方面。其中,城乡协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包括城乡联动、城乡统筹、城乡融合三个方面;城际协同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包括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三个方面;城域协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目标,包括交通一体、协同创新、生态共建、服务共享、联合治理五个方面。

《京津冀发展报告(2016)》进行了生态文明指数研究,构建了包括经济社会进步状况、生态状况、环境质量、资源利用、环保制度及政策等在内的5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组成的生态文明指数指标体系。其中,生态状况、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三个子系统是生态文明指数的核心和主体,经济社会进步状况和环保制度与政策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支撑系统。

《京津冀发展报告(2016)》进行了人口发展指数研究,构建了包括人口活力、人口结构、人口质量等3个二级指标和1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

《京津冀发展报告(2016)》进行了企业发展指数研究,构建了包括企业实力、企业活力和企业创新力等3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

京津冀蓝皮书:北京凝聚力下降 城市间不平衡仍在加剧

京津冀蓝皮书:北京凝聚力下降 城市间不平衡仍在加剧

分数排名:北京各项得分均为第一

《京津冀发展报告(2016)》构建了支撑力、驱动力、创新力、凝聚力和辐射力“五个力”的指标体系。报告指出,北京的发展指数各分项得分及综合得分都远高于津冀。在过去十五年间,北京综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2014年比2000年提升了近6倍,发展增速在2012年后变缓,逐渐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其中,影响北京市综合发展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凝聚力、辐射力和承载力。辐射力和凝聚力要素自2009年后在影响力的占比中处于不断提升且持续快速上升的状态,对北京市综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凝聚力得分较低,反映了北京深受“大城市病”困扰,正在由对周边地区“虹吸”为主转为扩散为主。

此外,天津驱动力指数得分较低,驱动力仍以投资为主。而河北省近十年来经济进入较快发展阶段,特别是石家庄、唐山、邯郸、廊坊、沧州等地。

区域活力:北京的凝聚力在下降, 天津支撑力较强,河北凝聚力不足

京津冀蓝皮书:北京凝聚力下降 城市间不平衡仍在加剧

图片来源:《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6)》

中新网北京4月28日电(吴合琴)28日在北京发布的《京津冀蓝皮书》提出,就京津冀三地凝聚力和辐射力的对比而言,北京的凝聚力在下降,辐射力有所增强,反映出北京已由集聚为主转向疏解和扩散为主的发展阶段。

该报告构建了由支撑力、驱动力、创新力、凝聚力和辐射力等五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其中,凝聚力反映的是一个城市或地区集聚优质资源的综合环境和吸引程度,是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基于城市共同目标、理念所形成的吸引力、认同感而产生的合作动力。辐射力反映的则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功能作用。

京津冀蓝皮书:北京凝聚力下降 城市间不平衡仍在加剧

图片来源:《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6)》

报告通过对京津冀三地凝聚力和辐射力的对比分析发现:北京的凝聚力在下降,辐射力有所增强。凝聚力指数得分由2004年的0.9096下降到2013年的0.7640,且在北京“五个力”指数得分中最低;而辐射力却在稳步上升,从2004年的0.7776上升到2013年的0.8031,反映了北京已由集聚为主转向疏解和扩散为主的发展阶段。

天津凝聚力突出,辐射力不足。在天津“五个力”指数得分中,凝聚力最高,并呈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0.5524上升到2013年的0.6416;但天津的辐射力不仅在自身的“五个力”中得分最低,且有所下降,反映了天津仍处于极化集聚阶段,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远未充分显现。

天津支撑力较强,其支撑力指数远高于河北各地级市。但驱动力指数在“五个力”中得分较低,而且驱动力仍以投资为主,这说明天津要想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亟须找到新的经济驱动力,显然,加快向创新驱动、消费驱动转型势在必行。创新力指数呈现持续快速上升的发展态势,这为天津产业转型升级和打造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创新动力。凝聚力指数得分较高,特别是2008年以来凝聚力明显增强,反映了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投资等综合环境日益改善,正在成为进一步集聚优势资源、实现大发展的有力保障。辐射力指数得分最低,反映了天津仍处于要素集聚、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对周边的集聚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其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对周边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综合分析,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进一步集聚优势资源,增强区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是天津未来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河北则是凝聚力不足,辐射力快速增长。报告提出,在河北的“五个力”指数得分中,凝聚力最低,且呈下降态势,由2004年的0.2878下降到2013年的0.2410,反映了凝聚力是河北发展的最大“短板”,经济增长环境亟待改善;而河北的辐射力近年来呈快速上升态势,由2004年的0.2476上升到2013年的0.3626,反映了河北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仍处于经济发展的集聚极化阶段,完善综合环境和增强凝聚力、进而把经济做大做强,是河北的当务之急。

企业活力:北京企业实力最强 河北新增企业数量惊人

报告指出,北京企业实力最强,无论是综合得分还是企业实力、企业活力、企业创新力等分项得分都居前。河北企业发展总体水平处于中游,企业创新能力较弱。

从京津冀三地企业实力变化趋势来看,三地的企业发展指数均保持上升趋势。同时,河北新增企业数量增幅惊人,北京在对外投资金额、现代服务业企业占比、民营企业占比等指标上具有优势,天津在外资企业占比、新增内外资金额上具有优势。

另外,北京在企业创新力方面表现突出,处于领先地位;天津在新增专利数这一三级指标上增幅显著;河北在新增商标注册数这一三级指标上具有相对优势。(李文姬)

蓝皮书指出应加大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力度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和重中之重。首都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需要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强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的同时,促进空间布局优化、缩小京津冀区域内企业的发展落差,从而推动京津冀企业的协同发展。

本报告认为,未来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疏解政策,加大非首都功能疏解力度。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企业综合发展水平最高,这也是进行非首都功能向外疏解的重点区域,这意味着非首都功能疏解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需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来保障,如可出台“首都功能核心区内的企业额外加征20%企业所得税”“首都功能核心区内企业就业人员积分落户申请倒减5分”等政策,促进核心区企业向外疏解。

二是优化企业在区域内的空间布局。京津冀三地企业发展水平内部落差巨大,北京企业实力远高于天津和河北,河北企业发展实力不足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大短板之一。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空间布局上:北京市内的疏解重点应放在城市发展新区,以促进“产城融合”;天津的重点在于通过承接非首都功能,缓解滨海新区“一枝独大”状况,促进天津企业的相对均衡发展;河北由于面积大、人口多,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上应选择优势地区和优势园区进行承接,可重点依托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和邯郸等区域中心城市或结点城市,注重在打造产业轴的同时打造城镇轴和人口聚集轴,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在于“垫高”河北的企业发展水平,形成区域内合理的梯度差。

三是强调优势互补推动区域功能定位的相互衔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京津冀要建设成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的示范区。北京应强化其在区域中的核心地位和创新引领的作用,天津应强调体制机制创新,而河北重点在于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

环京20个贫困县 制约京津冀人口发展能力

针对北京天津周边地区存在多个贫困县的现状,专家建议要重视京津冀地区的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斩断环京贫困人口的代际传递链条。

蓝皮书称,在京津冀区域内,紧邻北京、天津两个超大城市就有二十多个国家级贫困县组成的贫困集中连片带,实属罕见,这无疑制约着京津冀地区人口发展能力的提升。世界反贫困经验表明,在日趋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利益多元化的社会格局背景下,重视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给予青少年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既能为社会培养尖端人才,也能提升人口的自身素质。

蓝皮书称,从现实层面考虑,河北省各地级市对北京、天津两地大学生的就业吸引力并不占优势。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区域发展能力的最佳路径就是依靠本地高等教育培养地方优秀人才,从而为地方发展出谋划策。河北各地级市应利用北京和天津拥有的丰富且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加强学术交流和人才共建,并结合地方人才需求,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道路。提升人口生命质量,可提高河北省各地级市的人口发展综合能力,缩小与京津两地的差距。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张耀军表示,城市之间人口发展能力不平衡性加剧,马太效应突出。具体表现在北京的人口发展优势正在进一步提升,其他所有城市与北京的人口发展能力差距在拉大,洼地效应的存在预示着人口资源将继续向北京涌入。

“马太效应就是一个强的更强,弱的更弱的一个循环。我们关键是要考虑用什么样的力量,用什么样的决策来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张耀军称。

他建议,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提升人口整体发展能力。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人口交流,大城市反哺小城市,这是一个互利的事情,多赢的一个战略。

此外,他还建议是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走“就地城市化”的道路。首先利用内部的资源,这样既实现了合理的人口承载力,也改善了当地的人口发展问题。

“重视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斩断环京贫困人口代际传递链条,这样也是一个恶性循环,北京周边有20多个贫困县,这个如果改善不了,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也很难做到。”张耀军称。

京津冀蓝皮书:北京凝聚力下降 城市间不平衡仍在加剧

城市人口发展能力呈现三层次

蓝皮书重点计算了2000年、2005年、2010年、2013年四个年份的京津冀人口发展指数。作者采用了人口活力、人口结构、人口质量等3个二级指标和11个三级指标,对京津冀地区“2+11”城市人口发展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人口发展能力存在三个层次。

其中,北京、天津、石家庄位于第一层次,表现为人口经济活力突出、对流动人口吸引度大、劳动年龄人口充足以及医疗教育资源丰富。

位于第二层次的城市如邢台、承德、邯郸、廊坊等,存在一定的短板,即使某些方面表现优异,人口发展综合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其它城市处于第三层次,表现为人口发展能力不足则是人口流出现象严重、劳动力产业结构落后、医疗资源匮乏、高等教育水平有限等原因的共同作用结果。而张家口、保定、沧州等城市由于人口发展能力后劲不足,与第一梯队的差距逐渐拉大。事实上,保定和沧州的经济实力并不弱,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经济发展能力并不等同于人口发展能力,人口发展有其自身的变动规律。

城市间不平衡仍在加剧 马太效应突出

报告指出,从人口发展能力变动趋势看,城市间不平衡仍在加剧,马太效应突出。

尤其作为京津冀核心城市的北京,其人口发展优势正进一步提升,其他城市与北京的人口发展能力的差距均在拉大,洼地效应的存在预示着人口将继续涌向北京。

从人口发展指数城市排名变动来看,天津、唐山、承德、邢台综合排名有明显上升;石家庄、保定、衡水、邯郸排名有所下降。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张耀军在发布会上介绍,城市人口发展不均衡导致马太效应日益突出,城市间应扬长补短,打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恶性循环。

区域生态恶化势头仍未彻底扭转

京津冀蓝皮书:北京凝聚力下降 城市间不平衡仍在加剧

制图/曲昆

区域生态恶化势头仍未彻底扭转

居民参与环保意愿不高

报告指出,京津冀三地之间在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等方面加强了合作与交流,进行了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探索,启动了区域产业转移与对接机制等。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制约,区域生态恶化势头仍未彻底扭转,生态协作机制建设总体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2005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北京的情况最好,天津次之,河北有待改进,但三者的差异在缩小。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进展还不甚理想,在大气和水生态污染治理,以及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方面,问题越来越严峻,北京近年生态文明水平甚至还有所下降。

报告提到,居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居民的生态文明感知、态度、行为意向对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京津冀居民的生态文明认知总体水平不高,参与环保的行动频率和意愿都不高。不同群体之间差别不大,高收入、高学历群体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和认知水平甚至低于一般群体,值得深思。

建议设环京津冀森林圈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蓝皮书提出,京津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足、资源环境压力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质量差等,而尽快建立一套科学长效机制是实现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关键所在和主要路径。建议建设环首都国家公园、环京津冀森林圈和绿色隔离带,加强湿地保护,建立河北北部的区域风沙防御体系,对大气、水污染进行分区控制。

此外,蓝皮书建议,应共建国家级生态合作示范区,以张、承地区为主体,包括北京、天津的北部和西部山区,共同探索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模式。建立生态环境危机管理体系,对重大区域性污染源信息实施联合通报。征收高标准汽车尾气排放费、高碳能源消费税、工业生产有毒有害气体排污费、污水排放费等。明晰三省市水权,建立水权交易平台和双向生态补偿机制等。

共享是区域发展的基本宗旨和最终目的。为此,要努力实现交通、产业、科技、城镇、生态及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统一规划、共同建设和共同治理。要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促进产业转移、生态环境共建、优化空间布局过程中,实现京津冀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交通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1亿多京津冀人民能共享发展成果,在全国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和国际一流的首善之区。

蓝皮书建议,加大对设计研发环节和创新策源地的投入,与津冀形成紧密型科技创新共同体,共同打造科技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北京对区域乃至全国的科技引领带动作用。北京可依托海淀、朝阳、西城,打造科技创新核心区。

天津应依托滨海新区和武清区,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河北应发挥其低商务成本优势和基础制造业优势,与京津共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微信公众号“京津冀一体化jjj3one“根据中国网、中国新闻网、法制晚报等报道综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