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年內央行三度降準 對普通百姓意味著什麼?

年內央行三度降準 對普通百姓意味著什麼?

今年以來,央行三次開展定向降準操作。6月24日,央行公告稱,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將釋放7000億流動性

在分析人士看來,去槓桿仍是“持久戰”,但近期在市場對去槓桿力度表現出擔憂情緒後,央行出招安撫市場,緊信用與寬貨幣搭配,釋放結構性去槓桿信號。

釋放7000億資金

什麼是央行降準?

央行降準,顧名思義,就是央行降低準備金率,打個比方說:如果你在銀行裡存了100塊錢,銀行就可以把你的這一百塊拿來用貸款給他人,那麼20塊就是法定存款準備金(20塊也可以說是基礎貨幣,基礎貨幣≈法定存款準備金)。

換句話說,降準就是將你的原本的準備金降低,原本的20塊錢,變成了19塊錢,那麼原來市場上流通的80塊錢就變成了81塊錢,這麼看來,市場的流動性就被大大的提高了。

年內三次定向降準

6月24日,央行公告稱,為推動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年內央行三度降準 對普通百姓意味著什麼?

加上此次操作,今年以來,央行已經實施了三次定向降準。第一次是1月25日開始實施的面向普惠金融的定向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約4500億元。第二次是4月25日實施的定向降準,置換9000億元MLF,同時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

7000億元資金,央行是如何分配的?

此次定向降準後,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大行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十二家股份制行可釋放資金約5000億元,用於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項目,同時撬動相同規模的社會資金參與

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可釋放資金約2000億元,主要用於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發放小微企業貸款。

對普通百姓和金融市場等有哪些影響?

那麼降準對我們普通居民手裡的錢和金融市場到底有什麼影響呢?

對普通百姓:物價變化

降準帶來的直接效果就是商業銀行可以用於貸款的錢增多了,市場上的流動資金也就多了,但這和印鈔票是不能等同的——印鈔票是直接增加總的貨幣量,而降準是將原來“凍結”的貨幣釋放出來,總的貨幣量並沒有增加,但二者都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那就是增加市場上的流動資金。

居民對於手裡錢的變化感受最明顯的可能還是物價的變化,說降準對於物價沒有影響那是不可能的,但關鍵是影響有多大,以目前我國的物價水平來看的話,這種影響還是比較小的,考慮到目前我國不少商品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即便適當的增加社會流動資金,這類商品的價格受到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但降準釋放資金,對宏觀經濟以及金融市場等各個方面影響還是很大的。

對股市:重大利好

在大多數分析人士看來,此次央行定向降準對股市屬於重大利好消息。

近期股市下調對中長期佈局的投資者是難得機會,此次降準或許會使A股迎來反彈機會,但仍要密切關注國際貿易關係影響的市場情緒。本次降準有效緩解當前資金面偏緊狀況,有利於大盤底部的確立。

對樓市:難免有所受益

7000億元巨量資金釋放,樓市會迎來利好嗎?

從房地產市場來看,觀察歷次降準週期之後房地產市場均出現了一波成交轉暖跡象。儘管定向降準不是讓流動性直接進樓市,不過總結各方專家來看,樓市獲益難以避免。

央行有關負責人在問答中明確了定向降準資金的用途。定向降準不支持“名股實債”和“殭屍企業”的項目。同時,郵政儲蓄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應將降準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分析稱,定向降準不是讓流動性直接進樓市。

年內央行三度降準 對普通百姓意味著什麼?

央行這一輪降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保證企業的流動性,主要是小微企業的流動性,精準向實體經濟注水,絕不是樓市、股市。

定向降準“不是為了給樓市喘氣”,但難以避免,樓市將有所獲益。從歷史看,只要降準,對於房地產來說肯定是利好,能一定程度緩解房地產資金收緊壓力。

長期以來,房地產市場始終是銀行鉅額信貸資金的重要出口,降準後釋放出的增量資金很大一部分還是會流向房地產市場。

各方觀點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表示,此次定向降準是落實6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有關部署。此次定向降準重點支持“債轉股”和小微企業,穩妥推進去槓桿。客觀上釋放流動性,緩解資金壓力,有利於提振市場情緒。這是“對沖微調”,不是“大水漫灌”。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此次定向降準是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體現。他指出,考慮到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整個金融市場流動性的狀況、金融去槓桿的情況,包括M2增速還處於歷史低位,所以

這次降準釋放7000億元的準備金的規模還是穩健貨幣政策的體現。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屬於重大利好消息,能夠釋放出流動性七千億左右,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特別是對中小企業來說是非常有正面影響,對保持經濟穩定也有非常重正面的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認為,釋放的貨幣政策信號實際上並沒有出現方向性的改變,仍然是維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核心目標還是防風險、去槓桿的總體基調,但是,央行會根據實體經濟的總量和結構特點來靈活調整政策。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表示,整體來看,此次降準仍然是針對前期市場預期流動性偏緊和5月社會融資過度收縮的回應,這表明過去一年多偏緊的貨幣政策重新回到邊際寬鬆的趨勢中,至少能夠真正執行中性的貨幣政策。

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峰表示,自2004年以來逐漸形成的高準備金率的兩個基礎在當前已經喪失,其一是遞增的居民儲蓄率,其二是長期的雙順差。同時,隨著金融去槓桿進程的加快,金融市場流動性緊張正在迅速傳導變成實體經濟的資金短缺和資金成本迅速上升。所以,

持續降準不僅是必然趨勢,也是防止信用風險轉化成流動性危機的必然

海通證券:今年以來,在金融嚴監管的背景下貨幣政策逐步從去年的實際偏緊向中性迴歸,本次定向降準意味著貨幣政策進一步邊際調整,寬鬆力度加碼,可以一定程度支持實體融資、緩解信用壓力。但是降準釋放的是銀行表內資金,而今年以來大幅萎縮的融資主要來自影子銀行體系,而這些融資要回歸銀行表內還會受到信貸和監管政策限制,這意味著降準對信用壓力的緩解、對社融的支撐作用或相對有限,經濟下行壓力和信用風險依然存在

中銀宏觀固收團隊:雖然去槓桿的方向不會有明顯轉向,但預計年內進一步降準依然為大概率事件

華泰宏觀:貨幣政策很可能從穩健中性轉向穩健靈活適度,即當前的貨幣政策首要目標缺失。央行穩健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當前面臨的主要操作目標便是社融增速的快速下行,我們預計下半年仍會有1-2次定向降準。

申萬宏源:1、加大對債轉股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2、政策如期加碼,更加靈活精準。3、年內仍有降準空間。4、兩船並行,政策微調。

中金:降準釋放流動性,安撫市場情緒。從降準的幅度上看,可能略低於市場預期。不過,在此時點央行降準釋放流動性,能夠起到展現政策姿態、緩解市場流動性擔心的作用,有利於提振當前市場極度悲觀的預期。

長江宏觀:去槓桿將是“持久戰”,未來緊信用與寬貨幣搭配。債務收縮推動去槓桿的同時,寬貨幣結構性對沖緊信用的影響,引導資金流向、優化經濟結構,助力經濟轉型。

貨幣政策基調的變與不變

相比上一次定向降準,此次央行對貨幣政策基調方面的表述有所不同。

上一次,央行表示,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而這一次為,“人民銀行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把握好結構性去槓桿的力度和節奏,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準確把握央行釋放的政策信號,至關重要。

從中長期角度看,此次定向降準是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基調下做出的應對舉措。今年以來,央行已連續實施定向降準,但這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正轉為略為寬鬆。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並不是鐵板一塊的貨幣政策,央行必須根據當前經濟形勢以及市場資金的緊張程度做出靈活應對。

定向降準對股市、樓市的穩定都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如今的降準絕不會重蹈大水漫灌的覆轍。各方面的市場人士需要保持清醒認識,要明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依然未變,方方面面的“加槓桿”及各種資產泡沫絕不可能捲土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