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我的羅布泊考察日記Ⅰ:羅布鬼耳——第十三章 第2節

我的羅布泊考察日記Ⅰ:羅布鬼耳——第十三章 第2節【語音文字版】

我的羅布泊考察日記Ⅰ:羅布鬼耳——第十三章 第2節


我的羅布泊考察日記Ⅰ:羅布鬼耳——第十三章 第2節

第十三章 詛咒之城

2

“你小子那點小心思有什麼看不透的啊!別給我裝了啊,小心我把你扔在這裡,也好讓我耳根子清靜些。”我說。

“別啊,咱們還是說說正事吧。”

我笑了笑,看著胡院士。胡院士對馬輝這傢伙的話,也是搖了搖頭,笑笑說:“有這麼個人解解悶挺好。”

“樓蘭曾經繁華,可是那麼多的人,怎麼會一下子就沒了呢?我看不可能吧。”馬輝說。

“或許對你們來說,樓蘭有些模糊,但是我們這些經常到羅布泊來的人,都必須深刻地挖掘樓蘭的歷史和資料。”胡院士說。

“我們對樓蘭的瞭解,也只是停留在那一點點的小歷史知識上。”我說。

“樓蘭時期的羅布泊地區是一個非常繁華熱鬧的地方,沿著絲綢之路散佈著佛塔、烽燧、糧倉、城址、驛站、民居、古墓等遺址,出土有漢、唐古錢幣,絲、毛織品殘件,漆器、木器、玉器、耳環以及玻璃器皿碎片等珍貴文物。這些荒原遺蹟共同構成了古老的羅布泊文化。其中,孔雀河谷的“太陽墓”引起了考古學家的極大興趣。”胡院士說。

“太陽墓?”馬輝問。

“嗯!我記得好像是叫這名字。”

我的羅布泊考察日記Ⅰ:羅布鬼耳——第十三章 第2節

1979年中國考古隊在樓蘭地區尋找小河墓地的時候,意外地在孔雀河下游發現了被稱做“太陽墓”的古墓溝墓地。考古學家王炳華這樣描述他所看到的古墓溝墓地:“這些排列得井然有序的木樁,像初升的太陽四射的光芒,深深地吸引著人們

。”

古墓溝墓地是用七圈木樁擺成七個巨大的同心圓,由一排排6米長的木樁排成一道道的放射線,形成一個光芒四射的太陽,鑲嵌在戈壁荒原上。墓就在環形木樁的中心地下,而且墓內葬的全是男性,頭東腳西,平展展地躺在大地之中。統計一下,建造這樣一座墓葬要使用大小胡楊木材六百多棵。他們沒有意識到,如此大規模地砍伐身邊的林木,正是在毀滅自身存在的基礎。

這種太陽形的墓葬在古墓溝一共有六座,至今在其他地區還沒有發現相同形式的墓葬。據專家推斷,這個墓地應該是羅布人的公共墓地,距今約四千年左右。巧合的是,同一歷史時期中,太陽崇拜也是埃及文化或希伯來文化的一個特點。如果說太陽作為全球人都能感知的一個天體,人類自發地進行太陽崇拜的話,那麼,時間上的一致是否也太巧合了一點?還是古代亞非大陸之間有著不為現代人所知的某種聯繫?

古墓溝墓地也和小河墓地一樣,死者使用草編的小簍,戴尖頂氈帽,但是二者的墓葬形式截然不同。這種形同太陽的墓地傳達了古人怎樣的文明信息?會是“太陽崇拜”嗎?如果是,為什麼墓主人的頭朝向西方而不是東方?為什麼太陽的中心埋葬的全是男性?他們的女人埋在什麼地方?種種神秘誘人的謎團,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破解,也可能永遠找不到答案。

我的羅布泊考察日記Ⅰ:羅布鬼耳——第十三章 第2節

“難道它和樓蘭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馬輝問。

“我看有可能。”我說。

胡院士看著我們倆在這一唱一和地說話,笑了笑接著說:“你們倆可真能說,這一下子就讓你們兩個給劃到和樓蘭有聯繫上面了。現在很多中西方歷史學家都無法搞清楚的事情,就這樣,讓你們倆一說成了事實了。”

“我們倆都是大老粗,您別當真。”馬輝笑嘻嘻地說。

“在鐵板河古墓出土的‘樓蘭美女’同樣使人感到新奇興奮。”胡院士說。

“樓蘭美女,你說的不是那個乾屍嗎?”我問。

“沒錯。”

在20世紀初,斯文·赫定、斯坦因發表的古樓蘭女屍的照片和貝格曼描述的“微笑的小河公主”,已經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應該說古樓蘭人是很美的,尤其是女性。

1980年在樓蘭古城西北的鐵板河岸邊,又發現了一片墓地,墓中出土了一具女性乾屍,這位女性生前同樣是一個美女,被考古隊員命名為“樓蘭美女”。這具乾屍是一箇中年女性,經對她身上裹的羊皮殘片作碳-14測定,表明是一具距今3800年的古屍。她具有原始歐洲人種的體質特徵,一張瘦削的臉龐,高挺的鼻子,深凹的眼眶,長長的眼睫毛歷歷可數,深褐色的頭髮蓬鬆地披在肩上。皮膚呈古銅色,胸部、四肢肌肉豐滿,毛髮、皮膚、指甲均保存完好。她靜靜地躺在沙地上永遠地睡去,面容自如,神態安詳,確實是一位“樓蘭美女”。


“說起樓蘭這座被詛咒之城,我們不得不講講之前一個叫斯文·赫定的人。”胡院士說。

在斯文·赫定所發現的“寶藏”中,有漢晉木簡、紙質文書270多件,不少文書均有紀年,最晚的紀年為晉建武十四年(公元330年)。而這些竹簡中,以《戰國策》最為知名。也就是說,從樓蘭城裡發現幾個漢文的竹簡併不困難。而實際上,在所有的沙漠故城中,只有樓蘭可以發現如此多的漢文卷宗,翻開歷史,我們會發現,樓蘭與中原文化的交匯最為深刻。漢武帝時,探險家張騫就帶回了有關樓蘭的信息。

《史記·大宛列傳》中記載:“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說明公元前2世紀樓蘭已是個“城郭之國”了。在漢文史籍中,公元前176年始見記錄,至公元前77年即更名為“鄯善”的樓蘭王國,留在文獻中的歷史十分短暫。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闢了東西方的通路,同時漢朝與當時強大的匈奴爭奪控制西域的鬥爭也日趨激烈。公元前108年漢將王恢征服了樓蘭。經過數次大規模的軍事征戰,漢王朝徹底控制了西域,同時也打通了東西方的貿易通道--絲綢之路。

《史記》還記載這個地方“出玉,多葭葦、檉柳、胡楊、白草,民隨畜牧、逐水草,有驢馬、多囊駝”。據《漢書》記載,樓蘭是亞洲腹地的一箇中樞城市,是中國古代通往中、西亞各國的咽喉重鎮,是古絲綢之路南線上的一箇中間貿易站。當時,從中國內陸通往蔥嶺以西的大夏(今阿富汗境內)、安息(古波斯,今伊朗境內)、身毒(古代印度地區)、條支(今阿拉伯半島)、黎軒(今地中海地區)以及中亞各國,都要經過這裡。在當時,匈奴是漢朝西北最大的敵人。公元前1世紀,在西漢王朝與匈奴的激烈鬥爭中,他們曾經努力維護自己的生存,自覺奉行“小國在大國之間,不兩屬無以自安”的方針,漢朝同匈奴進行了長達七八十年的戰爭,樓蘭首當其衝。

直到公元前77年,大將霍光派傅介子刺殺了樓蘭國王,另立其弟為王,遷都伊循城,樓蘭古國改名為鄯善國。漢朝統治者應樓蘭國王尉屠耆的要求,派司馬一人、吏士四十至古伊循地屯田,在羅布泊地區設立糧庫。樓蘭古城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了繁榮昌盛。在這一段時間裡,頻繁的漢文書往來,使中原文化對這座城市有了深刻的影響。而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任何一座城市,都不具備這種特質。

“於是,樓蘭雖然曾經繁華無比,可能曾經存在過非常多的故事,可能每個故事都會讓人痴迷,但沒有人敢去挖掘,也無處去挖掘,只能任其荒置在一片殘存的廢墟中了。”胡院士說。

“或許你們會問樓蘭曾經被‘詛咒’過嗎?其實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有一個人在自己的筆下就這樣寫過。”胡院士說。

原來在《書劍恩仇錄》中,霍青桐給陳家洛講了這樣一個傳說:那座迷城是一座被詛咒過的城市,進入城市裡的人,如果隨意碰滿地皆是的財寶,那麼他肯定無法從迷城裡走出來,最終,會與那些財寶“同眠”在城中,而如果走進去的人不動那些財寶,不起貪念,那麼這座城非但不是一座迷城,而且還會從地上湧出泉水來供人飲用。這座城市,就像是一座神人居住的城市,有著自己的思想。

“在樓蘭古城遺址中發現的簡牘,其年代記載都突然止於4世紀30年代,沒有發現明確署有4世紀中葉及其以後的遺存。其中一枚有年代的簡牘記錄了這樣的內容:‘茲偉大國王上天之子都伽·伐色摩那陛下在位十一年七月,諸民遠離國境。’伐色摩那是樓蘭國王,於公元321--334年在位,按此推算11年應在公元332年。之後,我們再也找不到關於樓蘭人的歷史記錄。”胡院士說。

1901年3月27日,斯文·赫定與嚮導愛爾迪克來到了孔雀河下游的羅布泊,他們的水囊漏了,想找水源,卻發現鐵鏟遺落在前一站的路上。愛爾迪克只好原路返回去尋找這把鐵鏟。途中,遇到了強烈的風沙,愛爾迪克只能在一個土丘下躲風。風停後,一座古城出現在他的面前。城牆、街道、房屋一應俱全,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愛爾迪克以為見到了魔鬼的宮殿。他拾了幾枚古幣便匆匆離開這裡,之後,樓蘭便成為舉世聞名的廢城。

“而在法顯和玄奘的記錄中,這座城市似乎就是一座被詛咒過的‘鬼城’,法顯和玄奘甚至不願意走近這座無人的空城。法顯甚至記錄了這個‘詛咒’的內容:城區‘多惡鬼熱風,遇到皆死,無一全者。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望及目,處求度處則莫所擬,惟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胡院士這樣告訴我們。

在歷史上,樓蘭輝煌了近五百年之後突然神秘消失,在傳說中,這個城市受到了“魔鬼的詛咒”,使得城中的居民被瘟疫折磨,為了躲避這城“詛咒中的瘟疫”,樓蘭人逃離了這個曾經極度繁華的城市。這個“驚人的重合”再一次把樓蘭推向書中那座“詛咒之城”的角色。

敬請期待後續。。。。。。


《我的羅布泊考察日記I:羅布鬼耳》

我的羅布泊考察日記Ⅰ:羅布鬼耳——第十三章 第2節

作者:鞏亮亮(筆名米斯特胡),甘肅隴東人士。

新疆兵團作家協會會員,烏魯木齊作協理事,人文地理作家,資深文化記者,詩人。

曾任民刊《大西北詩刊》主編,曾出版《西域天書之崑崙狼圖》系列懸疑小說。

現居烏魯木齊,供職於烏魯木齊一家報社。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我的羅布泊考察日記Ⅰ:羅布鬼耳——第十三章 第2節

關於我們:

北京左右逢源是全球第一個為設計競賽提供“+互聯網”服務的科技公司:提供中英雙語支持,可面向全球設計師徵集創意作品。左右逢源還致力於為各行業提供在線微課系統、在線設計展覽、設計作品集等系列產品。

競賽是比較大型的活動,歷經競賽發佈、報名、徵集作品、海選評出入圍作品、網絡投票、決賽評審等諸多環節,往往歷經幾個月的漫長週期。在這個長週期內,主辦方和參賽者形成一個社區,有發佈通知、在線答疑、工作營、學術報告、設計指導、線下活動、組隊參賽等諸多互動需求。為了提高影響力,競賽還要進行媒體推廣、用戶轉發、抽獎活動等。左右逢源把上述各個環節,做成了100多個軟件模塊,可根據每個大賽的具體需求,靈活組合,快速配置上線競賽系統。競賽主辦方使用左右逢源競賽系統,可以節省80%人力成本,從容應對各種突發狀況,並加倍獲得更好的競賽成果和影響力。可聯繫[email protected]

合作案例:嘉峪關logo設計大賽、嘉峪關吉祥物設計大賽、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logo設計大賽、2018智能裝備軍民兩用論壇暨博覽會、2018全國大學生手機攝影大賽、南京溧水無想山南民宿設計競賽、“尋找和諧共生的家之風景”Natuzzi設計大賽、為幸福設計-福•藝術館設計大賽、山院村【印象老街】創意設計大賽、農田上的美景-“最美田舍”設計大賽、彩虹巴士創意車身設計大賽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