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奮達科技“優化產業結構+突破產能瓶頸”,持續保持高增長勢頭

要點: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和沉澱,奮達科技已形成了電聲技術、無線技術、軟件技術、精密製造四大核心能力,成為智能硬件行業內少有的能提供軟、硬、雲一體化服務的企業,是國內領先的消費電子產品垂直整合製造與服務商。公司上市以來持續保持快速增長,營業收入從2012年上市之初的7.87億到17年的增長至32.1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2.4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從2012年的7570萬元增長至17年的4.43億元,淨利潤年均複合增長率為超過40%,是一家名副其實的具備高成長特性的上市公司;

電聲板塊,公司正在依託多年來積累的技術和市場優勢,全力開拓迅速崛起的智能音箱市場,目前已成為“阿里天貓”、“京東叮咚”、“bestbuy”等主流智能音箱品牌的重要供應商,並在積極開拓其他品牌客戶。公司2017年智能音箱的出貨量達到200萬臺,預計未來幾年還將迅速增長;

金屬件板塊,奮達科技在繼續鞏固智能手機金屬外觀件和功能件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加大力度開拓金屬件在汽車、無人機、電子煙等3C及汽車領域的應用市場。在智能手機以外的應用領域,公司成功進入了 “特斯拉”、“大疆創新”等龍頭企業的供應鏈;

健康電器領域,奮達科技攜高端、專業領域的技術和品質優勢,正在將產品市場向家用領域延伸,併成功與飛利浦、LG等家用電器品牌建立了合作關係,預計家用健康電器將成為奮達科技未來業績的重要增長極;

智能穿戴板塊,奮達科技正在將自身的智能穿戴業務與大健康、移動醫療深度融合,實現從頭到腳產品全覆蓋,以無感配戴形式對運動及病理情況進行檢測,並通過自身的雲平臺和數據服務對終端客戶進行智慧健康管理。由於奮達科技生產的智能穿戴設備是業內極少數能通過美國FDA認證的產品,達到醫療級別,因此在與大健康和移動醫療相結合方面,擁有極大的“精準測量”優勢;

公司大力建設的“清溪奮達科技智慧產業園區”第一期即將投產,項目投產後,不僅能夠大幅釋放公司金屬結構件業務板塊的產能,還能將歐朋達、富城達等整合到同一個大型工業園區,從而使得兩公司之間更好地發揮協同效應,在上游採購、客戶融合等方面形成合力。

1.快速成長的消費電子產品垂直整合製造與服務商

奮達科技成立於1993年,從研發和製造揚聲器起步,之後公司在持續做大、做強電聲業務的基礎上,又逐步涉足健康電器、智能穿戴、移動智能終端金屬件等業務板塊。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和沉澱,奮達科技已形成了電聲技術、無線技術、軟件技術、精密製造四大核心能力,搭建了軟件、硬件、無線通訊、APPS、雲朋務等專業分工團隊,是智能硬件行業內少有的能提供軟、硬、雲一體化服務的企業和國內領先的消費電子產品垂直整合製造與服務商。

隨著公司在健康電器、智能穿戴、移動智能終端金屬件等各業務板塊持續發力,奮達科技的經營業績也獲得了長期快速增長。WIND數據顯示,奮達科技自2012年上市以來收入和利潤保持連年持續增長,公司的營業收入從2012年上市之初的7.87億到17年的增長至32.1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2.4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從2012年的7570萬元增長至17年的4.43億元,淨利潤年均複合增長率為超過40%,是一家名副其實的具備高成長特性的上市公司。

 圖1:奮達科技近8年來業績增長強勁

奮達科技“優化產業結構+突破產能瓶頸”,持續保持高增長勢頭

從過去幾年的業績圖表看,奮達科技就是一家名副其實的成長股。主要原因是公司2012年上市以來在保持電聲和健康電器業務持續增長的同時,在移動智能終端金屬件及智能穿戴領域實現了較快擴張。然而,奮達未來能否長期保持自身的成長性,這將取決於公司各業務板塊本身的成長空間以及上市公司如何實施正確的戰略去打開這個成長空間。

 2.打破傳統邊界,各主要業務板塊仍具較大增長潛力

2.1 電聲板塊:受益智能音箱大爆發,未來幾年有望超預期增長

電聲板塊是奮達科技的起家業務,也是公司在技術和市場方面沉澱最久的業務板塊,因此具有極強的同行業競爭優勢。自1993年公司第一款喇叭(揚聲器)成功下線後,奮達科技在電聲領域的技術和市場突破就一直行駛在“快車道”。此後,公司於1998年成功下線了第一款有源音箱,後又在2011年開啟了無線藍牙音響及Wi-Fi音響的研發,並於2012年和2014年發佈了第一款自主研發的藍牙音響和Wi-Fi音響,2015年發佈了第一款Wi-Fi智能音箱,2016年又推出了第一款與第三方合作的遠場智能語音控制音箱,取得了極大的行業反響。值得一提的是,奮達科技還在2013年研發出了自主知識產權音頻芯片及Wi-Fi音頻方案,成為國內唯一具備自主研發音頻芯片能力的企業。

圖2:公司電聲產品及無線模塊

奮達科技“優化產業結構+突破產能瓶頸”,持續保持高增長勢頭

依託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強大的技術基礎,公司電聲板塊的營收貢獻也成階梯式穩步增長,從2009年的2.5億元左右逐步突破3億元、5億元和7億元關口。截至2017年,公司電聲板塊的營收已達到7.73億元,這還是在公司產能受限的情況下實現的。

隨著全球範圍內AI智能音箱的興起,預計奮達科技的電聲板塊營收很快將邁過10億大關。在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受到市場強烈反響後,包括谷歌、蘋果、微軟、騰訊、阿里、京東、小米等在內的科技巨頭紛紛加入戰局,紛紛推出了自有品牌的AI智能音箱。據統計,截至目前,已經發布智能音箱產品的企業有近50家,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科技企業加入戰局。巨頭的紛紛加入,使得智能AI音箱市場以勢不可擋的勢頭強勢崛起,成為2017年整個消費電子市場最大的亮點。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智能音箱貨量達到3200萬臺,增長幅度達到了驚人的300%,其中2017年第四季度出貨量更是達到了1800萬臺。

智能音箱通常被認為是家庭虛擬助手,能夠幫助用戶打車、訂餐、查詢天氣,甚至是在線訂購禮物,智能音箱已成為公認的新一代智能家居入口和人機交互方式。對互聯網科技公司來說,智能音箱不僅能夠收集用戶喜好、語音模式等數據,也保證了用戶能夠長期駐留在其生態系統之中,這對於電商、社交等服務提供者來說尤其有價值。因此,科技巨頭紛紛佈局智能音箱的背後是爭奪物聯網時代的入口和平臺,因此也被視為是物聯網入口新一輪卡位戰。普遍認為,隨著市場不斷升溫,智能音箱有望成為2018年智能硬件市場結合AI應用的大熱點。

奮達科技依託自身在電聲技術方面多年的積累以及在AI智能音箱領域的先發優勢,成為了全球AI智能音箱迅速興起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目前公司已經成為“阿里天貓”、“京東叮咚”、“bestbuy”等主流AI智能音箱品牌的重要供應商,並在積極開拓其他品牌客戶。2017年,奮達科技AI智能音箱的出貨量達到200萬臺。

然而,在公司2017年AI智能音箱出貨量大爆發的同時,由於產能限制,不得不主動縮減傳統音響的產量,導致公司電聲板塊銷售額在2017年的增長率僅為7%左右,未達市場預期。不過奮達科技產能不足的局面正在改變,依據公司近期在互動易上的表述,公司石巖園區二期建設26萬平方米已經全部竣工,目前驗收工作亦接近尾聲,預計下半年可投入使用;另外,東莞清溪奮達智慧產業園區的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預計年底可部分投入使用,屆時歐朋達將率先遷入園區。園區建築規模成倍增長,將為公司未來十年發展搭建基礎平臺。

分析認為,隨著產能瓶頸的打破,預計奮達科技的電聲板塊業績將在2018年及之後迎來爆發式增長。理由如下:

第一,受天貓精靈發佈時間的影響,奮達科技的智能音箱在2017年4季度才開始放量,如果2018年全年大部分時間保持2017年4季度出貨節奏的話,公司2018年及之後的出貨量將大幅高於2017年;

第二,全球智能音箱市場仍在保持高速增長。依據Canalys數據,2017年智能音箱領域‘破冰而出’出貨量突破了3000萬臺,而2018年預計全球出貨量將達到5630萬臺;

第三,依據Canalys數據智能音箱在美、歐等發達國家已較為普及,在美國近六分之一人擁有智能音箱。而中國的智能音箱則剛剛起步,隨著阿里、小米、京東、百度等巨頭的推動,預計中國的智能音箱將迎來“井噴”式增長,考慮到中國13億的人口基數,國內智能音箱的市場容量可能比美國更大。而奮達科技作為阿里、京東等國內主流智能音箱品牌企業的供應商,預計將成為國內智能音箱增長紅利的重要受益者;

第四,奮達科技正在積極開拓其他品牌客戶,未來蘋果(公司子公司富誠達本身就是蘋果金屬件供應商)、小米等智能音箱品牌企業都有可能成為公司客戶,新增客戶的訂單也有望帶來公司電聲板塊的超預期增長。

2.2金屬件板塊:加速開拓智能手機外的3C、汽車等應用市場,高成長依然可期

奮達科技的金屬件業務主要由旗下的歐朋達和富誠達兩家全資子公司負責。其中歐朋達定位於高端移動消費電子產品金屬及新型材料外觀件開發級供應商,主要產品包括手機金屬外觀件、智能手環金屬外觀件等,主要客戶包括VIVO、索尼、、三星、諾基亞、HTC等,截至目前,智能手機領域仍是歐朋達的主要業績來源;富誠達在主要生產移動智能終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穿戴等)的關鍵精密金屬結構件產品,和歐朋達不同的是,目前富誠達80%-90%的銷售來自蘋果及其指定的EMS廠商。因此,歐朋達和富誠達具有較強的客戶協同效應。

 圖3:公司金屬外觀件的部分應用領域

奮達科技“優化產業結構+突破產能瓶頸”,持續保持高增長勢頭

奮達科技移動智能終端金屬件板塊2017年合計貢獻營收15.81億元,同比增長134.91%,佔公司當年全部營業收入的近50%,主要原因是富誠達在2017年8月納入並表,考慮到富誠達2018年全年的業績都會納入上市公司並表,預計奮達科技移動智能終端金屬件板塊2018年的營收和利潤貢獻仍將大幅增長。

圖4:公司移動智能終端金屬件板塊營收貢獻情況及預測

奮達科技“優化產業結構+突破產能瓶頸”,持續保持高增長勢頭

注:2018年預測依據為歐朋達保持穩定,富誠達按承諾的利潤增長目標推算營收將保持30%左右的增長。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滲透,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已接近飽和,IDC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為14.62億臺,與2016年的14.7億臺基本持平。從上述數據可以判斷,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長高峰已經過去,未來主要是存量市場的博弈。

針對應對智能手機市場的現狀,為長期維持金屬件業務板塊的快速增長,奮達科技對金屬件板塊採取了“擴大智能手機存量市場的市場份額,大力開拓智能手機以外的應用市場”的策略。也就是在繼續鞏固智能手機金屬外觀件和結構件件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加大力度開拓金屬件在汽車、無人機、電子煙等3C及汽車領域的應用市場。

分析認為,在提升智能手機領域存量市場份額方面,奮達科技還有較大空間。首先,奮達科技擬在2018年將富誠達和歐朋達兩家主營金屬件業務的子公司所有產能搬遷至“清溪奮達科技智慧產業園”,屆時,將能通過統一管理、集中製造等方式,最大程度發揮兩家子公司在客戶、產品、產能、研發、工藝技術等方面的協同性,提升奮達科技在金屬件領域的整體競爭優勢;其次,搬遷至“清溪奮達科技智慧產業園”後,奮達科技在金屬件領域的規模優勢、自動化程度、成本優勢等將更加突出,更有實力爭取更多的下游客戶的訂單。

在拓展智能手機之外的金屬件應用領域方面,奮達科技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在汽車領域,與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車廠商建立了合作關係;在無人機領域,公司已進入全球最大的消費級無人機企業“大疆創新”的供應鏈,有了“大疆創新”這個標杆性客戶,預計公司在拓展無人機金屬件市場將更具優勢;在電子煙領域,公司已與全球知名電子菸廠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

分析認為,奮達科技金屬件板塊未來的業績增量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在智能手機領域市場份額的提升,隨著智能手機市場逐步向蘋果、華為、VIVO等大品牌集中,奮達科技作為上述品牌的重要供應商,未來的市場份額也有望同步提升;二是奮達科技通過自身的資源整合和產能提升,使公司在金屬件領域的競爭優勢得到大幅增強,未來有望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三是公司對智能手機以外金屬件應用市場的有效開拓,隨著公司對汽車、無人機、電子煙等應用市場的出貨逐步放量,金屬件業務板塊的成長空間將十分巨大。

2.3健康電器板塊:攜專業市場優勢品質,拓展家用消費領域市場空間

奮達科技健康電器業務由全資子公司奮達電器負責,主要包括直髮器、捲髮器、電吹風等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目前主要面向國外美髮沙龍等高端專業市場,客戶包括FaroukSystems、SallyBeauty、HOT等國際知名品牌。公司始終專注於美發專業產品市場,圍繞客戶“安全、高效、智能化”的消費訴求,持續進行產品創新,引領美髮類健康電器專業產品市場的消費潮流。根據海關信息中心數據顯示,在自營性企業中,奮達科技專業美髮電器產品的出口量位居全國第一,是國際專業美髮市場國內的龍頭企業。

圖5:公司健康電器主要產品圖

奮達科技“優化產業結構+突破產能瓶頸”,持續保持高增長勢頭

歷史財務數據顯示,奮達科技健康電器板塊從2014年開始,營收貢獻一直維持在5.5億元上下波動,增長遇到了一定的瓶頸,主要原因是專業市場領域的市場需求已基本飽和,很難有爆發性增長的機會。

為打破健康電器業務板塊的增長瓶頸,奮達科技已開始發力家用健康電器領域,積極開拓家用健康電器市場,開展與飛利浦、西門子等家用電器品牌的合作。

相比家用領域,專業應用領域對健康電器的使用頻次更高,對產品的品質和性能要求也更高。奮達科技依託自身在專用健康電器領域多年來積累的研發、技術、品質、精益製造等方面的能力,發力家用健康電器市場不僅不存在技術障礙,而且還具有較大的技術和品質方面的優勢,預計這些優勢能夠迅速得到下游國際品牌廠商的認可。基於上述分析判斷,奮達科技攜專業市場優勢品質拓展家庭消費領域市場的難度預計不會太大。

2.4智能穿戴板塊:走專業、精準路線,契合智慧健康發展趨勢

奮達科技2010年開始進軍智能穿戴領域,併成立了X-Lab項目部,是國內較早佈局智能穿戴的企業之一。奮達X-Lab項目部匯聚了國內外頂尖的技術研究人員,除了瞄準現在和近期的消費電子市場,同時也緊追蹤美國特別是硅谷的前沿技術,不斷孵化出符合未來技術潮流趨勢的概念產品。因此,在智能穿戴方面公司已經成為國內少數在硬件設計、軟件開發、精密製造、雲平臺和數據服務等方面具有顯著技術優勢的企業之一。

憑藉自身的研發優勢,奮達科技研發出了MicroMaxWatc、XWatch2、XBAND–Puzzle等系列的智能手錶,不僅可以實現與手機連接,隨時查詢手機中的來電、短信、通訊錄、日曆、電子郵件、社交信息或控制音樂播放等功能,在跑步、騎行等運動時時佩戴,還可以將人體體徵數據化,自動計算卡路里、里程距離與速度等數據,並可將上傳至社交平臺,有利於回顧和分享每日的運動狀況。

另外,公司還與華為、聯想、飛利浦等知名品牌企業合作,推出了華為暢玩系列手環、聯想VB10、以及飛利浦Health Watch為代表類產品。其中,飛利浦Health Watch 美國還通過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認證,標誌著公司生產的智能穿戴產品已達到醫療級,其對心率、血壓等指標測量已經達到了非常精準的程度。

圖6:公司部分智能穿戴產品圖

奮達科技“優化產業結構+突破產能瓶頸”,持續保持高增長勢頭

依據公司戰略,奮達科技智能穿戴業務未來將與大健康、移動醫療相結合,實現從頭到腳產品全覆蓋,以無感配戴形式對運動及心理情況進行檢測,並通過自身的雲平臺和數據服務對終端客戶進行智慧健康管理。

“智能硬件+智慧健康”最關鍵的一環是對心率、血壓等指標的測量數據必須精準,而測量精準的前提是要有高品質的智能設備。目前,國內多數做“智能硬件+智慧健康”的企業都是由互聯網公司轉型而來,他們所用的測血壓手錶基本都是採用柔性傳感器來測量人體血壓數據,屬於消費電子類產品,沒有經過藥監局的醫療器械認證,測量誤差也比較大,用消費電子產品來做醫療領域的工作肯定是存在弊端的。

相比而言,奮達科技是做硬件出生,生產的智能穿戴硬件產品也獲得了美國FDA認證,測量的精準度達到了醫療級別,精準度遠遠高於其他公司所採用的消費電子類測量產品。因此,相比其他互聯網公司,奮達科技在 “智能硬件+智慧健康”領域還是具備獨特的核心競爭優勢,未來成功的概率也相對更大。

3.新產業園區投產在即,綜合競爭優勢將進一步增強

隨著電聲、健康電器、可穿戴設備、金屬件對各大業務板塊連續多年的持續增長,奮達科技的產能瓶頸問題已日益突出,雖然公司近幾年一直通過提升自動化水平、加強科學管理等方式來提升生產效率,在幾乎不增加員工總數的情況下實現了產值規模的快速擴張,但這種存量挖潛的方式始終存在極限。以電聲業務板塊為例,雖然公司2017年增加了200萬臺智能音箱的生產和銷售,但因產能限制,導致傳統音響出貨量減少,從而導致電聲業務板塊的整體增長未達預期。

為徹底解決產能瓶頸問題,奮達科技在2016年-2017年在東莞市清溪鎮合計取得14.65萬平米的工業用地,擬建設清溪奮達科技智慧產業園區。該項目一期工程已於2017年5月開始動工建設,規劃建築面積為11.68萬平米,預計一期工程2018年底投入使用,主要用於滿足下屬子公司歐朋達、富誠達生產場地搬遷需求。

針對二期工程的建設資金,奮達科技目前正在籌劃發行可轉換債券,擬投入12.5億元的募集資金(總投資13.87億元)用於清溪奮達科技智慧產業園區二期項目建設,項目建成後將有效擴充公司金屬中框及其他精密金屬結構件的生產能力,並在此基礎上新增玻璃後蓋生產加工業務。

有分析認為,東莞清溪園區項目全部投產後,不僅能夠大幅釋放公司金屬結構件業務板塊的產能,還將歐朋達、富城達等整合到同一個大型工業園區,從而使得兩個公司之間更好地發揮協同效應,在上游採購、客戶融合等方面形成合力。

與此同時,東莞清溪園區的投產還將進一步提升公司製造環節的整體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在生產效率、工藝水平、產品品質、供貨速度、供貨穩定性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不僅能進一步鞏固公司的產品溢價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還有助增強蘋果、華為、vivo、索尼、英特爾等大型客戶的客戶粘性。同時,現代化、高標準的廠區環境也有利於展現公司的綜合實力和市場形象,對新客戶拓展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另一點值得關注的是,將公司的主要製造產能搬遷到東莞清溪園區後,奮達科技的深圳總部園區就可以“騰籠換鳥”,用於打造科技創新基地和創新孵化基地,這一佈局不僅能為公司帶來源源不斷的辦公樓租金收益和穩定現金流,還還可為公司未來的產業投資、併購提供更多的優質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