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稷山文苑」稷山胡根慶講:汾河灣的捕撈者

讀五柳汾士故事

品百味雜陳人生

——發刊製作:薛前發

「稷山文苑」稷山胡根慶講:汾河灣的捕撈者

汾河灣的捕撈者

稷山 胡根慶

下迪村的第一居民組有些村民喜好在汾河裡捕撈魚鱉之類,一則修心養性,二則享享美味,一舉兩得豈不樂哉!美哉!

然而由於汾河水多年受一些工廠排汙水質損害,不要說汾河裡多年沒有魚蝦鱉龜的蹤影,就是用汙染的汾水澆田,田裡的莊稼苗則枯萎甚至毒死……

近幾年,政府狠抓汾水治理,水質有所好轉,加之每年汾水暴漲,上游水庫時有魚類衝到下游,黃河裡亦有魚蝦之類逆流而上,游到汾水之中,因此,下迪第一居民組有些愛好捕撈者便又重操舊業,湊空閒時間到河岸邊捕魚撈蝦……

捕撈者當中有我本家的堂兄堂侄,有我家世交的侄兒薛明發,有七十餘歲的老友石根喜,有推拿高手王神仙王根鎖,亦有七居民組的忘年交薛國棟。……

他們有時在汾河暴漲時,拿上撈兜帶上魚網,到河岸邊一蹲就是幾個小時,常常帶著撈到的魚鱉喜喜地回家,而後發到網上到處宣揚……

倘若汾河水不漲時,他們就在河水裡放些魚鉤或魚簍子,第二天湊空再到河邊看有沒有收穫。

當然這些捕撈者不是一味地為享受河裡的美味,有時興致來了,免不了脫光衣服,跳到汾河裡享受大自然賜給的溫水澡。他們大都識水性,在水裡玩起來遊刃有餘……

前年河水暴漲,沖走了柴村渡口的一隻船,船老大急找到王神仙王根鎖,王根鎖當即跳進惡浪翻滾的汾水之中,順水遊了五里地後才追到船隻,而後把船牢牢地拴在了河旁的一棵大楊樹上。

嗣後,柴村渡口建起了一橋鐵橋,王根鎖等常到河邊的捕撈者積極獻愛心解囊捐款,成為汾南汾北兩個村子聯結的紐帶,並結下了深厚情誼。

在這些捕撈著當中,亦有在河水中搶救過失水的少年兒童,人們稱他們是汾河水中的保護神。他們的美談在汾河南北各個村莊廣為傳頌……

前不久,我本家有一個堂侄叫胡建良的,在汾河中捕到一個大龜。到家一稱重量,足足有十六斤多。他高興地把發到網上,然後把大龜放在大甕的水裡,吸引的村鄰們紛紛登門觀看,看過之後,村人們咂嘴咂舌地說,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龜!

有的村民說,恐怕有幾百年龜齡了。

看過龜之後,村民們便誇讚我堂侄運氣好!不枉在河邊守了一晌。

堂侄笑著說,咱是閒時玩哩!不想撈了個大龜。

一連幾天,本村各居民組的村民時不時地有人觀看大龜。堂侄想,就把它暫且留下來讓大家都開開眼界,看看稀奇吧!

不料有一天,堂侄家裡來了個陌生人,他在網上看到大龜後便尋上門來……

陌生人看過大龜,開口問道,這個大龜賣我算了!

堂侄說,能賣幾個錢呢!不賣!叫人看哩!

那人說,我在縣城開個大廠子,想擺在那裡也是想讓人們觀看哩!

堂侄顯得有些猶豫地說,那你能給多少錢呢?

那人說,我掏一千元買你的龜!

侄媳說,行!賣了!

堂侄仍戀戀不捨地說,我實在有些捨不得賣。

那人又說,再加二百元,這總行了吧!

最後兩人終於以一千二百元成交。

大龜高價錢一經賣出去,人們羨慕地又到處傳開了……

如今,汾河岸邊仍有一夥捕撈者,他們不計收穫多少,只圖個愛好興趣,屢屢和親朋好友享受著汾河中的美味,屢屢陶醉在汾河岸邊大自然地美景之中……

2018年6月15日下午寫就於村鄰娛樂場旁

「稷山文苑」稷山胡根慶講:汾河灣的捕撈者

稷山文苑

「稷山文苑」稷山胡根慶講:汾河灣的捕撈者

胡根慶,自號五柳汾士,山西稷山人氏。在杏壇躬耕四十四春,遂返桑梓,棲身陋室舞文弄墨,不求名利,自娛自樂。學陶潛,荷鋤田園菜畦,不問收穫,惟求物我兩忘也。曾於八十年代在《河東文學》發表萬餘字的中短篇小說《野寡婦》《天邊有一片晚霞》等作品。在《山西農民報》《運城日報》《棗花報》等報紙作品均有刋登。曾在《電力杯》大賽中小說《煙囪王失業記》榮獲一等獎,小說散文詩歌在各網絡平臺已發表數百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