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印度電影《起跑線》:沒輸在起跑線,也贏不了出身和命運!

4月4日上映的印度電影《起跑線》

再一次收穫了眾多好評,網友評價:“已經不想再問為什麼我們拍不出來這樣的片子了!”

這部影片跟《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一樣,反映社會現實、批判社會不公!這次,它把炮口對準了教育問題!

電影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絞盡腦汁為女兒擇校的故事,以“為女兒擇校”這樣一個極小的角度切入,用喜劇化+戲劇化+生活化的方式,層層深入反映了當下印度社會種種現狀:中產焦慮、貧富差距、階級對立、社會不公等。

《起跑線》這個名字起得相當傳神,我們都熟悉的一句口號: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這條“起跑線”指的就是孩子接受的教育。中國父母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印度,教育問題也同樣是父母的焦灼。

印度電影《起跑線》:沒輸在起跑線,也贏不了出身和命運!

碰壁
拉吉夫婦帶著皮婭去名校面試,卻發現入學面試考的不僅是孩子,更是在考父母。

好的學校要求必須住在學區房,孩子的父母還要接受各種考核,除了學歷、職業等硬性指標,父母的談吐思維、衣著品味等等也要納入考量,考核由筆試和麵試兩關組成,非常嚴苛。

其實入學考試只是在篩選出上層社會的孩子。

印度電影《起跑線》:沒輸在起跑線,也贏不了出身和命運!

上層

來自中產階層的拉吉夫婦,花重金搬進了學區房,並開始了一系列假裝上流人士的行動。

不擅長英語的拉吉,答題時頻頻出錯;不懂時尚的米圖則在衣著搭配上,被詬病充滿的鄉土氣息;兩人出席高級派對時,顯得和四周格格不入......

我們口中的“起跑線”不再是孩子所接受的教育,而是孩子所出生的家庭!中下階層的孩子一出生就輸了!

印度電影《起跑線》:沒輸在起跑線,也贏不了出身和命運!

下層

上流階層憑身份入學,貧困階層靠政策入學,中產階級就成了爺爺不疼,姥姥不愛的那群人。屢次失敗後,拉吉聽從了無良機構的建議,佔用貧民學生的入學資格。

25%的配額相對於龐大貧民階層來說,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大部分沒被抽到的貧民就失去了機會。極少數幸運進入名校的貧民學生,也大多不能順利畢業,因為名校教育早就被包裝成針對上流社會的奢侈品,各種名目的高額收費層出不窮,足以逼退這幫窮學生。

印度電影《起跑線》:沒輸在起跑線,也贏不了出身和命運!

階級固化

貧富差距,無疑是社會不穩定的因素之一,但更可怕的是階級固化。事實證明,他們學不會做富人,也學不會做窮人。

印度人在這部電影裡被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或者說上層社會、中層社會、下層社會,或者說高產階級、中產階級、無產階級,都是同樣的道理。

下層階級出生的孩子,根本沒有公平受教育的機會,那麼教育改變命運也就成了偽命題。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這句話用在這裡,實在是恰當不過。

中國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國,貧富差距大、資源劃分不均等、階級固化等問題會逐漸嚴重,我們無法改變這一既定的事實。

印度電影《起跑線》:沒輸在起跑線,也贏不了出身和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