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臨床經驗方分享:龍膽瀉肝湯有妙用

臨床上巧用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各種皮膚疾患,收效良好,今天就跟大家來分享一下:臨床症狀以口苦溺赤,舌紅黃,脈弦數有力為主屬肝火上炎或溼熱下注所致的各種證候,如帶狀皰疹,陰囊溼疹陰癢等均可應用,如配合外洗方(詳見已發表的文章)使用效果更好。

龍膽瀉肝湯:源自《醫方集解》 !
臨床經驗方分享:龍膽瀉肝湯有妙用

組成:龍膽草,柴胡各6g,澤瀉,車前子,薏苡仁,梔子,黃芩各10g,當歸尾,甘草各6g,生地黃15g。(原方關木通長期使用會引起腎功能衰竭故改用薏苡仁。)

用法:上藥加水約300mL武火煎開出味,再文火煎至約200mL倒出,溫服。功效:瀉肝膽實火,利下焦溼熱 。
臨床經驗方分享:龍膽瀉肝湯有妙用

主治:

1.肝經實火上炎證,症見頭痛,目赤腫痛,暴躁易怒,脅痛口苦,耳鳴耳腫,舌紅苔黃,脈弦數有力。2、肝經溼熱下注證。症見小便短赤,睪丸腫痛重墜,或婦人帶下黃臭,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方解:

本方出自《醫方集解》,原方主治肝經之病。方中龍膽草既苦塞清熱以清肝經實火,又苦寒燥溼以除下焦溼熱,不論是肝經實火或下焦溼熱都能起主要治療作用,故為君藥。黃芩、梔子亦為苦寒瀉水、燥溼之品,可助君藥上清肝火,下除溼熱,為臣藥,君臣相伍,苦寒直折,切中病情。澤瀉、車前子、薏苡仁清利溼熱,引火(或溼熱)從小便出;肝藏血,肝有熱又易傷陰血,故用生地黃滋肝陰,當歸尾活血舒肝,柴胡疏暢肝膽,並有引諸藥入肝膽經的作用,以上六味共為佐藥。使以甘草,意在緩和龍膽草之苦燥。諸藥合用,既苦寒直折,又引邪外出,是一種比較周全的治法。
臨床經驗方分享:龍膽瀉肝湯有妙用

臨床運用 :

1、本方還廣泛地用於臨床各科。內科:高血壓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尿道感染、白塞氏病、精神分裂症等;外科:睪丸炎、膽囊炎、陰囊溼疹、乳腺炎等;婦科:盆腔炎、子宮頸炎、陰道炎、前庭腺炎、功能性子宮出血等;五官科:結膜炎,中耳炎、鼻竇炎等屬於肝火上炎或肝經溼熱下注者,均可用之。

2、黃疸屬於溼熱瘀阻者,宜去甘草、生地之膩滯,加大黃、茵陳以清熱利溼,祛瘀退黃。此時,大黃與當歸尾的配伍意義是降洩瘀熱。

3、白帶,帶下赤白相兼,或色黃如膿,粘稠如豆腐滓樣,氣味穢臭屬於肝經溼熱下注者,可以黃柏易黃芩以增強清洩下焦溼熱之力。
臨床經驗方分享:龍膽瀉肝湯有妙用

閱讀後記得點右上角的"關注"關注我哦!

與醫生為友,健康與你隨行!

我是關國章醫生!

歡迎留言諮詢或提出新議題。(因工作比較繁忙有時未能一一回復還望諒解!本人儘量抽空回覆,如確有需要可用微信掃下下面的二維碼留言諮詢!一切一切的廣告與本人無關,本人不是賣藥的,只是科普中醫藥知識。)
臨床經驗方分享:龍膽瀉肝湯有妙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