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不負農時“種”希望,葉集區姚李鎮堅持防疫和春耕備耕兩手抓,全鎮啟動春耕生產預案

不負農時“種”希望,葉集區姚李鎮堅持防疫和春耕備耕兩手抓,全鎮啟動春耕生產預案

俗話說:“人誤丟,天誤收”,時令不等人。今年春節過後疫情防控期間,胡明權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開始給龍蝦育苗基地上水,加強育苗基地水源管理,促使雛蝦快速繁殖生長。前幾日,胡明權用貨車從鎮區種子飼料市場,購買了大批的龍蝦飼料,準備在目前天氣暖和,投放到蝦田裡。近幾年來,胡明權在發展水產養殖,實行稻蝦共作的模式方面不斷創新,水產養殖做得風生水起。養殖基地常年動用農民工30餘人,其中大部分是村裡的貧困戶,他們每到龍蝦捕獲與水稻收穫季節,每人每天報酬100至120元,像程恭報等貧困戶先後在他的扶持下,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種植基地掀熱潮。“從吃過年飯後,我們合興村小南瓜基地就一直沒有缺人,栽植的火龍果需要除草、施肥等常規管理。”葉集區姚李鎮合興村返鄉創業青年徐志紅說。據瞭解,春節期間,由於疫情防控,該村17個大棚裡栽植的火龍果,需要澆水、除草、施肥等,照常進行日常管理,沒有受到影響。合興村鼎傲農業公司僱用了本村貧困群眾,負責大棚裡火龍果的管理。 此外,姚李鎮合興村貧困戶、農戶、大戶種植的蔬菜和養殖的雞鴨,由於交通封堵一度出現滯銷,省商務廳駐合興村第一書記張仕勇得知情況後,動員鼎傲農業公司利用農村電商渠道,通過建立微信群、微店、朋友圈分享轉發,將滯銷農產品信息發佈銷售出去。信息發佈後,得到區商務局相關領導和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宣傳,同時也開通了綠色通道。“俺們種植的蔬菜,養殖的家禽,疫情防控路不通,可急壞了俺們群眾,好在張書記通過電商、微信高科技方法給俺銷售,俺打內心裡感謝他們。”該村脫貧戶楊遠洋說。 不失時機植樹忙。“俺們從吃過年飯到如今,接近一個月時間了,聽黨和政府的話,做好疫情防控,沒有出門。當下,雨水已過,大地回春,正是植樹的黃金季節,俺們在做好個人防護戴上口罩的同時,參加組裡的植樹,也是美化鄉村環境,造福子孫後代的好事。”葉集區姚李鎮育才村石碑崗村民王啟成說道。 當前,雨水已過,時不我待。村民組通過群眾集體商議決定,樹苗集中栽植後,澆水、除草、施肥等常規管理,承包給村民尤再章負責管理,做到管理責任到人。在植樹過程中,為了讓參於植樹群眾不扎堆幹活,不聚集,保持一定距離。在挖樹凼時每棵樹間距約1.5米,人與人之間都有間隔,並佩戴戴口罩,防止人與人講話時唾沫飛濺,確保安全,做到防疫植樹兩不誤,萬誤一失。 “時下,正是農業生產春耕備耕的大好時機,雖然疫情防控沒有結束,仍要加強防範,農民的一年希望都在於春季,務必把握時機抓好春備耕備,力爭不失時機地把疫情防控耽誤的時間奪回來”。該鎮黨委書記趙以友說。​​​​ 來源:六安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